今天这更又是一篇无敌相关……(周末了嘛,茉量偷个懒,写点自己喜欢的、相对轻松的东东,)对历史或传统文化有兴趣的妹纸们,跟茉量一起静下心来,想像一番二千年前中华大地的人们在怎样一种天地中繁衍生息……前文有好多次提到《日书》,并且一再说明齐国姑棼的风清云族长是大周朝每年新《日书》的编撰者,他的门下多出纵横家和日者。有些妹纸也许不清楚《日书》是什么东东,茉量组织了一些材料,专门介绍一下先秦文化中的这一枝独秀。《日书》是古代日者将观星候气的方法实用到日常生活当中,选择良辰吉日、事前占断吉凶的实用手册,类似现今仍在民间流行的通书或老黄历。至于‘日者’,就是能操纵这种择日之术的人,也被称为方术士。现在许多人搬家的时候,会到一些偏僻的街角,找到面前摆着一本黄皮书、气质非常神秘的人,问一问最近哪一天适合搬家,以及有什么禁忌和必经的程序……比如说:搬新家那天不可生气、不可骂小孩;搬家当天,要讲些吉祥话;搬家的过程中,不可以和别人打招呼……(这类的资料不能录多了,会被别人骂成神婆的,嘿嘿!)当然,小姑娘们找这类人一般都是亮出掌心、送上八字,问一问自己的白马王子什么时候出现;某些婚姻有问题的人会去咨询这种人,自己的婚该不该离,第三者对自己是不是真心的;还有一些总是很倒霉的人,去请这类人去他家看看是不是房子风水有问题……(茉量迷惘的青春时期也去会过此类大师,但是未从他们玄而又玄的言论中得到任何有用的答案……)应该说这些被我们称为‘算命的’一类职业者就是古时候日者的传人。据说日者也分了许多个门派:五行家、堪舆家、建除家、丛辰家、历家、天人家、太一家,各家都有各自的理论和具体的操作方法,纷繁而复杂。《日书》做为当时的流行读物,按一定的占卜和择日方式编排好的类似手册类书籍,内容囊括了生活中所有事物的宜忌,使用起来极为方便,故而在民间广为流传。周朝其实是个极为繁荣昌胜的时代,西周华夏族的壮大和礼乐文明的构建,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中国后世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孔子他老人家崇尚周礼,他生活在春秋末期(东周),比‘青鸟’一文的主人公们晚出生一百多年;孔子修《诗》、《书》,《礼》、《乐》,序《周易》、著《春秋》,所编著的就是周朝时期形成的文化理论,他梦寐以求的是回到西周盛世;拜孔夫子所赐,我们至今所受的教育依然是大周时期形成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说到孔子,不得不说说他的《论语》,说到《论语》,就会想起最近频频出现在国人视角中的‘于丹’二字,茉量对这位名星文人的印象就是从电视屏幕中看到——某届电视节开幕晚会上,她盛装出场并发言,胸前半祼的‘事业线’和芙蓉姐姐有地一拼……又说远了,嘿嘿,除了史记和儒家典学之外,很多先秦的文化没能完整的保留下来,众所周知,其主要责任在于那个常常被后人毁誉参半的秦始皇!秦始皇嬴政在组织手下焚书的时候,把他认为没有多大用处、只会把国人思想变得反动的百家之语全部烧光,只留史书、儒家学说还有‘医药卜筮种树’的书,所以《日书》作为卜筮一类的书就留传下来。秦始皇本身是很信任方术士的,史书记载,秦皇身边的候气者多达三百人!一方面,秦皇需要他们为自己观星候气,占卜百事的宜忌,还想让他们为自己寻仙访药,以求长生不死。当然,日者(方术士)活动最盛的时期不止于先秦,从秦朝到汉武帝时期,卜筮、视日、占卜等活动与政治军事的关系相当密切,比先秦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说说《日书》里面具体写了什么东东。流传到现在的《日书》肯定是从先人的墓葬里挖出来的,从《鬼吹灯》和《盗墓笔记》这类文的热销就可以看出:现代人是多么喜欢以挖祖坟的方式和古人作隔时空的心灵交流啊。在春秋战国到秦汉的考古发现里可以发现,无论是墓葬还是遗址,只要有简牍帛书出土,其中必定会有一种被称之为《日书》的文献。根据目前从考古中发现的简帛《日书》中可以看出:《日书》基本上不涉及军国大事和公共事务,它关心的只是个人的生老病死和衣食居行,它的理论基础就是五行学说。至于古人为什么要把着活着时候不得不遵循的众多行为规范带到自己的墓穴当中呢,难道打算去了另一个未知的世界,也要像前生一样谨小慎微地活着?茉量不敢妄加揣测。《日书》占卜的内容,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生老病死,衣食居行。”《日书》对一个人出生常常从时间、地点等各方面进行预测。