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十三章 土家女儿会

作者:十一郎 字数:3236 更新:2023-12-02 01:13:17

我和覃瓶儿刚一下车,就发现梭布桠石林景区门口人流如织,一群群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笑逐颜开,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邀约性感热辣、穿着土家传统服饰的妹娃儿照个不停,一帮帮穿着对襟短褂、直筒中长裤、白底青布鞋喜笑颜开大胆搂着一些外地姑娘,露出宽厚结实的胸膛,摆出各种虎虎生威的姿势任人照任人拍。不知哪个角落有悠扬甜美的歌声传来:天上有个雀桥会呐土家有个女儿会也……天上牛郎会织女哟,土家情哥会情妹呢……我大惊失色,难道今天已是农历7月12了?女儿会开场了?可想想又不对啊,我明明记得是农历七月初一嘛,这场合怎么看起来如此热闹呢?这时,刚好旁边来了一群外地游客,我听见那个身材高挑、穿着“三叠水”服饰的导游妹娃儿说:“……今天不是女儿会的正日子,离女儿会正式开场还有十来天哩,但是大家很幸运,随着女儿会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女儿会一般从七月初就开始了,所以大家今天也可以领略到土家女儿会的独特魅力……”原来如此。我拍拍胸口轻轻吁了口气,吓死我了,帛书中规定的时间是七月初七,要是今天真到七月十二了,那我们再去找那棵梭椤神树还有什么意义呢?覃瓶儿显然被导游的话吸引,拉着我跟着那群外地游客听导游介绍土家女儿会的盛景。我虽是硒都当地人,却从来没有亲自参加过土家女儿会,这时不免也起了好奇心,尽管我此时心中还在想着自己的任务,但经不住覃瓶儿的好奇,只好也漫步着混在人群中听那导游说道:“……土家女儿会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情人节’,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每年的农七月十二过月半,还没成亲的大姑娘会穿上自己最漂亮的服装,金竹背篓里背着板党、黄莲等药材,或者是自己绣的袜底、头巾相约到梭布桠来卖。当然,卖东西不过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大家都晓得吧?”“晓得呐!”人群中轰响起来。“是什么呢?”导游俏皮地问道。“我的个娇娇哩,当然是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哩!”一个长得微胖的小伙子高声叫道,引得人群又是一阵轰笑。“对的哟,我的个哥哥……”导游妹娃儿毫不示弱,以一个俏皮大胆的腔调唱了出来。小伙子兴趣高涨,还待表现一番,被旁边的同伴一通笑骂:“慌什么,先听这个美女介绍完好不?有的是时间让你唱嘛!”小伙子嘻嘻一笑作罢。“土家女儿会起源于‘薛财主九女招亲’的传说,发祥地在硒都的石灰窑和大山顶的响板溪。”导游妹娃儿继续介绍,“这石灰窑镇由两条老街和一条公路形成的新街组成,占地450亩,居住着1500余人。集镇建在万山之中的一个平坝中央,四周拱卫着八座锥形山峰,人们叫它‘八仙峰’,‘八仙’相向而坐成合围势;中间一条小清河从集镇的吊脚楼下轻轻流过,好似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把似棋盘的小镇东、西分开,因而这个小集镇又叫‘棋盘镇’。‘八仙’围着‘棋盘’,有的对奕,有的观棋,对奕者凝神,观棋者不语,这盘棋千年也下不完……”“石灰窑原名不叫石灰窑,也不是现在这个地方。据传,明末以来,曾三迁集镇,前二次均因火灾毁弃,最后一次请阴阳先生测地后建于此地才保留至今。石灰窑原名‘十个棚’,明末清初,这片土地还处于地远山荒,相传本无人耕种。时逢长江、洞庭湖滨、沅水、澧水一带发大水,人们苦于水灾,携家纷纷逃往高山。又值清政府对土司辖地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废止‘汉不入峒,蛮不出境’,鼓励人们进山开荒,对开垦的土地可‘永准为业’。因此,水灾地区的人们纷纷迁入石灰窑开拓田地、挽草为记,先后有张、薛、李、滕、杨、田、覃、曹、黄、王十姓人家在这里搭棚、落户、创业,故称‘十个棚’……”“十个棚姓氏与当地居民世代相处,繁衍生息。当时薛家棚出了一个乡士,称‘薛乡士’。他经常外出做生意,下扬州,游洞庭,逛九洲。