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葛亮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每ri由嘉文陪伴在身边。这ri,诸葛亮问起之后的历史,嘉文说道:“晋朝其实也不长远,很快又失去半壁江山,天下大乱。几百年后是隋朝、唐朝,之后天下大乱,是五代十国。再往后宋朝一统天下,之后是元朝、明朝、清朝、民国,再往后几十年就是嘉文所处的时代。”诸葛亮感慨万分地点了点头,说道:“以后的事情,就不是老夫可以预料的了。不妨说说李大人那时候的情形?”“我们现在所说的‘天下’仅仅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到那时候叫做‘中国’。中国疆土北到辽东之外以及长城以北的地区;西边包括现在所说的西域和xi zàng一带广大地区;往南至交州一带。在明末的时候,有个叫做罗贯中的人写了本叫做《三国演义》的书,专门讲述三国的故事。”“难怪玉儿时常向老夫提起大人家乡那些有趣的谣传。”八天之后,诸葛亮在军中病逝,享年五十四岁。军中将士悲痛不已,全军上下哭声不绝。辛雅与周敏为诸葛亮的尸体最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将诸葛亮成殓入棺。嘉文与姜维深知司马懿若得知诸葛亮的死讯,早晚会来进攻。两人商议妥当,决定徐徐撤退,并在中途一处叫做白鹭山的地方伏击司马懿的追兵。司马懿得知蜀军撤退,并有人看见军中有人着素服,料到是诸葛亮已死。司马懿惊喜万分,挥军渡过渭水,连夜追击蜀军。八月的白鹭山,正是草木茂盛之时。蜀军炮兵在两侧山后架炮。弓弩手、炮兵以及火箭炮手早已调好角度并试shè数炮校正好参数;草丛之中布满地雷和燃烧弹;步兵根据地形,分别头戴树枝草叶,埋伏在山林和草丛当中。一切布置妥当,只等魏军杀到一齐开火打它个措手不及。竹缇派出的侦察兵发现司马懿的大军杀到,急忙报告嘉文。嘉文吩咐将魏军引入包围圈,再一举开火。司马懿率兵抵达白鹭山山谷,见两旁山势陡峭谷中野草丛生,不禁觉得有些毛骨悚然。魏军大部进谷,忽然有一魏兵被脚下一个东西绊了一下。这魏兵拿起那东西,发现是一陶罐模样的器物,急忙献到司马懿面前。“禀元帅,小的在谷中发现此物……”司马懿好奇地打开陶罐,发现里面是带有臭味的黑sè油脂。他觉得这气味似乎很熟悉,忽然想起当ri上方谷内也曾经遇到过这种气味。司马懿正觉得有些不妙,一名魏兵在远处喊道:“元帅,这里还有!”话音未落,两旁山头忽然传来一片呐喊,随即炮声大做。无数火箭弹、箭矢夹杂着炮弹倾泻而下。随着火箭落地,地面上不断传来爆炸声,并腾起一团团火焰。那名手持陶罐的魏兵瞬间被火包围,手中陶罐遇到明火在头顶炸开,顿时从头到脚烧成一具火人。司马懿大呼“中计!”急忙吩咐魏军撤退。魏军对蜀军武器极为恐惧,听到撤退的命令如同cháo水一般涌向还在燃烧的谷口。杜兰与王彪率骑兵冲击溃退的魏军侧翼,魏军此时已无心应战,任凭蜀军骑兵肆意屠杀,一心只顾逃命。杜兰率军一路砍杀,一直砍到手腕都有些发麻。嘉文见魏军已经退出谷口,吩咐杜兰等人停止追击。司马懿刚刚将魏军稳住,却听见身后一阵马蹄声。魏兵以为是蜀军追来,急忙做好反击的准备。嘉文由一队骑兵陪同,在魏军阵前止住马步。司马昭拨马上前,嘉文问候道:“子上公子别来无恙?”司马昭一抱拳道:“那ri营中匆匆一别,不想今ri在此见面。我军既已败退,公子何必要赶尽杀绝?”“我并没有这个打算。斗个鱼死网破,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司马昭对嘉文说道:“既然公子无意再战,家父正想见见公子……”司马懿拨马来到阵前,对嘉文说道:“老夫得知诸葛丞相病故,本想讨个便宜,不想遭此惨败。事到如今,老夫有个请求不知李公子可否应允。”“司马元帅请讲……”“老夫与诸葛丞相交手多年,虽为敌手却也十分钦佩丞相之才。