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派是以伊江为代表的中立派,说:“去有去的好处,留有留的好处,去也可,不去也可,随你的便。”在前面两派的比较强劲的对垒中,我像个墙头草,被他们吹的东倒西歪的,最后,以风势的强弱决定我的去留。妈妈和伊水胜了。逯希与我们最初的通信中,不知何故,一封信要在路上走一两个月,我们去一封信,她回一封信,就得三、四个月的时间,双方也因此产生过误会。后来,我们改为用特快专递和电话联系,但费用很贵,通一次话,没说几句,二、三百块钱没了。逯希怕我们多花钱,每次通上电话,她就急着说:“快搁下吧,我马上打过去。”男方家看过我的照片后,一致通过。逯希说,会场的妈妈已为我买好了钻戒等饰物。会场很上心,总是找理由去逯希家,每星期差不多能去两三次,逯希说:“日本人是不太爱串门的,像会场这样,就属于串的频率比较高的了。”我在北京也找了一个“从零开始”的日语培训学校,半工半读。会场说,能否和我通个电话,听听我的声音?逯希帮我们约好了通话的时间:北京时间二十点整。我事先准备了一个讲稿,当然都是几句简短的日语了。我的这个事儿可能是挺新鲜的,家里坐了一屋子的亲戚,还差三分钟到点了,其中的一位代表着大伙儿问我:“我们要不要回避一下?”“不用了,回避啥呀!”我的日语水平还达不到说悄悄话的程度,我太知道自己这半斤八两了!我的这帮亲戚们竟也没有一个回避的,他们可能也想看看我这个不怎么懂日语的中国人怎样和那个不怎么懂汉语的日本人是如何交谈的?二十点零二,电话响了,“喂,伊依吗?会场在这儿,你们说吧。”“喂,你好!”电话里传出轻快、欢畅的男中音,那种熟而又熟的汉语从他的口中说出,使我们少了几分生疏感。“噢哈腰苟扎伊麻丝!娃它稀娃伊依逮丝。”我回了一句。说完这句话,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原先准备的腹稿,颠过来,倒过去的,一时挑不出该说哪段了,到最后,全忘光了!电话的那边也说上了日语。“哎呀妈呀,我说啥呀?他也说不明白了!”我举着电话,愣呵地对着我的亲戚们喊,我的可爱的亲戚们无计可施地、笑容可鞠地瞧着我。我有那么好瞧吗?这个电话没个打了!“喂,伊依吗?”逯希的声音。“是我!是我!逯希,你可来了!我听不懂他说话。”“他说他一着急,不会说了,我在旁边告诉他,让他说汉语,他也说不出来。”“我也是,啥也不会了!”“还要不要再说了?”“得得得!可别说了!饶了我吧!”“不说了?”她又跟会场稀哩哗啦地说了些话,“伊依,他说,他对你的感觉挺好!”“啊?还挺好?”“他说,他想再挣两个月的钱,然后去中国看你。那……今天就这样?”“好吧。”“白白——”“白白——”一切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着。逯希给我寄过不少信及图片资料,主要是介绍日本的民俗风情,便于我及早地了解日本。她说,她在那边已经为我找好了免费读日语的学校了。我在北京正好也没什么事情做,传销也干不了了,伊水就让我回老家了,专心学日语。单位的领导派人来问我是不是想上班,如果想上班,还有个位置给安排。我想的是出国的事,不想上班。两个月快到了,逯希来了封信,说会场的脚崴了,行动不方便,过两个月再来。又过了两个月,仍然没有消息。妈妈和我们陷入了种种猜疑之中……妈妈拿起了电话,拨通了逯希的家。逯希听出了妈妈的声音后,说:“阿姨,会场被车撞了,膝盖骨骨折了,他们也挺抱歉的。你看,总出事儿。他们家的人说,和伊依的事儿就放放吧。阿姨,我没给你办好,真对不起!”妈妈放下了电话。我问:“妈,是不是我的命太硬了,把人家克的?”“天灾人祸,避免不了的。谁的命谁带着,这大老远的,也怪不着咱。不去也好,我能和你多呆上几年,你走了,我还怪想的呢!”妈妈的话使我恍然幡悟:过去她所说的不想,完全是为了我的幸福。只要我们过得好,她宁可忍受痛苦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