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一百一十七章 蜀汉的最后一战(下)

作者:沉睡的天空 字数:4585 更新:2023-07-18 01:33:20

三国随章侃第一百一十七章蜀汉的最后一战(下)(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邓士载偷度yin平诸葛瞻战死绵竹)曹魏景元四年,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曹魏分三路大军攻打蜀汉,钟会一路主力十余万人入汉中后,分兵围住汉乐两城,又因蒋舒之降,破阳安关。其第一阶段作战已经基本完成,但是作为战役总体的目的:灭汉一事还未达到,于是钟会举大军向前,到剑阁,而汉军主力由姜维率领已经在此据险防守了。除钟会之外,曹魏另两路大军则没有钟会那般的好运,邓艾和诸葛绪率领的两路大军其目的主要为围困姜维军,令其不能回军防守。但是,姜维突破了包围圈,若不是蒋舒投降,阳安关失陷,姜维已经率军赶赴阳安关,那样的话,钟会主力也要受到影响,而虽然钟会夺取了阳安关,姜维的突围也使其可以回到剑阁防守。可以说,邓艾和诸葛绪两路大军的作战相对其目的是失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邓艾与诸葛绪面临着下一步的战略选择。原先的命令是邓艾与诸葛绪围困姜维,让其不能东归,并寻机歼灭。而此时战略态势发生了变化,姜维突围东归,而与钟会主力大军对峙,这时邓艾和诸葛绪一时找不到了对手。此时邓艾和诸葛绪有两种做法,一种便是按照原来的战略布置,继续进攻姜维,并可与钟会合军。另一种则是du li带军,以其他方式进攻蜀汉。诸葛绪选了前者,邓艾选了后者。第一种方式比较保守,与钟会合部攻打姜维,成功率就大了很多,而且姜维本就是其战略目标,如此做也不违背原先的布置,一旦成功,之前让姜维逃脱的罪过自可以抵消,便是失败,自有钟会友军一同承担。应该说,无论成败,功劳自然远不比上钟会,但是风险也小了许多。第二种方式比较冒险,失败的话可说死无葬身之地,便是没死,损兵折将,又加自作主张,不从号令等因素,回去也是罪无可赦,降职甚至死罪都是常事。但是一旦成功的话,则可说功劳比众人都大多了。而邓艾选择的目标更是将风险和功劳推到了顶峰。攻取成都:失败了身死,成功了便就是第一大功臣。这是一场疯狂的赌博,邓艾选择了赌博,他也邀请诸葛绪加入这场豪赌,诸葛绪则选择了保守。最后的结局到底是谁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呢?等到蜀汉战争结束时,似乎邓艾是正确的,他夺取成都,为第一功臣,进位太尉,增邑二万户,曹魏开国以来,无有功劳过其者,而诸葛绪则被钟会告了一状,获罪回都了。但是再过了几ri一看,邓艾与其子身死,还长期背着叛臣之名,而诸葛绪还是好好的活着,依然做着高官。世事的变迁我们先不说了,我们先把目光转移到蜀汉这边,在遭到了曹魏的进攻后,蜀汉还是做出了自己的反应,除了派军增援姜维之外,朝廷还送信给东吴这个盟友,希望其能做出援助。东吴也很快做出了回应:“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寿chun,将军留平别诣施绩於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皆救蜀。”这是老套路了,三国时期,蜀汉和东吴一方受到进攻或是进攻曹魏,另一方便会协同出兵牵制,这次东吴发兵曹魏必然要作出反应,大军多在西方,若是被东吴乘虚在东部搞出什么事来,可就得不偿失了。曹魏希望西部战事速战速决,而后勤补给也希望战事能速战速决,虽然曹魏夺取大片土地,但是战线拉的越来越长,后勤补给也越来越困难。虽然得阳安关粮草,但是拖延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钟会想从速攻破剑阁,可是姜维据险防守,就是打不下来,时间一长,魏军已心生退意。就是此时,邓艾那一路大军传来了好消息。之前在谈到隆中对时,曾经说过分兵多路进攻的问题,对于该一路进攻还是多路进攻实在很难说出好坏,不过司马家率领的两次进攻蜀汉和东吴两战却都是多路进军胜利,而且邓艾这路偏师还立下了头功。(偏师立功。许多战役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这或许是因为战役的焦点集中在主力上,不断的为之加筹码,想一举定江山,反而让偏军得了便宜的关系吧,不过这也要看进攻一方的实力和偏师领军人物之魄力了。)