今ri丞相故去,老夫想与犬子于丞相灵前一拜。”嘉文道:“既是一番诚意,理当应允。”司马师见状急忙劝阻道:“父帅岂可轻入敌阵?”司马懿道:“李公子不会害我……”司马师见司马懿执意要去,只好也陪他一同前往。嘉文将司马懿护送到诸葛亮的灵柩前,吩咐两旁拔刀相向的兵士收起兵刃。司马懿在诸葛亮灵前拜了三拜,默哀片刻。回头对嘉文道:“老夫数败于公子,诸葛亮也算后继有人。”嘉文笑道:“若论谋略,嘉文远远不及司马元帅。”司马懿点了点头,说道:“此次诸葛丞相北伐,老夫受命坚守。李公子既然有意撤军,不妨暂以渭水为界暂且休战。”嘉文不是太清楚其中利害关系,回头看看姜维。姜维道:“既已撤军,渭水北岸无从坚守。司马元帅所言不无道理。”嘉文道:“既然如此,就一言为定……”说着,嘉文伸出右手。见司马懿不解,笑道:“握手言和——我家乡的习惯。”嘉文将司马懿父子三人送出阵前。临别之时,司马昭对嘉文说道:“请公子代子上向蜀主问候。”“一定转达……”嘉文看看司马懿道:“司马元帅不会反对吧?”司马懿笑道:“子上结识公子这样的朋友,老夫亦替他欣慰。”嘉文又看了看司马师,笑道:“听说子元公子好象很喜欢到各处旅游?ri后如果在魏国呆腻了,不妨来我大汉活动一下筋骨。”司马师听得出嘉文这是在嘲讽他,皱着眉头向嘉文一抱拳,转身回到魏军阵中。司马懿领兵撤退,王彪不大放心地对嘉文说道:“司马懿不会耍什么诡计吧?”姜维道:“司马懿虽诡计多端,却也是言而有信之人。”嘉文回头看了看诸葛亮的灵柩,压抑着心中的悲痛,吩咐全军继续赶路。路上行了两ri,与分散各处的部队陆续汇合。嘉文与姜维断后,杨仪统领前军先到南谷。前军忽然停止前进,有士卒报称:前方栈道被人焚毁,队伍无法前行。杨仪大怒道:“何人胆敢如此放肆!”遂策马来到前方探视。只见前方一队人马拦住去路,为首之人正是魏延。杨仪斥道:“大胆魏延!你要造反不成!”魏延轻蔑地将刀一指道:“我魏文长还论不到你来教训。速去禀报李大人,就说魏某有一言相劝。”杨仪冷笑道:“魏大人焚毁栈道阻挠大军回师,如此居心叵测,究竟有何目的?”魏延笑道:“笑话!若论居心叵测,魏某自认比不过杨大人。于成都安插党羽;丞相新亡又请领前军急着赶路……敢问杨大人有何企图呀?”杨仪见魏延当中揭露他的手段,不禁心生怨恨,冲杨绦暗暗递了一个眼sè。杨绦暗中吩咐手下亲兵将从魏人手中俘获来的石弩悄悄对准魏延。杨仪见杨绦等人预备妥当,立时变了口气,大声喝道:“魏延!你阻挡大军密谋造反,杨某今ri就替圣上将你就地正法!”魏延笑道:“就凭你?”杨仪将手一挥,命手下兵士缉拿魏延。魏延也不示弱,率领人马向杨仪冲杀而来。埋伏在一侧的杨绦找准时机,命兵士放箭。魏延毫无防备,身中数箭坠马而死。杨仪率军包围魏延部下,正要下令全部格杀,不想身后一人忽然大喊道:“统统住手!”众人寻声望去,原来是嘉文得到前面动武的消息,及时赶到。双方兵士见嘉文到来,纷纷停手。嘉文见魏延已死,心中十分惋惜,知道是杨仪有意加害。见魏延同样死于杨绦的石弩,不由想起王龙之死,对杨仪更为愤恨。但考虑眼下大军在外,只能暂时忍耐。杨仪向嘉文禀道:“魏延造反,已被下官当场shè杀。”嘉文也不多言,对杨仪说道:“既然魏将军已死,其余人等皆不追究。”就在诸葛亮去世的当天,嘉文派孟蓉秘密赶回成都向后主送信。此时孟蓉已经赶到成都,通过秦扬的协助扮成宫女秘密进宫,瞒着诸葛玉将诸葛亮的死讯报与刘禅。刘禅接到秘报,不敢轻易拆看。回到寝宫,命左右侍从退下。待拆开密报看到诸葛亮已经病故的消息,不禁伏案痛哭。隔ri下午,杨仪的使者将一封密奏送至成都,言称魏延造反已被处死。刘禅早知杨仪与魏延不和,自然心里有数。一面命人逮捕魏延家人以瞒过杨仪的党羽,另一面则暗中将魏延家眷送到靖南王府,名为关押,实为保护。嘉文护送诸葛亮的灵柩即将抵达成都,派人报信与刘禅。刘禅亲领诸臣至北门迎接,此时除了刘禅、秦扬、孟蓉三人之外,成都还无人知道诸葛亮的死讯。大臣们事先得到蜀军打过渭河的捷报,以为诸葛亮只是暂时退兵。凌晨时分,还未到开启城门的时刻。大臣们正要请门将提前开门,刘禅阻止道:“既然丞相未到,我等暂待片刻。”