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镜不蒙尘,可照人;人不贪财,可扬名。然,这么简单易懂的道理,却在我们的官场上失去了力度,没有几个人可以抗拒住金钱的**,也没有几个人能够抵御住随波逐流的冲击。权力商品化,生活奢侈化,行为自由化,方式隐蔽化的腐败现象,在当今社会屡见不鲜,有多少原本想有所作为的官员们能真正跳出贪欲和虚荣的侵扰,而最终走向毁灭。一、踌躇满志出了山口,眼前豁然开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能总览盐湖镇全景的绿山包。说起这绿山包还真是奇特,面积不太大,象个小岛,其形状圆圆的更象个发面馒头,海拔也就200来米,不是很高,光秃秃的山上没有丁点的绿色植被,可山上的石头却是绿的,碧绿碧绿的。远远望去,犹如长满草坪的山峦,总能给坐车初进盐湖镇的人们以假象,以为这山是被人为种上了草坪专意修剪成这样的呢。在山的周围是一条条白花花的盐田,宛如玉带般铺展在地面上。一铺就是几十里,映衬的那绿山包就如同嵌在一块羊脂玉上的祖母绿。在绿山包的南山脚下,集中的座落着八九百户人家和学校,他们的房屋都是依山而建,一排比一排高,呈阶梯状。远远望去就象登山的台阶,很有意思。这就是盐湖镇的盐场,主要以生产可以直接食用的大颗粒盐和工业用盐为主。在山的北面全是一条条排列整齐,规则划一的盐田。每块都是四五米宽,十米左右长,一块挨着一块,平均每条台有二三十块田。一块田与一块田之间也就有不到一米的距离,一条台与一条台之间则有十一二米宽,便于晒盐,装盐和用汽车向外运盐会车。每条盐田的台上都堆着盐工们从盐池子里打捞上来的盐巴,白的刺眼,一堆堆都码成规整的梯形状,便于收方的人测量盐方用。这里的盐基本上是一立方米盐合到一吨多重,所以工人们每年在换算自己所捞盐的方数与吨位价格、任务及奖金数时,每次也能预算的大差不离。整个盐田横贯东西五十里,南北宽三十里,每到秋季,盐台上堆满工人们新捞出的盐方。那景色颇为壮观。白花花,齐整整的盐方,一块块的嵌在麻黄色的盐台上,再加上蓝天白云和碧绿碧绿的池水,甚是美丽,远观如玉带平铺、碧玉点翠。在盐场的北面,距盐场三十里处是硫化碱厂,主要生产硫化碱、泡花碱和二氧化硫气体。在距碱厂三里处的东面是碱厂的学校、居民区和盐湖镇的老镇政府大楼,还有盐湖镇专门向外运输化工产品和盐巴的汽车队,里面有七八十辆大解放,这个车队可是盐湖镇人出入盐湖镇的主要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居民区大约有两千多户人家。其中有一半的住户也是盐场的职工,为方便在那边的产盐区和销区捞盐挖硝,镇里专意在那边盖的房子,迁移的住户,主要还是方便职工上下班不跑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