我们继续说邓艾这路,邓艾邀请诸葛绪合军由yin平道进攻,被诸葛绪拒绝,这自然是有原因的,因为这条路实在太难走了,根本不是军队可以用来进军的路。由此进军,很可能走到一半粮草用尽不得不退兵,损兵折将,甚至全军覆灭的可能,这样的风险太大了。当然,要不是这样的路太难走。蜀汉也不会对这路放松jing惕了。(其实诸葛绪真的加入邓艾的计划反而成功可能xing小了,人多了,粮食补给也更加困难,而且两军想法不一,很容易分裂。)不管怎么说,邓艾率军走了这条路,冒了很大的风险,失败了命就没了,而yin平道果然难走。三国志中记载:“艾自yin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从这段记载中可知邓艾此路的难行,即便在现代工具的帮助下,要在西部群山中开辟道路也是难事,更不用说当时了,尤其是粮食补给的问题,最为可怕。此时邓艾做了一件让我长期以来都莫名其妙的事。“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一般这句话都解释为邓艾用毛毯包裹自己,滚到山下。起初想想有可能,但是仔细一想也不太可能啊?假如是悬崖这样成九十度的,那不用说了,别说毛毯,就连用气垫包裹也肯定死。用毛毯包裹自己,再滚下去,应该是坡度尚可的山地,但是这样的山地也用不着滚吧,后面就记载“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那说明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下去,其实就算悬崖也该是用绳子绑住放下去而不是滚下去吧。邓艾这样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手脚没力,只好用滚的,当然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邓艾长期征战,虽然年老,但是也从未记载他老成这样了,何况也完全可以用绳子绑住放下去。另一种就是邓艾这样做更是为了表达决心。尤其结合上文处“粮运将匮,频於危殆”,紧接着就是“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可见是邓艾为了坚定将士之心,以身作则,才如此做的。邓艾经过长期艰苦的跋涉,终于到了江油,但是此时的魏军处境应该不会很好,根据前面的记载,马匹是不太可能有了,大型工具也不太可能带来太多,应该只有随身兵器和部分干粮,可以说是疲军,要是蜀汉此时坚壁清野,那邓艾军得不到粮草补给,就会全军覆灭。而此时蜀汉江油守将马邈的投降,使得邓艾军获得了及时的补给,休息和器械,更为邓艾军的下一步行动指明了方向。应该说,蜀汉对于战事的发展完全没有料到,虽然阳安关失陷实在出人意料,但是姜维回师,坚守剑阁,魏军不能进,让蜀汉上下安心了许多,在内部基本上没做太多的jing惕,安南将军霍弋提出到成都增援的要求也未被许可,因为当时蜀汉完全没有想到事态会进展到那一步,于是,等到邓艾军来到时,蜀汉此时只有调遣所有的军队,令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领,迎战邓艾。尽管汉军此前已经多路增援前线,但是考虑到一般朝廷多有后备,外加存亡之际,蜀汉此次能迎战邓艾的军队不会很强,但是也不至于很弱。可此次领军人物却大有问题。这次领军的人物是谁呢?卫将军诸葛瞻,诸葛亮长子,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倒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自然,是说他们的父辈和祖辈,这其中,张遵黄崇不用说了,他们不是领军者,真正的领军之人为诸葛瞻。诸葛亮的才能不用说了,但是诸葛瞻嘛,陈寿对其颇有微词,据说是因为受到诸葛瞻责罚的关系,记载中也未说诸葛瞻才能如何,虽然有说他工书画,强识念,才思敏捷,但是政绩不知,只是当时蜀汉人因为他父亲的关系,对他的评价不错。诸葛瞻在当时已经做到了行都护卫将军。不管诸葛瞻才能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没怎么打过仗,蜀汉虽小,但是战事频繁,不说姜维的北面,南面也有战事,但是在之前的记载中,没有看到有诸葛瞻指挥或者参与任何一次战役的记载,从官位变迁看,应该都在成都就职。