大臣们哪里想到,这是刘禅不忍诸葛玉早见到诸葛亮的灵柩,然而这一刻却很快即将来临。嘉文与姜维等人护送装有诸葛亮灵柩的马车来到城门前停下。“丞相……我们到家了……”嘉文含着眼泪,与诸将拿出早已备好的白sè布条系于头上。原本一片身着黑sè铠甲的队伍刹时间变成白花花地一片。嘉文与姜维等人从车里轻轻地放下诸葛亮的灵柩,与诸将一起用长矛担着扛在肩头。嘉文哽咽着冲门将吩咐道:“丞相在此,开门放行……”城头官兵见此情景,忍不住流下眼泪,纷纷跪倒在地。门将擦了擦眼泪,用颤抖得变了语调的声音吩咐道:“开门!”随着城门缓缓开启,全身缟素的嘉文出现在众人面前。嘉文一面擦着眼泪一边扛着诸葛亮的灵柩缓缓走入城门。诸葛玉见此景象几乎不敢相信,顿时浑身酸软跌坐于地。秦扬早有准备,从一旁将诸葛玉抱住,与她一起跪在地上失声痛哭。刘禅禁不住跑上前去,大呼一声“相父!”于诸葛亮灵前跪倒。嘉文见状也与群臣一齐跪到,膝盖几乎与刘禅同时触地。嘉文叩拜于地,哭拜道:“相父不幸病故于军中,臣等遵相父遗命撤兵还朝。”刘禅一时无语,与嘉文在城门之下抱头痛哭。刘禅稍稍清醒过来,亲自护送诸葛亮的灵柩回府。诸葛亮家眷得知噩耗,早于府外迎候。见刘禅亲临,哭拜于地。刘禅好言劝慰一番,随诸葛亮家眷将诸葛亮的灵柩安置于正堂之上。刘禅见到年仅八岁的诸葛瞻,心中甚为怜悯,拉着诸葛瞻的手哭道:“从今往后,你就是朕的孩儿……”由于刘禅悲痛不已,不得不辍朝三ri。第四ri早朝,刘禅勉强升殿议事。早朝之上,宦官代为宣读圣旨:任命费祎、蒋琬为左右丞相。群臣原本以为丞相之职将有嘉文一份,不想圣旨宣读之后大大出乎预料之外。而杨仪不得封赏,心中大为不满。半月之后是诸葛亮的大殓之ri。这一天恰好yin雨,整个成都似乎都沉浸在哀伤的气氛之中。除了满朝文武登门吊唁之外,羌王亲自赶到成都、靖南国诸城邦的领主也都派遣使者前来。甚至波斯王阿达希尔一世派出的信使此时也在半路之上。南王孟获特地从南中赶来,一见到诸葛亮灵位跪倒在地,一路爬到诸葛亮灵前锤着胸口嚎啕大哭。孟蓉好不容易劝住孟获,将他扶下灵堂。嘉文按照莲花岛的惯例,送花篮挽联至诸葛亮府上吊唁。挽联写有杜甫的两行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从巴郡特地赶来吊唁的傅蓟平见到嘉文的挽联,不禁感慨万千。吴国派诸葛瑾为使臣前来吊唁,诸葛瑾前脚刚到,门外便有人报道:“魏使司马昭大人登门求见……”在场众人听说魏国也来遣使吊唁,不觉有点奇怪。诸葛玉深知司马懿与诸葛亮二人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急忙吩咐门人道:“有请司马公子……”诸葛玉惟恐出现一些尴尬场面,将群臣请到东侧休息,嘱咐下人好生招待。灵堂之上只留嘉文和诸葛玉。诸葛玉陪司马昭拜过诸葛亮灵位,随后将司马昭请到西侧招待。同一天,也是王龙的下葬之ri。嘉文吊唁过诸葛亮,又回府中cāo办王龙的葬礼。一些与嘉文和羌王有交情的大臣,在吊唁过诸葛亮之后也顺便来靖南王府吊唁王龙。尽管来往客人不及诸葛亮府上频繁,但作为一名从军不过三年的武将,这已经是很难得了。王龙的灵柩于东郊墓地下葬。不远处是关兴、夏侯绾的坟墓。附近一座新坟,是魏延的坟墓。按照遗嘱,诸葛亮被送往定军山下葬。此时是公元二三四年的九月。司马昭完成使命,被嘉文请到西山别苑暂住数ri。刘禅得知司马昭入蜀,亲至西山别苑探望。三人于流觞池摆酒叙旧,元姬则在一旁抚琴,奏得正是秦扬那曲《秋风》。自从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很久没有这样与人宴饮了。三人听着悲壮的琴曲,各有所思。两侧山林落叶如雪片一般凋落,嘉文望着随风飞舞的叶片,长长舒了一口气,享受着这段难得的轻松时刻。接下来等待着他的,则是要对付杨仪这个小人,这件事背后其实还有刘禅的支持。关于这种官场斗争,嘉文并不在行也不喜欢介入其中,但眼下却是迫在眉睫。