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一个文明落后的纯粹洪荒生灵进入轮回的话,说不定真的只能随波浮沉的去『摸』索着生活,但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即使轮回千世也免不了将他会的、懂的带出来。现代社会却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不敢说精通,最起码见多识广,什么都懂一些,故而,无论见识上还是知识、思想都远超这些占据历史最长时间的古代。所以,想让一个现代灵魂穿越后,安分守己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现代灵魂穿越后,总会不自觉的去扇动蝴蝶的翅膀,带动整个社会的变化。只要开始,就没有办法停留下来,最终,历史会朝一个未知的道路走去。天道的力量总是让人敬畏。他的准备已经够充分了,但却不知不觉间让天道带到了未知领域,体会了百世轮回才得以渡过此劫。渡过去,意味着他正式获得天道下准圣道果。还好,他在最后一世的时候已经总结过了,不用再去总结了,翻看了道册的记录,一年两篇,简短、平淡就是这本道册记录东西的特点。认认真真的经过了百次轮回,他早已不是年轻心态了。回顾他来到洪荒后的种种作为,却免不了一个年轻气盛的评价。百世时间的累计不仅远远超过了在洪荒之中的数千年,而且,大多是以凡人的身份度过的,一分一秒一时一日,过得比之洪荒要认真的多。因此,对其心态的影响也是极其深刻的。检视了自己的两个三尸,看来此次渡劫他们获得好处也不少,吞噬了不少天劫的力量,两个三尸的体内都已经结出了三十六颗金丹。胡徒这才折叠了空间,来到了距离梅山有一些距离的空间障壁比较稳定的地方。凡名山大川之处,就是洪荒镇压地脉之处,空间以及法则都不够稳定。这是他总结的一个结论。其实,在洪荒之中,法则紊『乱』之处非常多。天道不完善才是根源。他曾对自己发誓,要在梅山布道三百年,但因为渡劫之故,却已经浪费了五十多年时间,不过此时的胡徒,内心波澜不惊。回到思过观,就准备继续先前没有完成的工作。思过观的执事给他留下了妖族天庭成立大典的邀请函,妖族请他务必参加。他才想到了此事。他渡的是轮回天劫,回到洪荒后,仿佛和洪荒的时间有了断层一般,此邀请函倒来的巧,帮他回到正常的时间轨道上了。现在的洪荒也逐渐开始使用他在辨物册中使用过的历法了。妖族的邀请函中确切时间是道历4900年元旦之时。元者,一元初始,道祖讲道第一天,就是洪荒生灵闻道的第一天,谓之一元初始日。旦者,黎明时分。元旦者,道祖讲道第一天的黎明时分。现在是道历4863年,距妖族天庭成立大典还有三十七年。准备了准备给妖族的礼物、巫族的礼物、三清的见面礼之后,胡徒才吩咐执事,不要宣布他回来过的消息,等他参加完妖族天庭成立大典之后再说。他现在准备离开,是有一件事顺便完成,在路上要耗些时间。在他渡劫前梳理地脉时就曾发现经过他梳理过的地脉,其上陆地的强度明显增强。巫妖大战他可以阻止一次,却阻不了一世。因此,巫妖大战难免,洪荒随时都有破碎的可能。那么到底怎样才能阻止此次浩劫,而且还不引人注目,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呢?只有稳固洪荒大陆的地脉了。他自来到洪荒,最担心的不是自己会不会陨落的问题,而是洪荒最终免不了破碎的问题。他所有的工作几乎都围绕着这个目标在进行。进行过程中,发现了鸿钧的惊天筹谋,才又多了一个更长久的目标。从他初次进入巫族,就提出了守护洪荒的概念,然后开启了巫族的大发展及洪荒的大开发进程。他至妖族,就用文字,巧妙的将妖族也拉上了保护洪荒的队列,然后开启了洪荒生灵的文明进程。他蛊『惑』巫族联合三清及众大罗祭天,是为了防止大罗争斗破坏洪荒。他游说巫妖,是怕巫妖在现阶段他的准备不到位的情况下开始争斗,破坏了他的所有布局,包含对付鸿钧的基层运动在内。但这些措施他总觉得仍不够保险,在梳理梅山区域的地脉时,他恍然大悟。为什么这方世界如此脆弱?肯定是地脉出了问题。盘古开天,根本没有机会去梳理地脉。试想,盘古神通无敌,其开天斧技波及之处即是天地开辟之处,而盘古的身体虽然大,但离他开辟的天地之大小却算不上大了。所以,他身殒后,只有他身化之处地脉受其身体约束,得以成为系统。其他地方呢?用支离破碎形容恐怕一点也不为过吧。于是乎,巫妖大战在支离破碎的洪荒地脉上施加了并不算大的力量,加上盘古天柱的倒塌,洪荒破碎了。就像在梅山一样,看似稳固的结构,他只是用了一个空间折叠技能,山就塌了。不是他的技能变态,而是洪荒形成以来,地脉走势混『乱』,各成体系。