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照镜子吗?你可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面镜子,反映了最真实的自我。在恐怖片中,镜子的作用就是提供心理暗示。镜子最诱人的地方,在于它经常让人觉得似是而非。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可以在镜子中投射出充满杀机的眼神,雪白的百褶裙上溅满了猩红色的血迹,手中闪烁着的是寒光凛凛的锋利餐刀,这一切都会将美好事物在人们脑海中的既定形象一一推翻。作为反映人类自身形象的道具,它在描摹出照镜者真实影像的同时,也折射出其错综复杂的内心世界。一面古董梳妆镜,精巧细致,却可辨别人心善恶(《怪谈之魔镜》,1999,香港),背叛情人,嫉妒报复,违背良心,谋财害命的人都受到了应得的惩罚,魔镜啊魔镜,你要找的下一个人是谁呢?心中有鬼的人,你敢不敢直视镜中的自己呢?遭受了太多的惊吓,可怜的小女孩们是不是需要搂着玩偶寻求安全感呢?我帮你推荐两个啊,他们是雷伊和蒂芬妮(《鬼娃新娘》,1998,美国),对不起,忘了他们的儿子格伦(《鬼娃孽种》,2004,美国)了,他们的脾气可都不太好,如果你不乖乖听话,难免会身首异处,脑浆迸裂。玩偶是世上美丽事物的浓缩,妖艳但却邪恶。如果有一天,你美丽的玩物也会像影片中一般被撕裂,眼睛滴血,你还会搂着它们入睡吗?---------第二版-------信息社会的致命"凶器"惊悚道具:报纸,电视,录影带,网络,邮件,游戏,手机传媒的力量很大,我们一直都相信,有时它甚至具备"毁"人不倦的神奇功力。当我们追着日报晚报看明星八卦、都市民生、奇人轶事,接收着真假难辨的消息并信以为真的时候,其实它已经在控制我们的思想,左右我们的生活。当它的新闻预言变得具有攻击性,夺取了你身边亲人的生命(《预言》,2004,日本)时,你是不是再也不想看报了?没关系,我们还有网络。当电视里爬出个女鬼和录影带谋杀案连半大孩子都唬不住的时候,电影商们也开始将眼光投射到新生代科技产物身上。电脑和网络几乎是现代人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步入了信息时代,恐怖片也紧跟时尚潮流利用高科技犯罪手段制造恐怖卖点。跟电脑有关的恐怖片,一般都会涉及到网络犯罪,而且多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网站在作祟。电影里的人物阴差阳错进入了网站,从此转变了一生的命运。互不相识的四个网民在登陆一个域名为fear**的网站(《恐怖网站》,2002,英/德/美)后,都在第48小时后神秘死亡。而操纵这个网站的幕后主使是一个绰号"黑寡妇"的女人。一场耗时48小时的死亡游戏在正义与邪恶之间展开较量,而观众的思绪和脉搏也随着案件的进展张弛开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