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000全勤字数已够,贴上点自己搜集的资料,非凑字数,请编辑明鉴,或许其中会出现文章中的一些设定,权供大家参考,吸血鬼(Vampire)又名吸血僵尸,传说中永生不老的超自然不死生物。吸血鬼的典型形象和特征是:牙齿尖长,皮肤白皙,眼睛发红。吸血鬼害怕照射到阳光,在太阳下会烧起来变成灰。但是也认为高等级的吸血鬼可以维持在太阳下不死,只是能力有所下降,有称这些可在阳光下横行无阻的吸血鬼为“日行者(Daywalker)”,但仍然在“常规”的吸血鬼范围内。吸血鬼为西方最著名的魔怪。由于吸血鬼的恢复能力极强,所以一般武器很难使吸血鬼致命,只有紫外线能够杀死吸血鬼。吸血鬼惧怕十字架和大蒜。对于吸血鬼惧怕大蒜,有人认为是由于吸血鬼拥有远高于常人的嗅觉造成的,大蒜的刺激性气味令吸血鬼感到强烈不适。也有些人认为大蒜具有杀菌的功效,所以也可以用来驱逐吸血鬼。有些故事中的吸血鬼没有影子,在镜子中看不到它,而且它在未被邀请的时候决不会进入房子。有可变身为蝙蝠、老鼠,或者蛇、猫、狗等的说法。一般认为吸血鬼是由人类变成的。一说是被吸血鬼咬了就会变成吸血鬼;另一种说法是喝下吸血鬼的血才能变成吸血鬼。其实是灵魂受到诅咒的人类变成吸血鬼的。起源最早的吸血鬼形象难以确定,但一般来说有以下两种论点:该隐(圣经,创世纪4:1-16),因杀兄弟而受上帝诅咒。加略人犹大,出卖耶稣的门徒,后来因为后悔而自杀(圣经,马太福音27:3-5)。传说上帝使他不死,永远孤独,用作惩罚他。所以,现在的吸血鬼,都须保持神秘,永远孤独。此两论点皆无圣经的支持,属于传说的起源。有推测表示吸血鬼的故事最早来自远东,商人们通过贸易航路把传说带到了东欧。诞生了现代版本的吸血鬼神话。斯拉夫语地区的吸血鬼民间传说最多,历史可以追溯到基督教与异教信仰激烈冲突的9世纪。在以后的有案可查的历史中,也逐渐出现了更多确实能和吸血鬼相互联系的事件和人物,可能是由于这些事件才真正开始了一些传说。事实上,在18世纪前是没有现代意义上吸血鬼一词的。英语中第一次出现这个词是在1732年。有人认为,当时欧洲应该已经有吸血鬼神话了,那时爆发了大规模的狂犬病。真实世界的传说西方的吸血鬼通常可以变为人或者吸血蝙蝠,但是在人形的时候则是很有风度的贵族绅士。所以大致上来说,吸血鬼也分国籍,就像人类一样有种族国籍之分,如欧美吸血鬼就跟欧洲人一样具有绅士风度。西方不少人认为吸血鬼在世界各地的传说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中国传说中则体现为僵尸,原因是僵尸和吸血鬼一样是会咬人的,同样是不死的,咬人并传播“病毒”,使被咬的人变成僵尸(或吸血鬼),僵尸在入夜后从坟地中出来(但是吸血鬼不会从坟地中出来因为吸血鬼不是先死掉才变成的)……这些都与吸血鬼的传说极为类似。但因吸血鬼仍然有自我,有思想,所以还是和僵尸有区别的。在日本、印度、菲律宾等亚太地区的国家中都有类似的传说。20世纪欧美流行文化中亦出现大量吸血鬼的传说,有的小说中提到人只有被吸血鬼吸血后再喝下吸血鬼的血才能变成吸血鬼,这一过程被称之为“初拥”(TheEmbrace,即初次拥抱之意),并且新产生的吸血鬼被看作是对其“初拥”的吸血鬼的后裔。而初拥的前提为必须先被咬两次,第三次的时候如果吸血鬼愿意,那么就会开始“初拥”(TheEmbrace)。吸血鬼必须保持神秘,所以他们不轻易和人接触,如果需要会以雾状或是变成某种小动物例如蚊子。部分传说认为吸血鬼不能直接进入受害者家中,除非收到对方的邀请。需要进入被害人房间吸食血液时,他们会用类似催眠的能力,先使被害人睡着,才进入房间。吸血鬼的真实性解释有研究传说中的吸血鬼有可能与狂犬病有关,理由是相当多的症状与其较为相符:畏光,讨厌刺激性的气味(如大蒜),面色苍白,有口部肌肉抽搐想咬东西的欲望(讹化为尖的牙齿并善于咬人),传染途径(被咬后感染)等等,并认为吸血鬼的传说可能与古代大规模疫情爆发有关。目前比较公认的关于吸血鬼的解释是:被认为是吸血鬼的人实际上是卟啉病(紫质症)患者。血卟啉病又称血紫质症,是由卟啉产生和排泄异常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多有遗传因素。先天性红血球紫质缺乏症(CongenitalErythropoieticPorphyria),因缺乏合成血红素之酵素,造成前驱物之一“紫质(porphyrin)”的累积。紫质会累积在血液及尿中,尿液会呈红色,且因为紫质具强力的吸光性,病人皮肤会对光**,牙齿会出现萤光,亦会造成贫血。根据卟啉代谢紊乱的部位,分为红细胞生成性血卟啉病、肝性血卟啉病。本病多见于婴儿,成人也可发病,称为迟发性皮肤血卟啉病。