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随章侃第十五章江东(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在三国演义中,蜀魏两家是当然的主角,而东吴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虽然不能说不重要,但是比起蜀魏两家,就是一个大配角,尤其是在群雄割据的前期,几乎没什么戏份。不过,这也是当时的形势,中国在争霸上一直有个说法,就是逐鹿中原,虽然这中原更多的是政权的代名词,但是也一定程度上是地理名词,也就是说,在争霸的舞台上,北方是主角,南方是配角。而北方和南方的关系,南征北伐等等,已经有太多人说过了,(虽然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并非是南弱北强),但是在当时,中原的地位远非南方可比,所以东吴虽作为三国之一,但是在他的开国历程上,受到的关注最小。受到的关注小往往也意味着难度不大,而真实的情况也是如此,孙策入主江东,就如虎入羊群,几乎手到擒来,而假如孙策在北方与曹cāo袁绍刘备吕布群虎争夺中原,则便没那么轻松容易了。而江东的得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当时中原争霸处于最激烈的时刻。当时中原群雄争霸,袁绍曹cāo等人离的太远,又一直在征战之中,无暇顾及江东,等到曹cāo统一北方,江东已经被孙家经营多年了。而当时唯一离的近的中原大诸侯是袁术,(另一靠的近的便是刘表,只是刘表此时正介入张绣和曹cāo的对峙,何况要进入江东,还要过袁术一关)但是他的主战场也是在中原;但是,江东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为他的势力的继承者,毕竟孙家孙坚孙策都曾依附于他,而孙策得以统一江东的那几千兵马也是他给的,而袁术败后,其余众大都归附于孙策门下。所以说,孙策选择的江东,实在是选择了群雄的盲点,而且此时江东也不是铁板一块,当时为各路小的势力所分裂。这里随便说说江东的范围,江东一称由来已久,项羽在乌江自刎时有一句话就是称无颜见江东父老,之后江东父老就成了故乡百姓的代名词。但是在项羽时期,他说的江东就是指他的故乡现在江苏一带,而三国时期所说的江东也就是目前的江浙一带,在当时属于扬州。此地民风剽悍,早在chun秋时期便有吴越两强国,后来汉末项羽也是以江东子弟兵为根基灭了秦朝,其江东民风战力极强,地方豪强,一般的流匪盗贼,割据流窜势力众多,外加山越,几乎没有人可以全部控制江东,而其主要几个大的势力就是刘繇,严白虎,王朗。刘繇是朝廷所封的扬州刺史,因为此时扬州北部被袁术占据,刘繇只好跑到了曲阿,依靠张英樊能抵御袁术,这样的扬州刺史自然不能完全控制江东,当时的严白虎便是江东的本土势力,而王朗则和刘繇一样,也是朝廷委派的,当时任会稽太守。而孙策入主江东,也不是无的放失,孙家本来就是江东的一方豪强,孙坚少时便是以讨伐会稽的许昌立功得朝廷重用,ri后北上,依附于袁术争霸中原,所以说演义中孙策称江东为故土,说孙家在江东三世,这便是孙坚在江东早就打下了基础。而孙策年长后虽然归附于袁术之下,但是在送母回乡其间也倾心结交江淮的各路豪杰。当他征伐江东时,队伍ri益壮大,便是得益于他招募的江东本土豪强,这些人大都拥有自己的部曲,如东吴ri后的大将周瑜,与孙策会合便带有一支队伍,而且孙策也同时结交接纳如张昭等在江东有影响力的家族势力,所以当他正式与刘繇作战时,其队伍已经急剧壮大,远不是向袁术借的那几千兵马了,而当他击败刘繇后,又有更多原本观望的小势力加入,如董袭等人,此时严白虎和王朗,则是不足为患了。但是正如我们所言,三国时期的群雄争霸往往也就是家族势力的抗衡,孙策入主江东,最大的本力还是在于他自身的家族力量,参与征伐江东的除孙策外,是孙策的母舅吴景,还有从兄孙贲,再加上孙策到江东后请出的叔父孙静,正因为有这些家族人员的协助,孙策才能脱离袁术之下,掌控江东。三国史上除了刘备离曹cāo外,就属孙策离袁术这段影响最大了,袁术并非糊涂之人,他从孙坚那时起便用孙家为从属,要用其力,又不可放纵其自主,孙家自孙坚死后,便随袁术,而孙策年长后来袁术处也未尝不是想要回孙家这些子弟兵,但是袁术对孙策则是利用而不放纵,直到打江东才给了机会,(关于孙策送玉玺而得到袁术帮助,颇多人并不认同,我到是认为袁术当时北上南下屡屡受挫,北上不敌曹cāo,几番战败徐州又被刘备吕布得到,荆州被刘表压制,扬州也被刘繇所阻,所以才想让孙策试试。)而孙策一得到机会,便立刻壮大自己的势力,并借袁术称帝的机会du li,成就东吴ri后一业。所以说袁术放孙郎实在是对ri后三国的影响甚大的一件大事。孙策得到江东,但是和中原诸雄比起来,江东的小霸王实力还相差甚远,他目前还名义上依附袁术之下,需要找机会另找盟友,袁术在他看来,已经是昨ri黄花,灭亡是迟早的事,西边荆州刘表也是死仇。而且江东几个大势力虽然平息,但是江东民风剽悍,还是有许多不服孙策的小股势力作乱,还有各路盗贼和山越,都需要平定,此外孙策一路招降纳叛,有许多小势力加入,这些势力的平衡都需要时间来整理,江东,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真正的登上中原争霸的主战场,只是,孙策没想到的是,那一天对于他来说,永远不会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