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cāo赶跑袁尚、斩杀袁谭,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冀州全境,从此开始涉足黄河以北。曹cāo在对待袁谭残部的态度上,与对袁尚那次大不相同,收起了温文尔雅的心肠换上了狰狞的面孔,开始了大清洗。袁谭的得力干将郭图被杀,《后汉书》对郭图的被杀一笔带过,没有详细介绍,也没有交待曹cāo对他是否有过与对审配、沮授一样的一番辅以武力威胁的劝降,大概曹cāo对他也不感兴趣,没打算将他收为己用。袁谭的妻女可不像甄氏那样幸运,她们根本没有攀高枝的机会,直接被押往刑场,尽数处决。还是在这一年,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的正月,袁熙手下的大将焦触、张南反叛,响应曹cāo,举兵攻打故安。这时的袁尚因为被大哥袁谭打败,只好来投奔二哥袁熙,现在正与袁熙在一起。哥俩一看叛军声势浩大,根本打不过,只好弃城而走,逃往辽西投“幽州刺史”乌桓触去了。顺便说一句,这个“幽州刺史”是乌桓触自封的,属于没有朝廷序列号的盗版。乌桓是当时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也是一直以来让汉朝zhong yāngzhèng fu十分头疼的边境不安定因素,本书《曹cāo》一章对汉朝时乌桓的兴衰以及卷入曹、袁之争的原委都有详细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这里就不赘述了。前文曾提到袁绍自己制定的争夺天下的大致方针:“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这里的“兼戎狄之众”指的就是团结、联合北方的少数民族,其中就包括能征善战的乌桓。尽管袁绍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这些少数民族为自己打天下,但实事求是地说,他的民族政策在客观上制定得很正确,执行得也很到位,所以在袁绍主政时期,他确确实实得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认可、支持和拥护,也因此,袁熙、袁尚才会在走投无路时逃往乌桓。当然,在这些对袁绍臣服的少数民族中,有的人是真心实意地拥护他,有的人则是迫于袁绍强大的实力不得不如此。前者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忠实的朋友,后者则仅在袁绍强大时可以结盟,一旦袁绍被击败,强大一时的势力土崩瓦解,这些人也就不再是朋友了。袁熙、袁尚很不幸,这回他们投奔的乌桓触就是后一种人。乌桓触此时已经决定“背袁向曹”了,他带领手下大小官员,“陈兵数万”,杀马为誓,大家一起宣誓背叛袁氏投降曹cāo。为什么要“陈兵数万”?看来有点强迫的xing质,因为袁绍经营河北这么多年,在少数民族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和号召力,乌桓触担心此时“背袁向曹”会有人站出来反对。乌桓触带头第一个盟誓,然后各级官员按顺序一个一个来。这当中可能也有不愿意这样做的,可是在重压之下也不得不违心地盟誓。只有别驾韩珩说出了心里话,他说,我们受袁氏父子厚恩,现在袁氏败了,我们不能相救就已经很对不起人家了,现在要“背袁向曹”,说啥也不能干!此言一出,举座皆惊。还好乌桓触也没难为他,可是也没听他的。该起义起义,该盟誓盟誓,一点不耽误。虽然韩珩没能阻止乌桓触,但从他的表现上至少可以看出袁绍在少数民族问题上下的功夫。韩珩当时的官职是“别驾”,“别驾”本意是指领导出行时,座车旁边的那个位置,也就是副驾驶,后来引申为官职。由此可见这是一个与领导关系密切的职位,也是一个重要官职,项飞把它理解为省一级zhèng fu的秘书长。袁绍能把工作做到“别驾”这一级别,可见他对统战工作多么重视,下了多大功夫。当然,韩珩能在这种时候为袁氏父子说话也与他的为人有关。从《先贤行状》的记载看,韩珩确实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字子配,代郡人,“清粹有雅量”。曹cāo听说这件事后,对他也很尊敬,乌桓触投降后,曹cāo多次招韩珩出来做官,都被他拒绝了。袁熙、袁尚见这里不欢迎他们,只好继续跑路,这回他们去投奔辽西乌桓的另一个首领——蹋顿。蹋顿可是当时乌桓的实权人物,也是袁氏家族的真朋友,他明知收留袁熙、袁尚可能会招致曹cāo的报复,可还是决定收留他们。《三国志》说曹cāo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实力大增,“天下莫敌”,此次河北之行,更是兵锋所指无不披靡,就连纵横冀州多年的黑山黄巾军首领张燕也率众来降,曹cāo大喜之下封他为列侯。可是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或是感恩袁绍、为他报仇,或是本来就看不惯曹cāo,纷纷起来与曹军作对。曹cāo既然大老远来了,就不能坐视不理,于是打起jing神逐个对付,能招降的招降,不能招降的就开打。这番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很有成效,曹cāo逐渐平定了黄河以北。就在曹cāo忙于北方事务的时候,袁绍的外甥、并州刺史高干反叛了。他抓了曹cāo派来的上党太守,据守壶关口,“以州叛”。高干为什么反叛,史料没有记载,但个人感觉可能是受了袁谭被杀的刺激。当初高干投降曹cāo时,袁谭正与曹cāo结盟,既然袁绍的儿子都能成为曹cāo的盟友,他这个袁绍的外甥应该也没问题。可是没多久曹cāo就与袁谭翻脸,袁谭随即兵败被杀,这让高干大受刺激,从而也开始怀疑曹cāo对待降将,尤其是他这样的袁绍近亲的态度。于是他决定趁曹cāo在北方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反水。其实当初高干投降曹cāo也是为形势所迫,不是真心臣服,这一点曹cāo也很清楚。虽然曹cāo仍然任命他为并州刺史,但这只是收买人心的权宜之计,曹cāo对他并不放心。这回正好可以借机一并收拾掉,一劳永逸,永绝后患。不过高干选的这个时机太好了,曹cāo实在抽不出身,只好派乐进、李典带兵前往讨伐。双方一接战高干就败了,他干脆退守壶关口,说啥也不出战了。乐进、李典一通猛攻,但高干依险据守,负隅顽抗,这哥俩费了好大劲,始终也没能攻下来。转眼到了第二年,建安十一年正月曹cāo同志终于腾出手来了,于是他亲统大军转战千里来讨伐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