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付检查之类的突发事件,江弘清还给大家代办身份证。许立看着自己的身份证,上面有自己的头像,姓名是张力,别的都是乱写的。一个多月就这样过去,江弘清对大伙说:“买东西,交房租,以前抢下的钱已所剩无几。我们得想办法‘进货’。”众人听后跃跃欲试。祁仁森兴冲冲地说:“这回得干一票大大的!在这里,不愁没大鱼。”吴子宋阴冷地说:“应该出去透透气了,大伙都憋得慌。”李光祖开口说:“首饰店还是钟表店?还是绑架有钱人?”江弘清淡淡地说:“目标还没确定。”接下来几天江弘清频繁外出,早上起来到车站坐车,顺着公车路线把整个市区逛游几遍。后来他还卖了地图、旅行包、帽子、墨镜,把自己装扮得像个观光客。他一个人在街道上走走停停,不时在地图上作些记号。回到出租屋,江弘清对大伙说:“这些天我到各处看了一下。首饰店、钟表店之类的,都在繁华、人流量大的地方。就算抢到手,还得找买家把货出手,风险太大。至于绑架富翁,一来我们对这里不熟,二来还得花时间去弄清对方背景。如果搞砸,收不到钱事小,那时进退两难更糟。我们得选择最直接的方式——抢钱。据我观察,这里的一个信用社最好下手。信用社就在一幢八层高的居民楼首层,位置并不起眼,而且附近都是独立的居民区,小路可通往不同方向,方便我们撤离。现在目标已经明确,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准备。”江弘清把大伙分为三组,每天轮流到外面盯梢、踩点。他们或者到信用社对面的饭店吃饭,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或者在信用社四周溜达,一转就是大半天;或者走进信用社排队,佯装咨询贷款业务。不出半月,他们便把信用社里里外外及其运作规律琢磨透。他们发现信用社每天早上九点正式营业,一般在八点三十分到八点四十分之间,押运车便会到达。押运员把钱箱搬进信用社,然后信用社才把大门打开。平常信用社没开门,街上已热闹起来,上学的,上班的,络绎不绝。到了九点,路上才变得冷清些,最多只有几个闲人在路边的摊档吃早餐。在出租屋里,江弘清把整个行动过程给大伙讲解清楚。“得手后我们各自徒步撤离,虽然慢些,但会更安全。最后还要注意一点,干活的时候绝对不能直呼兄弟的名字。”他嘱咐说。然后他们到现场演习一遍,测算逃走需要的时间。还有一个问题,江弘清必须知道答案:警察接到警报后多久才赶到?为此他买来一些烟花爆竹,用黑色塑料袋密封起来。白天,他趁没人注意把它扔到信用社旁的小巷里。接着他到附近的公用电话亭报警,谎称发现炸弹,然后躲到一旁观察。不久,警车到达,两名民警从警车下来,小心翼翼地搜索起来。警车停下的那一刻,江弘清看了看表,从他放下电话那一刻算起,其间不到二十分钟。他料想如果是信用社里发出的警报,警车会更快到达。回到出租屋,江弘清独坐在卧房里,门外打牌的吆喝声丝毫没影响到他。他默默地把作案过程想象了一遍又一遍。他想起穿着制服的保安,那些冷漠的营业员,还有信用社里的布局、摆设。他头脑里设想着任何可能出现的状况。他必须有最充分的准备,因为即使是一丝疏漏也足以致命。而最糟糕的莫过于被赶来的警察包围在信用社里。到时他会冲出去,实在跑不掉就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他把所有的枪都拿出来——在行动前,枪支弹药全由他保管。他把枪械认认真真地擦一遍,一颗颗子弹已被擦得发亮。他做这项工作时还戴着手套,免得警察在弹壳上找到自己的指纹。他在房里把枪支检查完毕,压满子弹,然后把手枪揣进腰间,其他长枪则另外放好。周四,他与吕寺光一同到外面做好最后的准备,其他人在出租屋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