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要提到一个跟大禹出生有关的传说:多伐米部落信仰的是昆仑神,大禹出生的头天夜里,正好是部落祭拜昆仑神的日子,乩长(类似巫师)照例划土为坛,恭恭敬敬地行祭神礼,请示昆仑神的旨意。这个古老的仪式过程无法用今天的文字来描述,总之,乩长在与神明通灵后,向部落的人传达了神明的指示,翻译成今天的文字就是:一个英雄的时代,即将诞生。第二天,部落首领鲧的妻子便生下了一个男婴,因为神明的那句“指示”,这个男婴自然成为部落所有人关注的对象,甚至有人将他的到来视作神的使者降临人间,前来拯救生活在灾难中的人民。唯独大禹的父亲鲧不这么认为,他坚持觉得儿子出生即引来洪水,一定是不祥之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扫把星”,因此对儿子的态度一直极为冷淡。每次作为母亲的婀对儿子表现出怜爱时,鲧就十分恼火,大声斥责妻子,不应该对这个带来灾难的孩子这么好。婀不听丈夫的话,一直对儿子百般疼爱呵护,就这样,禹在父亲的冷漠和母亲的关怀下,渐渐长大了。与别的孩子不同,禹从小就是个很懂事的孩子(过于早熟),他性格中坚韧的一面从孩提时代就展露了出来,每次面对父亲的责难,总是倔强的昂着头,却不争辩,更不流泪。为此,迷信的父亲更加视他为“怪物”,久而久之,不再管束他的行为,放任他自然成长,亦不愿意教他任何本领。禹的箭术和骑射,是在部落里一位叫雅的猎人那里学来的。雅是部落里除了鲧之外最好的射手和勇士,他不仅教会童年的禹骑射,还教会他打猎的本领。禹六岁时便跟随他出寨打猎,一次在山林中遇到一只成年的狗熊,当时只是孩子的禹面对狗熊的扑来竟然面无惧色,从容搭弓射箭,一箭正中狗熊面门,雅惊异之下,更加认定这个幼童不是凡人,因此将全身本领悉数交给了他。禹七岁时,东山地尤其是古武城洪水泛滥,百姓民不聊生,当时的联盟(所有部落共同组建的大集体)首领尧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了个紧急会议,讨论由谁来担起治理洪水的重任,大家一致票选联盟里最有勇有谋的鲧,认为他是治理洪水的最佳人选。鲧欣然领命,从部落中挑选了自己能看上眼的几个人才,拖家带口地来到了古武城,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武城县。那时候的各地疆界没有人为的明确标识,不同的地区之间,大多用河流、山谷作为疆野的界限。每个地区都聚集生活着不同部落的居民。当时的“政府”建制还很模糊:最高领导人是部落联盟的领袖,职位相当于今天的联合国秘书长,每个部落代表的是一个诸侯国政权,有自己的受合法保障的领土,当然在那个时代,还没有诸侯国这个名词概念,各部落之间友好和平,互不侵犯,至少在周朝建立之前,他们几乎是没打过仗的。并不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都珍惜和平、热爱友谊,而是当时天灾不断,祸害连连,试问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思去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