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说法说,张皇后在城破之后,被李自成的义军杀死,这一说法来自王源的《居业堂集》中的记载。书中称:“河南尉氏人王大本为义军将领,攻克北京后王与其他四人共同俘获了懿安皇后,有人对皇后不逊,王大本大怒:这是一代国母,怎能胡来?当即抽刀将皇后杀死,使其虽死却未受辱。此外,还有说法认为,张皇后没有投降义军,而是化妆逃出了北京城。据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计六奇《明季北略》、谈迁《国榷》等书记载。崇祯帝在义军攻破京城之际,派人到张皇后的住所,劝她自裁。但张皇后没有这么做。而是趁着宫中大乱之机,用一件破衣服蒙了头,逃入了成国公府。据说后来还有人见过从宫中逃出来的张皇后。这些说法哪些才是真实的呢?我认为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张皇后的个性,她最大的可能就是自尽了。据贺宿《懿安事略》记载,起义军攻入京城后,“宫中鼎沸,后闻变自缢”。在周同谷《霜猿集》中也记载说“西安张孟坚从贼入宫,亲见后死,曾为予言之。”此外,在官方正史《明史》、《清史稿》等书中也认为张皇后是在城破之际自缢身亡,并且记载了清朝入城之后,将其合葬于熹宗德陵的经过。不过这也是猜测。也许只有等到日后考古发掘熹宗德陵的那一天,这个历史谜案才能有一个最终的定论。王振(?――1449),明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人,一说北直隶宣府(今河北宣化)人。永乐时入宫为宦官。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后为皇太子的教师。宣宗病死,英宗即位,改元正统。这时,英宗年仅9岁,不能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太皇太后张氏英宗到祖母垂帘听政。张太后虽然秉政,并不处理国家政务,而是把国家一切政务交给内阁大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处理,这也是明朝的一个好传统,只有明朝没有太后专权外戚乱政的事。英宗即位后,王振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太监。这是明朝宦官专权之始。司礼监是明代宫廷里24个宦官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总管宫中宦官事务,提督东厂等特务机构,替皇帝掌管内外一切章奏和文件,代传皇帝谕旨等,由于此职事关机要,历来都由皇帝心腹宦官担任。后来,随着“票拟”制度的形成,皇帝最后的裁决意见,要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笔批写在奏章上,称为“批红”。奏章经过“批红“以后,再交内阁撰拟诏谕颁发。宦官掌握了”批红“大权,实际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那个时候,英宗对王振的所作所为全部赞同。英宗总是称王振为先生不称他的名字,王振实际上就是太上宰相和太上皇帝。王振利用手中权力,一面结党营私,大力提拔那些溜须拍马、谄媚逢迎之徒;一面大打出手,残酷地镇压那些反对自己专权和对自己不恭不敬之人。王振则遍受贿赂,又大肆贪污,家中财富越来越多。后来王振败绩,籍没其家产时,仅金银就有60余库,玉盘100多个,珊瑚树高六七尺者20余株,其它珍玩则不计其数,足见其贪污受贿的程度。在中国帝王史上,宦官专权误国的历史几乎涵盖了整个帝王史的漫长历程,基本没有或者很少有这种情况的朝代只有两个,而且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就是元朝和清朝。元朝因为对汉族的文化吸收很少,宫中大多使用功臣贵族子弟侍卫,宦官数量很少,地位更是卑微,所以元朝基本没有宦官之祸。而清朝离明朝太近了,明朝宦官祸国害民直接导致了明朝的败亡,给清朝的教训也是太深刻了。加上清朝皇帝几乎没有太昏庸的,至不济也是中等的君主,而对宦官的管理可以说是最严格的。只有慈禧太后用了几个得宠的宦官如安德海、李莲英等,也不过是窃取些威势,聚敛些金银而已,对国家政务却不敢染指。史学家称明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他本来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先生,却自阉进宫,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开始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揭开了太监帝国的序幕。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根本不知作战为何物的他,怂恿皇帝亲征来犯的瓦刺人,结果是皇帝做了俘虏,自己搭上了性命。王振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县人,略通经书,后来又做了教官,但是中举人、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于是他便自阉入宫。史称王振"狡黠"、善于伺察人意。其实这也是一切奸佞宦官取得昏庸帝王信任的先决条件。大臣立身于朝,受明主赏识,靠的是才能和机遇,而无耻小人就只能靠"狡黠"二字了。王振入宫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欢他,便任他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大抵昏君与奸佞之间都有一种很难言说的"缘分",并不单纯是手段的问题。英主和贤臣有时也会这样。比如唐太宗善于纳谏,却也只愿意听魏征的,别人向他进谏,他一样要发火,还得魏征出来解围。王振也是一样,当时宫中也有很多宦官,论奸佞、论狡黠他也未必便是超群的,如宣宗宠爱太监金英等人,王振并没能夺去金英在宣宗心目中的地位。而他一遇到英宗,便如鱼得到水一样,谁也离不开谁了。英宗即位后,很自然要重用自己喜爱的人,王振便越过原司礼太监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权力最大的司礼太监。司礼监是明代宫廷里24个宦官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它总管宫中宦官事务,提督东厂等特务机构,替皇帝掌管内外一切章奏和文件,代传皇帝谕旨等,由于此职事关机要,历来都由皇帝心腹宦官担任。后来,随着"票拟"制度的形成,皇帝最后的裁决意见,要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笔批写在奏章上,称为"批红"。奏章经过"批红"以后,再交内阁撰拟诏谕颁发。宦官掌握了"批红"大权,实际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这些宦官成天在皇帝旁边,善于察言观色以迎合皇帝,又常常利用皇帝深居简出、和外廷官接触少的弱点,欺上瞒下,假传谕旨或歪曲篡改谕旨,以售其奸。英宗把这样一个重要官职交给王振,为他日后擅权开辟了道路。王振曾经诱导英宗以重典治御臣下,他自己更是如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是他的不二法门。谁若顺从和巴结他,就会立即得到提拔和晋升;谁若违背了他,立即受到处罚和贬黜。一时间,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一些官僚见到王振权势日重,纷纷前来巴结贿赂,以求高升。有位工部郎中,名叫王?,最会阿谀逢迎。一天,王振问王?说:"王侍郎你为什么没有胡子?"王?无耻地回答说:"老爷你没有胡子,儿子我怎么敢有。"一句话说得王振心里甜滋滋的,立即提拔他为工部侍郎。徐希和王文亦因善于谄媚,被王振提拔为兵部尚书和都御使。王振还把他的两个侄子王山和王林提拔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又把死心塌地依附于自己的心腹马顺、郭敬、陈官、唐童等,安插在各个重要部门。福建有位参政宋彰将贪污的数以万计的官银送给王振,立即被提拔为布政使。这样,从中央到地方迅速形成了一个以王振为核心的朋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