这点之上诸葛瞻还与诸葛亮蒋琬费祎不同,他们虽然以文吏见长,但是一个个都是长期经历战事的,诸葛亮不用说,不说后期,就说前期,他也是领军增援过入蜀一战的,蒋琬长期负责后勤,费祎更是在前方跟随诸葛亮,他们对带兵都有经验,而且他们都是经历过战事,一步步由底层升迁上来。而诸葛瞻不同,不管他才能如何,他的升迁多得以父辈,而且多没有经历战事考验,甚至在后方负责后勤的经验也少。(也并非这些功臣子嗣就无能,很多人还是有才能的,如霍戈,但是之前没有经验,一开始就要打这种存亡之战也太难为了点,假如诸葛亮从诸葛谨那里过继来的儿子诸葛乔活着就好多了,他到是有过带兵的经验,尽管只是负责后勤运输而已。)然而,当时那些能战之辈如张翼廖化跟姜维在前线防御,如霍戈在南方还没回来,这样的情况下,也只有叫诸葛瞻上阵了。正是叫“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廖化不在了,就上诸葛瞻”。诸葛瞻的行军果然出了问题,邓艾军最大的弱点就是后勤补给,而蜀汉军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据险自守,这就好象姜维北伐时一样,只是局势倒过来,当时曹魏遇到不利局面,就据险自守,等姜维粮尽,而现在诸葛瞻也只要据险自守,那邓艾粮尽,大军就覆灭了,黄崇便劝说诸葛瞻如此。可是,诸葛瞻思虑很多,也没有如此做,不单如此,还在邓艾的战书诱使之下,与邓艾列阵大战。当年司马懿无论诸葛亮怎么挑拨,就是不肯出战,而曹魏军在姜维北伐时,也采取这种龟缩战术,诸葛亮姜维一点办法也没。可是诸葛瞻一受挑拨,就要和邓艾决战,正中邓艾下怀,这就是一种没有经验的表现。(当然,邓艾那书也做的巧妙,说什么表诸葛瞻琅邪王,在当时蒋舒马邈投降的背景之下,诸葛瞻不做点表示确实会引起刘禅疑心,不过这完全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决战未免也太过了。)邓艾率领的乃是百战jing兵,但是决战开始,居然被诸葛瞻率领的军队击退,在邓艾威逼之下,终于击败汉军。诸葛瞻,黄崇,张遵,诸葛瞻之子诸葛尚都战死。(蜀汉其实和其他两国一样,对功臣子嗣颇为优待,但是蜀汉第二代在此时还未完全接班,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有年纪的关系,比如诸葛亮和关羽张飞三家,诸葛瞻生的就晚,关羽张飞两家长子都早夭,关羽尤其,关平战死,关兴和关兴长子关统都死的很早。当然也有一些如蒋斌霍戈傅佥这样的人物,已经得到了重用,身处重职。可是这些有阅历有经验的人物都在外地回不来了。只好由诸葛瞻等人上阵。)诸葛瞻统领的是成都几乎全部的军队,他的战败,则意味着成都已经成为空城,从当时的记录便可以看出,群臣或者支持入吴,或者支持入南,但是并没有说依城防守的。便是刘谌,也只是提出背城一战,以死社稷,也未认为可以依城死战。可以说,当时局势很是头疼,当年刘璋在成都,成都有兵,但是外围基本被扫除了。而此时的刘禅面临相反的局面,成都没兵,外围倒是有兵,姜维自有数万大军,各郡县也在守御,南面东面也在蜀汉控制之中。邓艾偏偏就从中路来了一个中间开花。确实,以当时的局势来说,诸葛瞻兵败,成都是很难保住,唯一的希望就是姜维回军,姜维回军倒是可以期待,但是邓艾被灭,钟会大军还在其后,这路大军比邓艾还要危险,这一来,成都到头来还是保不住。在成都建立的政权在历史上命运往往都是如此,一定要守住外围,一旦被兵临城下,基本上就失败了,以蜀汉来说,其军心民心都向汉。一旦兵临成都,则只能束手就擒。蜀汉之亡,倒并非他的朝政**,刘禅明君算不上,昏君也不是,也并非他不得民心军心,蜀汉之民,军,臣多向汉者。蜀汉的灭亡,更大的因素还是实力的强弱和军事布置的失误。国家的兴亡,国与国的对抗,关键是实力,蜀汉的先天不足导致了他的失败。蜀已亡,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灭亡蜀汉的两大功臣,各怀其志,一场勾心斗角就要开始,而亡国的忠臣,在一边试图力挽狂澜,再做最后一把努力,即便用自己的xing命做赌注。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3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