有一年薛乡士远游,于敬‘亡人’之前这一天即农历7月11日归家,妻子和女儿们设酒宴相待。乡士唤来九个女儿,其中第九个女儿叫‘珍珠’,他对女儿们说:‘明天早晨你们姐妹可以理头善装,上街赶场,游玩一天,平时不可。’薛乡士的妻子当即表示不同意,说,女儿家赶场到商埠游玩,成何体统。乡士开导说,江湖一带女子,当老板,当掌柜,做店员,经商是里手,水上会划船,饭店会厨师,服装会缝纫,能歌善舞,杰女如此之多,令我钦佩啊。我要女儿们上街赶场,商埠游玩,增添友谊,见多识广,大有好处啊。妻子于是再也不说话了。于是珍珠等姐妹第二天一早便梳妆打扮一新,上街游玩,顿时令街上行人个个惊奇艳羡。自此,每年7月12,趁过月半节之机,‘十个棚’的女儿们都学着薛氏女儿的做法,梳理打扮,穿着一新,相邀上街,游玩一日。久而久之,相沿成习。女儿家不可抛头露面,有伤风化的禁锢,便由此打破了。从此,当地青年男女,趁7月12这天,相约上街,无拘无束,眉目传情,互吐爱意,以结良缘。自此,7月12这天,青年男女趋之若鹜,上街赶场络绎不绝,经商贸易也从此兴旺起来,众口皆碑,一时风传开来,7月12的石灰窑集市,便成了‘十个棚女儿会’……”“那……大山顶女儿会又是怎么回事儿呢?”还是那个微胖的小伙子乍乍呼呼叫道。“这位帅哥看来等不及要找一个土家妹娃儿当媳妇了!别急啊,我马上就要介绍嘛!”导游笑笑接着说,“大山顶响板溪,由一条古道从街心穿过,路面全是青石板铺成的甬道,凡挑担的、背力的、过骡马的、赶女儿会的走在上面,就发出啪啪的响声,因此得名‘响板溪’。大山顶女儿会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说大山顶盛产党参、天麻等名贵中药材,过去为王、贺两大富豪垄断。因山大人稀,信息闭塞,商品往往积压,为改善经营条件,两家商定举行商品交易会。贺家定在5月初3,王家定在7月初9,这两天放宽**的界限,以吸引各地客商前来交易。因赶场的人多为女人,故称女儿会;一说大山顶肖、王、贺、李、赵五姓人家,为推销药材,商量建集,决定在响板溪兴修街坊,定于5月初3奠基,7月初9竣工。这两天大请宾客商贩前来祝贺,男女欢爱不禁,久而久之,则形成了这两个场期。为什么把集市建在响板溪?传说与这里的水和庙有关。街西头的石板路边有一股溪水,长年从长满百草药的山中流出,汇集于池,可治百病,尤其可治妇科病。因此,夏天的夜晚有不少妇女在池中裸浴。久之,响板溪女人裸浴治病就传开了。街的东头,有一座庙,人称‘娘娘庙’,或‘傩娘庙’,是供奉女神的地方。丰富的女性文化,浸透着昔日繁华的响板溪女儿会,生意不好才怪呢?一说响板溪街上肖、赵两家开有栈房,给入川背盐的行人提供食宿,方便附近过端午和月半节的人们购物,两家规定端午节前二天即5月初3和月半节前三天即7月初9为场期。场集的形成,为“女儿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5月初3和7月初9这两天,山里山外的商人纷纷涌进响板溪进行物质交换,山外的日用百货源源不断的运来,山上的中药材又源源不断的运走,长此以往,年复一年。凡女儿会场期这两天,本来就不大的街道往往挤得水泄不通,当地卖小吃的、卖土特产的满街都是。街上挤不下了,就把‘街’沿石板溪无限延伸,一直接到山边、路边……当地风俗因商而开放不禁,山妹子可以在交易中寻找意中人,并‘以歌为媒’,互定终身;过了门的妇女还可以与自己的情人幽会,约好这天带上粮食和锅碗,在街边三个石头搭口锅,一起卖小吃,做生意,然后在山里搭个棚子过夜,第二天各自回家。也有在街上现认识而中意的,也可进山幽会。据当地老人讲,响板溪过去还有男女幽会的‘公房’。所以人们叫赶‘风流场’,赶‘野老公场’或‘邀妹场’……”一干人等听得神驰目眩、口干舌燥、热血沸腾,眼神中露出无限向往的神色。那个微胖的小伙子高声嚷嚷,“走走走!赶风流场去,我要做野老公!!”导游妹娃儿噗嗤一笑,“哥哥也,你这个愿望恐怕要落空了哟!”“为嘛?”小伙子瞪大眼睛。“这个习俗要不得嘛,所以很早以前就废止了。不过,你要是有能耐的话,能喝酒、会唱歌,会侃价,待会儿进入石林后,说不定真能找到一个漂亮的意中人哩!但是……”说到这里导游妹娃儿故意停止不言。“但是什么?”小伙子跃跃欲试。“我就怕你被土家妹娃儿唱得哑口无言,又灌得你大醉,被她们丢出来哟!”导游妹娃儿促狭地笑道。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8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