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四十章 游子回乡(1)[1/1页]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起来。在早晚的时间里,有些怕冷的人甚至穿上了棉衣。虽然时令已经进入了冬季,但庄户人家仍习惯地称作秋天。田野里,那些高杆儿的庄稼早已收拾干净,只剩下地瓜、胡罗卜之类的根茎作物。地瓜秧儿被霜打得一片黢黑,就像被火烧焦了似的;罗卜樱儿虽然还保留着绿意,但毕竟搀杂了浓浓的墨色。这时节,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只有鲜嫩的麦苗儿独领**。南飞的大雁一天到晚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统一的号令,络绎不绝……紫寅老先生夜不能寐,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欣然提笔,挥洒出这样的联句:丹鹤有令穿云去,月光无声入院来。劳作的农人已经不再像前一阵那样忙忙碌碌了,他们早晚都有些空闲了。在芦花村西北角的十字路口,谈天的人们开始逐渐增多,时间也逐渐延长。黄昏时分,一位年龄四十五六岁的男,身穿破衣烂衫,背扛破旧不堪的行李包裹,风尘仆仆地沿着公路自西向东而来。当走到芦花村的村口时,他不由得解下行李包裹,擦一把脸上的汗,前后观望了一阵。当看到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从他的附近走过时,他很礼貌地上前问道:“小兄弟,你好,请问一下,这个村庄是不是叫芦花村?”孩心不在焉地答道:“是。”一边回答,一边继续走他的路。那中年人又客气道:“小兄弟,还得麻烦你一下,大队部在什么地方?汪清贤住哪儿?”那孩一来急着办事,二来早就对汪清闲怀有成见,一听是汪清贤的亲戚,本不想跟他多费口舌,但一看此人蛮客气,只好极不情愿地交代道:“汪清贤家我没去过,大队部就在前面不远。”说罢,一溜烟地跑了。中年人摇了摇头,笑笑,只好重新背起行李包裹,少不得再向前面十字路口人多处打扰一番。来到近处,他一眼就看见了站在中间的那个大高个儿,于是激动不已地向前攀问:“这不是姬卿大叔吗?你不认识我了?”姬卿被来人问得一愣。他上下大量了一下这位打扮得跟叫花一样的中年人,面色冷酷地摇了摇头:“不认识。你是从哪儿来的?要找谁啊?”“真的不认识了?”中年人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的苦笑,“也难怪!一晃就是二十多年了。告诉你吧,我是袁在存,咱们还是同学呢!”姬卿好像记起来了。他想用笑脸迎合一下,可是努力了一阵,最终也没能笑出来,脸上的冷酷反而比刚才更强烈了:“哦,你,你来了?汪清贤好像这会在家里吧。”袁在存并没有十分在意他的表情,却一眼看见周围的人有好几个过去他都认识,于是惊讶道:“哎呀,这不是西成大叔吗?这不是昭泰大哥吗?...…”出乎他意料的是,被他唤作“大叔”“大哥”的人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热情。人家简单地跟他打过招呼之后,便不再理会他了,甚至连“从哪里来”“这些年都干了些什么”的话都没有问及。他真没想到几十年不曾回家,偶然回一次家,村里人对他竟然是如此冷淡。他的心不由得冰冷起来。这时,在场的人一阵阵**,很快人们便走散了。乱哄哄的十字路口刹那间只剩下他一个人。都走了,他还站着干什么?于是他也走了。他刚刚离开,十字路口又不自觉地站满了人。这回,大家又有话题可谈了。“穆姬卿,你小也太嫌贫爱富了吧?人家袁在存大老远地跑来要认你这个同学,你怎么连一口白开水都不让人家喝呢?还一辈同学三辈亲呢,狗屁!”一个年轻人嘲弄道。穆姬卿被弄得面红耳赤,他稍做心态调整,便回戈一击:“还说呢?你小要是仁义,刚才跑什么?你应该把他接回自己家里住才对呀!”显然,年轻人没料到对手会来这么一手,他一时被噎得只瞪眼珠儿。稍后,他又随便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他并没有一开始就去认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