而体系与体系之间却没有什么联系,全靠盘古残躯镇压才没有出现大问题。一旦盘古残躯哪怕是暂时失去作用,恐怕洪荒破碎都在所难免。所以,胡徒有了梳理整个洪荒地脉的想法。这可是个大想法。他不知道能不能完成。但来自现代的他知道,万事怕不做。不做肯定没有成功的可能,而做了,未必成功,但也可能成功。就犹如“救赎”中所说:“智慧无限、自由无限、希望无限。”他的第一步就是要绘制整个洪荒的地图。而洪荒地图的最中心就在不周山区域,天庭恰恰就在不周山顶。所以,顺便考察不周山地脉,同时参加妖族天庭成立大典,一举双得,何乐而不为?不周山乃万山之祖,万水之源。除盘古身化之处,生灵遍布。其他各处一片荒芜。经过巫族的调理,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有了福地气象,但因不是盘古躯体所化,故地脉不畅,后力不足。盘古在混沌时,举起巨斧,开天辟地。斧之气息所至,天地即开。因此,天地的边缘远大于盘古的身躯。各地方地水风火演化陆地、山川、草木、生灵均有不同。有的山地,无任何生灵,只有水源。有的地方多毒虫蝮蛇。有的地方一片汪洋,不知深浅。有的地方沙土飞扬,万万里无定点生灵之气息。有的地方电闪雷鸣,虚空一片。很显然,此方天地支离破碎,别说有巫妖大战,就是没有,也好似随时要碎裂一般。这就是胡徒不断游历时验证自己想法的实证。盘古身殒之地尚好,居洪荒之中,其经脉连为一体,镇压着整个洪荒地脉,使之不断。然盘古斧所开区域,像是各个独立一般,若连若断,殊为可怕。天地之间且只有盘古一臂来支撑,身已倒下。这一臂就是盘古天柱不周山。在胡徒原本的认识中,不周山乃盘古身躯所化,经过仔细的观察,胡徒推翻了这个认识,那只是盘古的一只手臂而已。盘古的身躯倒向是扭曲的。其头部化为了北方大陆山脉及河流湖泊,尤其是大脑部位,化为了一个巨大的湖泊,非常纯净,为小北海。其身躯从北方绵延至中南部后向东方倒去。其**化为了东海,并与开天所开之“水”融合成为了东、南、西、北之四海,包围了中央大陆。四海之外仍有陆地,却已为化外之地。所谓化外之地,就是盘古身化之外的天地。南方多瘟,多毒水,多沼泽,多毒虫,是因为盘古倒下的姿势,使其肛部流出了盘古体内污浊之气,多泄往了南方。西部虽然在西海包围之内,然盘古的身躯不至,故也为不『毛』之地。盘古一排排的肋骨与开天所获之“地”相融,均化为了不同的山系,姿态各异,山峰迭起。盘古的心脏所处位置形成了一个血海,血『色』冲天,浊浪排空。盘古的口部唾腺部位形成了祖河和祖江,为黄河长江,将中西部分割而开。黄河从盘古内侧流出,长江从盘古背侧流出。从盘古天柱开始,向北是颈椎直至头骨散落所化的各种山脉,共分为了三组,分布均由南到北为:单狐山、求如山、带山、谯明山、涿光山、虢(音:guo)山、丹熏山、石者山、边春山、蔓联山、单张山、灌题山、潘侯山、小咸山、大咸山、敦薨山、少咸山、狱法山、北丘山、浑夕山、北单山、熊差山、北鲜山、?山等为一组有南到北连续的山脉,绵延亿万里。南至盘古天柱所在的大陆中央巴山山脉,北至小北海而止。此山脉群为北方中部主山脉,黄河就蜿蜒流于这些山脉。山脉各种河水均注入黄河。管涔山、少阳山、县雍山、孤岐山、白沙山、尔是山、狂山、诸馀山、敦头山、钩吾山、北嚣山、梁渠山、姑灌山、湖灌山、洹山、敦题山等为一组连续的山脉,这一组山脉是汾河的发源地,还有流沙河、涔水河、旄水河、浮水河、鲔水河等,敦题山已经绵延到达了北海。南至盘古天柱所在的大陆中央巴山偏西支脉秦陵山脉,北至北海。此组山脉靠向西部,与中部山脉交汇平行,其中之水部分汇入汾河,一起注入了黄河。部分河水流入盘古背部,再绵延万万里,徐徐融入了长江。这一组山脉基本都是荒山,连草木都无。太行山、龙侯山、马成山、咸山、天池山、阳山、贲闻山、王屋山、教山、景山、孟门山、平山、京山、虫尾山、彭囱比山、小侯山、泰头山、谒戾山、沮洳山、神?山、发鸠山、少山、锡山、景山、题首之山、肃山、松山、敦与山、柘山、维龙山、白马山、空桑山、泰戏山、石山、童戎山、高是山、陆山、沂山、燕山、饶山、乾山、伦山、碣石山、雁门山、帝都山、毋逢山等为一组连续的山脉。此一组山脉南至盘古天柱所在的大陆中央巴山偏东支脉,北至渤海。这一组山脉沿海边蜿蜒盘旋,或支脉伸至中部山脉,与其连为一体,或尾脉直入大海,或有水穿越开来直入海域,或有水汇入黄河绕行万万里再入大海,或山与泽连,或水成盘蛇蜿蜒绕行。北方地域基本上就是这些山脉、河水、深川、大泽组成。在他绘成北方区域的地图时,天庭的成立大典时间也到了,胡徒一个空间折叠就来到了不周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