此病患者怕光(光照后会引起皮肤溃烂、结痂、大面积黑色素沉着。),对大蒜过敏(大蒜的刺激性气味能引起病发。),眼珠呈红色,补充血红蛋白有利于缓解病情。少数偏激患者认为饮用鲜血可以补充血红蛋白,从而引发了吸血鬼传说。14世纪,欧洲发生了大面积的瘟疫,为了避免受到传染,人们往往并不仔细辨别病人是否真的死去而就匆匆将他们掩埋,由于某种原因人们打开坟墓,会发现尸体变了姿势,还沾有血迹,这不过是由于当时被掩埋者尚未死去,在棺材内醒来后挣扎所至,但在当时因为贫穷和缺乏教育的地区如东普鲁士,西里西亚,波希米亚等地却被传为吸血鬼,从而引发了持续几百年的吸血鬼迷信。18世纪是吸血鬼的黄金时期,1710年瘟疫再度流行,东普鲁士深受其害,当局为了消除人民的恐惧,或者说官民一致认为瘟疫的罪魁祸首是吸血鬼,当局采用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手段,比如把一座公墓里的坟墓全部打开,看看哪些人的尸体没有腐烂或指甲、头发等有没有在死后继续生长。杀死吸血鬼的办法一般是用银做的子弹射击其心脏、或将其头砍掉、或者将其心脏取出、或者在心脏处钉上白荆棘所制木桩,俄国是白杨木。以及令其照射到阳光等。一说木桩不能至其灭亡的,只有阳光和火焰能至其毁灭,亦有人说用紫外光可以将之杀死。另有说吸血鬼如果经过训练或吃过药就会不怕阳光。(银器是无法伤害吸血鬼的(对狼人才有效))传说大蒜的气味、十字架等可以抑制吸血鬼的能力。但这并非对所有的吸血鬼都有效,吸血鬼之所以会害怕十字架,通常是转化前有其宗教信仰者,十字架等才能对其产生吓阻作用,而生前完全没有信仰者,十字架或圣水是没有作用的。由于担心被吸血鬼咬过的人也变成吸血鬼,并且相信异教徒、罪犯和自杀的人都会死而复生。所以人死之后尸体要被斩首或者上木桩或尖刺。人们也在死者的嘴里放入大蒜。有时把罂粟种子撒入棺材,或者放在带结的绳子,因为传说吸血鬼喜欢数数。人们还会尸体挖出来,检查是否有被吸血鬼咬过的迹象,包括尸体不腐烂、嘴边有血迹以及头发或指甲在死后继续生长等。在过去,由于吸血鬼的一些特征,人们会把讨厌银、大蒜、光和圣水,牙齿变长,手掌长毛这些特征做为判断吸血鬼的条件。实际上,头发和指甲在死后继续生长一说,主要是因为人死后肌肉会收缩,造成原本藏于体内的头发和指甲显露出外面。而做成生长的错觉。在中世纪的时代,会挖尸体出来多为流行病的传播期,人们觉得是吸血鬼在作恶。当发现有此迹象时,则会把尸体烧毁至只剩骨骼。曾经有纪录为挖墓时挖出的尸体已经变为骸骨,当时的人还是不放心,于是把大腿骨拿起放到胸口部份,交叉重叠以防尸体变成吸血鬼。一般方法只能对付人类的吸血鬼种族,对于类人类吸血鬼(见前文的“翼手”和“吹波糖危机”)无效,唯一对付的方法是纯物理力量,如军用级的火器或重型刀剑,把其斩首或炸到粉碎。现实中被传说为吸血鬼的真实人物吉尔斯·德·莱斯男爵(GillesdeRais,1404年-1440年10月26日):著名的黑巫术师,百年战争时期他是圣女贞德的战友,曾被誉为民族英雄,贞德被俘以后,男爵退隐于马什库勒和蒂福日的领地埋头研究炼金术,希望借血来发现点金术的秘密,他大约把300名以上的儿童折磨致死,后来被施以火刑。但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吸血鬼。弗拉德三世(VladIII,1431年11月-1476年12月):他是15世纪时瓦拉几亚公国的领主,他有两个绰号:穿刺公(Ţepeş),龙之子(DRACULA),他曾击退了来自奥斯曼帝国的入侵者,成为民族英雄,但他残暴冷酷,曾将成千上万的战俘用尖木桩钉死,许多编年史都将他描述为暴君,“即使是历史上最嗜血的古罗马暴君:尼禄,戴克里先也没有如此残酷和难以计数的刑罚”最重要的是,400年后,英国作家布拉姆·斯托克以其为原型写成哥特式小说《德古拉》(Dracula,1897年出版),他才得以闻名天下,并随着斯托克小说被一再改编、搬上银幕、舞台、电视而成为吸血鬼的代名词。弗拉德三世像现藏于维也纳艺术历史博物馆。巴托里伯爵夫人(ErzsébetBáthory,1560年8月7日-1614年8月21日):这位夫人是那达斯地伯爵的遗孀,由于伯爵常年在外征战,伯爵夫人无聊之间,在仆人托尔科的怂恿下,学习妖术,在1600年伯爵去世以后更加肆无忌惮,经常挟持附近村庄里的少女,并加以折磨,据相关编年史记载,伯爵夫人在喝受害者的血时非常快乐,甚至把血装满浴盆用来沐浴,使自己永保青春美丽。其奶妈尤奥,管家乌依瓦里,女巫达尔维拉亦有参与此事。1610年12月30日,她的表兄图尔索伯爵率兵攻克城堡救出一些受害者,伯爵夫人因其贵族关系,而只被判终生监禁,共犯一律处以极刑,城堡也由此荒芜。巴托里伯爵夫人的画像现藏于布达佩斯AndrasDabasi国立博物馆,历史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