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缇回了大营,将她遇到司马懿的事情说与嘉文和诸葛亮等人,诸将听了不禁捧腹大笑。散帐之后,嘉文将几名女兵叫进账来对诸葛亮说道:“听说相父身体不佳,晚辈特地选了这几名擅长医理、烹饪、家务的女子服侍丞相。”诸葛亮笑道:“这……我这帐中留这些女娃恐有不便……”姜维对嘉文说道:“李兄此事莫要听丞相的,姜维替丞相谢李兄美意。”“伯约,你可真是大胆……”“既然丞相不肯,就请斩了属下!”诸葛亮叹道:“看来我是劝不动你们。既然这样,伯约你妥善给她们安置住处,莫让闲杂人等打搅。”竹缇一旁听见,急忙插嘴道:“大哥,我也想留下来照顾丞相。”嘉文训斥道:“胡闹!丞相军务繁忙,岂容你在身边打扰!”竹缇吐吐舌头,灰溜溜地要走。诸葛亮叫住她,对嘉文说道:“阿咪既然想呆,就陪在我身边也好给我解个闷。”“丞相万万不可!小妹她实在是不懂事……”诸葛亮道:“你可说错了。阿咪这孩子看上去调皮,实际上却懂事得很。我看她颇有天赋,倘若加以教导ri后必成大器。””既然这样,那就劳烦姜兄替我多多管教。”嘉文说着,回头对阿咪教训道:“听着!在这里不同在家,好好听相父教导。胆敢淘气,我可打你屁股!”一席话吓得阿咪躲到诸葛亮身后。就这样,竹缇留在诸葛亮身边,同时也承揽了给诸葛亮推车一职。再说嘉文早已将司马昭之事写成书信报与刘禅,刘禅得知马和就是司马昭倒也并不觉得惊讶。刘禅知司马昭受伤,便修书一封托人送到嘉文手中。嘉文看过信,知道刘禅的心意。两ri之后的清晨。一场大雾散去,魏军赫然发现大营对面用酒坛摆了个四方锋矢阵。竹缇带了一千人马散乱不堪地坐在阵后。这四方锋矢阵虽不常用,却是尽人皆知的阵势。卫兵慌忙擂鼓告jing,诸将急忙升帐待命。司马懿赶到大帐,卫兵报道:“禀元帅!蜀军于我军营前布下战阵。”“哦?蜀军统兵者何人?做何阵势?来了多少人马?”“报元帅,蜀军布下的乃是四方锋矢阵,为首大将乃是元帅前ri在山上所遇的那个黄毛小丫头。至于详细情形请恕属下实在无法形容。”“好了,下去吧。”司马懿领诸将登上了望台观看。见了对面的情形,武将们看得晕头转向,不知对方葫芦里买得什么药。司马懿道:“诸位将军可曾见过如此阵势呀?”一武将道:“回元帅,这四方锋矢阵我等虽然熟悉,然而今ri这架势却从未见过。”“元帅,末将倒是有些愚见。”“哦?说来听听?”“敌军在阵后故做懈怠状,定是引我军出击。末将以为这酒坛必是十分厉害之武器,敌军引我等入阵必定有埋伏。”司马懿忽然放声大笑:“好了,诸位不要再猜测了。随我出寨迎敌如何?”司马懿引诸将出寨,两军在酒坛阵前止住脚步。司马懿命大军退出一片空地,随后下马与竹缇在两军当中会面。竹缇见司马懿出寨道:“几ri不见,大叔别来无恙?”“哦,无恙!无恙!”司马懿拍拍竹缇的头:“小家伙,你来大叔这里做什么呀?”竹缇一拱手道:“家兄命我给司马昭大哥送来这一百坛美酒,请大叔代为笑纳。”“哦,那就替我儿谢谢你哥哥。”司马懿看看四周酒坛所布阵势,问道:“这阵是你布的?”“对呀!”“这阵势布得如此整齐。小家伙蛮厉害的嘛,将来一定有出息。”“谢大叔夸奖!”“只是大叔不明白,你为何偏偏要布这四方锋矢阵呀?”“四方锋矢阵看起来多漂亮呀?再说,如果我布下什么厉害阵势让大叔学去岂不坏事。”司马懿命人收下那一百坛酒回到营中。诸将道:“丞相,这酒万万喝不得呀,只恐敌军在酒中下药。”司马懿道:“那就打开看看。”小卒启开一坛,果然酒sè泛黄药味扑鼻。诸将言道:“蜀军果然下毒!”司马懿道:“诸位稍安勿燥,待老夫尝上一尝。”“元帅不可呀!”诸将急忙跪倒相劝。