《日书》当中‘生子’这一篇是根据时日干支来占卜,以‘六十甲子’纪日干支为序,依次排出每一个日子所生婴儿的不同前景;有一条简文说,婴儿在庚寅这一天出生,“女为贾,男好衣佩而贵”。诗人屈原在楚辞《离骚》写道:‘惟庚寅吾以降’,意思是说屈原就是出生在庚寅这一天,而楚辞中还有大量关于衣饰的描写;屈原他很自豪地说:自己生了个好日子,注定就是穿华衣、佩玉饰的贵人……关于冠礼。冠礼是古代‘五礼’之中‘嘉礼’的一种,是华夏男子的成年礼,表示男子到了性成熟的年龄,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族中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冠礼在什么样的日子举行,《日书》当中也有规定,比如说:‘凡建日,大吉,利以娶妻、祭祀、带剑、冠……’婚姻嫁娶是人生的另一大关节,《日书》中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也十分丰富。在讲到是否适宜于嫁娶的时日时,往往还和历史上著名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包括禹娶涂山氏、织女与牵牛、女娲等等。而婚嫁的对象的容貌、品行,也常常是时人关注的焦点,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民众的择偶标准和日常审美观念。至于人的病老,更是《日书》中的重点。在《日书》关于疾病的篇章中,讲到人生病的原因时,有多处提到恶劣的环境和不良食品,可见当时已经有了环境卫生的意识;甚至于像‘裁衣’、‘制衣’、‘服药’等日常中的琐碎之事,《日书》都有具体的禁忌。在衣食居行方面,《日书》尤其重视居和行。九店出土的楚简《日书》和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日书》中各有一篇《相宅》,讲居室房屋的环境选择,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战国时期民居的基本形式,附属建筑物以及房屋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楚简《日书》多有宗教性建筑祭室、弼堂,秦简《日书》则多有与农牧业生产有关的圈、圂、囷、井,反映了楚、秦文化的一些基本差异。在祭祀方面,祭祀活动宜在什么日子举行,有一定的规定:将五祀分置在四季当中,分别与五行相对应,具体是:春气木,祀户;夏气火,祀灶;中央土,祀中霤;秋气金,祀门;冬气水,祀行。《日书》涉及的天文学,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有关实际天象或与天象有关的知识。比如说《玄戈》这一篇,是依据玄戈、招摇等星每月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指向,来占断人事的吉凶(本文中的风霖公子很擅长这门学问,不知道和西方人传承的占星术有没有根本性的关联);第二就是有关历法的知识。《日书》的内容,多记录在某月某日之下,以“时”序“事”;《日书》中保存了大量的以二十八星宿记时的资料和以七日为周期的‘星期制’,这一点可以对二十八宿的起源作出新的解释,对‘星期制’传入我国的历史重新认识。出土《日书》的墓葬墓主多为社会中下层庶民、士人和低级官吏。西北地区遗址所出《日书》竹简,也是屯戍士卒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实用文书。(也许是经常翻翻日历,看看哪一天能打完仗回家吧。)下面内容是茉量摘抄自田旭东先生的考古文献资料:(有凑字数的嫌疑,其实,茉真的是为了凑够三千字,羞愧中……)1、江陵九店楚简《日书》;出土时竹简严重残断,只有35枚保存完整。主要有先择时日吉凶、日忌、巫祝为病人祈祷、相宅、占出入盗疾、往亡、裁衣宜忌等。2、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其主要内容是选择时日,如出行、见官、修建房屋等,还有关于房屋的布局、井、仓、门等应该安排在什么地方比较吉利,遇到鬼怪应当如何应付等等。3、关沮周家台秦简《日书》;内容有二十八星宿占、五时段占、戎磨日占和五行占等。4、江陵岳山秦牍《日书》;主要记载了水、土、牛、马等良日,以及祭祀大父、门、灶等的良日。5、江陵王家台秦简《日书》;这部《日书》篇幅比较大,有建除、启门、置室、生子、占梦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