送司马昭回国之后,嘉文想起傅蓟平研制的开花弹,不觉对傅蓟平的来历产生怀疑。傅蓟平自巴郡来成都,除了吊唁诸葛亮之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来向嘉文说明这背后的秘密。这ri,嘉文来到傅蓟平住处,向傅蓟平提起开花弹的事情。傅蓟平笑道:“其实,老夫与公子的来历是一样的……”“难道,傅先生也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我就是莲花岛人……”“莲花岛人?”嘉文听罢大为惊喜。“不过,大王与我不是同一时代的人。”“原来傅先生是比我更晚时代的人,难怪傅先生会懂得那么多我那个时代的东西……”嘉文问道:“傅先生难道没有想过回去吗?”傅蓟平摇了摇头,说道:“一来是不想再回去;二来也无法再回去……”嘉文失望地说道:“看来,我们真的要终老在这里了……”傅蓟平笑道:“大王不同。大王终究要回去……”嘉文奇道:“傅先生如何做出这样的推断?”“因为有人让我帮你……”“难道是傅先生的上司?”傅蓟平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她们的身份,似乎比我的时代还要晚上许多。”傅蓟见嘉文犹豫的表情,问道:“大王是否真的愿意回去?”“如果一年前,我真的很想回去,可现在,我有兄长、夫人,甚至还有穆儿……我真的不忍心将他们抛下。”傅蓟平道:“据我所知的历史,大王终究是要回去的。而且大王必须回去,因为大王ri后将是莲花岛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俗话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王所忧虑的问题,到时必然迎刃而解。”“不知先生可否透露一些细节?”“有些事情傅某不便相告,但请大王放心:有情人终成眷属。有些事往往意想不到的,大王切记傅某今ri这番话,一切顺其自然。之后的路,大王应当自己去走,这也是历史注定。”嘉文抱拳道:“多谢先生指点。”“对了,傅某此次来成都,还有一些事务向大王交代。”傅蓟平说着,拿出几张图纸,在案前摊开。傅蓟平指着第一张图纸道:“大王请看:这是最近完工的酒jing作坊。蒸馏后的酒液由生石灰脱水,同时被加热为蒸汽沿着这段管道重新凝结,就成为无水酒jing……”嘉文喜道:“这么说,从此以后,医治伤口就有医用酒jing可以用了?”傅蓟平微微一笑,拿出第二张图纸讲解道:“这是以胆矾为原料炼制硫酸的工艺图。胆矾加强热产生三氧化硫气体,溶于酸水当中即可得浓硫酸。羌地盛产胆矾,因此产量还算十分稳定。”傅蓟平又拿出第三张图纸讲解道:“大王请看:这是以浓硫酸与硝石制取硝酸的工艺图。以胆矾获得的硫酸在这里与硝石反应,可制取浓硝酸。”嘉文喜道:“原来,在古代制取硫酸竟可以如此简便。”傅蓟平笑道:“且听傅某为大王讲解这最后一张图纸。”傅蓟平摊开第四张图纸,对嘉文说道:“这是制取雷汞的装置,乃是用浓硫酸、浓硝酸和无水酒jing为原料。”嘉文这才恍然大悟:“傅先生制酒jing原来是做这种用途……”“有了雷汞做发火药,制作开花弹乃至子弹底火也就成为可能。”傅蓟平说罢,又叹了口气道:“可惜碍于条件所限,目前产量并不高。而且,由于这些药品毒xing极大,工坊之中已经有多名工匠中毒而死。尽管现在已有防护措施,但毕竟不如我们那个时代完善。”傅蓟平将图纸交给嘉文,随后说道:“傅某能力所限,能帮公子做的也就这些事了。至于炼制钢铁,目前只有炒钢一法尚且可用,但产出的钢铁始终不如我们那个时代,而且质量也不稳定。”嘉文道:“傅先生为嘉文所做的这些事,嘉文已经十分感激。”嘉文又向傅蓟平询问战舰一事,傅蓟平答道:“目前在建且接近完工的有一百零八炮战舰两艘、七十四炮战舰十艘。另有二十余艘艨艟战船已做改装,安装火炮可做支援。还有登陆艇数十艘已完工,可载兵马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