司马懿微笑不答,盛满一杯一饮而尽,随后赞道:“好酒!好酒!久闻南中有一种虎骨药酒治疗跌打损伤药效独特。今ri借吾儿的人情有幸一尝。”随后又说道:“诸葛亮和李嘉文都不是下毒害人之辈,何况即使真要下毒必定选用无sè无味之毒药,怎能像这样药味扑鼻。”诸葛亮连ri与姜维商讨上方谷设伏一事,竹缇整ri不声不响地立于一旁不敢多嘴。诸葛亮看出她似乎自有见解,这ri忽然将她叫到地图前问道:“我们连ri商议军务,想必你也知道个大概。大叔想听听你的见解。”“此等军务要事,阿咪不敢多言。”“说来无妨。”竹缇抓过一把棋子,先用黑棋按照纵横顺序排列成三行三列,又用白旗彼此交错排列成三行三列。诸葛亮大惑不解,问道:“此为何意?莫非你想出什么新奇阵法?”竹缇解释道:“回丞相,阿咪发觉丞相所布地雷均是纵横排列。然地雷的杀伤范围大致是个圆圈,就好比这圆圆的棋子。倘若纵横排列时而过密,时而不足。阿咪觉得应当如白棋这般交错排列,不但节省地雷,而且彼此紧密无间可教敌军片甲不留。”z诸葛亮拍手叫道:“说得好呀!阿咪!大叔果然没看走眼。”姜维笑道:“末将跟随丞相多年,能让丞相说好的,阿咪却是第一人。”次ri,竹缇推着四轮车送诸葛亮到上方谷山顶观察地形。诸葛亮见地雷已布置妥当,对姜维说道:“眼下一切就绪,就差引司马懿进谷了。”姜维道:“司马懿诡计多端,想引老贼上钩绝非易事。末将以为引司马老贼劫粮倒是一个妙记。只是丞相历来对粮草格外重视,就怕司马懿不肯上当?”诸葛亮瞧瞧身后推车的竹缇,问道:“阿咪呀,你觉得你姜大哥的计策如何呀?”竹缇说道:“姜大哥的计策甚好。我家乡有句话叫做‘打虎的死于虎口,打鱼的溺死水中……’,往往最擅长的地方却又是最吊以轻心的。那位司马大叔老jiān巨滑,想必明白这个道理。”诸葛亮笑道:“你们两个倒是和我想到一处。只是我军目前粮草吃紧,哪里能调来如此多的粮食。”竹缇忽然灵机一动说道:“丞相,阿咪有一妙计。”“说来听听。”竹缇悄悄将自己的计策说与诸葛亮,诸葛亮笑道:“此计甚好!”竹缇道:“其实这唱筹量沙之计不是阿咪所创,乃是哥哥家乡古时候一位叫做檀道济的将军所用。”魏军探子发觉蜀军大队木牛流马趁黑夜运送粮草到上方谷中,急忙报与司马懿。诸将纷纷献计道:“元帅何不偷袭蜀军粮草?”司马懿笑道:“那诸葛亮善谋之人岂能不防?”“元帅,其实不然。诸葛亮既知我等不敢贸然偷袭,势必疏于防范。”司马懿道:“诸葛亮也未尝不知这个道理,诸位不可轻举妄动。”司马懿派出细作至汉营打探详情。细作潜入附近,远远望见蜀军正在接收粮草。粮仓内堆满米粮,几名官员正一斗斗地量米,打开的米袋之中显露出大米。细作回报司马懿,司马懿问道:“你看清楚了?蜀军袋中的确是米?”“小的绝无半句虚言!袋中乃是白花花的大米。”司马懿正迟疑间,忽然有小卒报到:“报!大事不好!蜀军小股人马刚刚截了我们押运的粮草。”“敌军大将是谁?”“就是那个黄毛丫头呀!”左右将官禀道:“元帅,看来蜀军营中实为缺粮,适才细作恐怕中了敌人jiān计。幸好那黄毛丫头不听将令私自行动来劫我军粮草,不想却暴露了蜀军的实情。”司马懿放声大笑道:“诸葛亮啊诸葛亮!你聪明一世此番却瞒不过我。”他端坐帐中向诸将说道:“那黄毛丫头虽然顽皮,却也不至于私自出战。此番前来偷袭必是诸葛亮指使。诸葛亮是借此骗我军中缺粮,引我生疑不敢进攻,想不到而虞我乍此番被我识破。诸将听令!大败蜀军就在今ri。”司马懿传下将令,先命张虎引一万兵马佯攻上方谷。随即命郭淮一万兵马攻蜀军祁山大营。司马懿自领大军倾巢出动,只待蜀军去救祁山,一起杀出焚烧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