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修在巫妖的天庭祭天仪式结束后,心事重重的纷纷离开,包括三清。在洪荒的各个角落,都开始流传此次大典的盛况。“诸位道友,可听说巫妖在天庭联手瓜分天地的消息?”在洪荒的一个角落,一个道装打扮的修士给另外四个说道。“可惜贫道没有资格参加,据闻盛况空前,功德如雨,遗憾呀!”另一名面『露』遗憾的『插』嘴说道。“有何遗憾之处?所谓盛极而衰!总有一天两族相争,吾等有好戏看了!”第三名不以为然反驳说。“恩,巫妖势大,据闻连盘古都搬出来了,这天下谁人能敌?没想到巫族竟有如此强大的实力,走眼了,走眼了!”第四名不知道恩的是谁的论点,倒像是转换话题者。“巫族人口稀少,倒不足为惧,吾等不得罪巫族就是。可妖族遍及天下,这不是让吾等寸步难行吗?头上多了一座大山呀!”最后一名也摆出了自己的观点。“难不成小猫小狗的事情,妖族也要管上一管?”先前第一个说话的道士不同意的反问。“哦,那道友说说,吾等是不是纵天者?”“吾等不是妖族!他妖族还管不着!”“妖族可是要管纵天者的,号称“妖主纵天”,连天道都认可了。吾等不认又有何用?”“吾等是不是也成立一个散仙联盟之类的,好与巫妖对抗对抗呀?”“笑话,吾等实力仅为大罗,连准圣都算不上,即使联盟起来又有何用?说不定,正好被巫妖当成靶子,一下子全都给灭了。实力,实力才是吾等最主要的依仗。所以,安心修炼吧。什么时候到了准圣,什么时候再说跳出管制的事情。”“那要到什么时候?据闻在场有三千大能,大半是准圣,都没对巫妖的祭天放个屁,默认了巫妖天地主角的身份,吾等就是到了准圣又能如何?还不是得绕着走?”“巫妖厉害呀,祭天的头一个仪式就是演武。巫族弄出了个盘古,据说压的在场的大能连动都动不了,还怎么反驳?妖族也不弱,三百六十五颗周天星辰全都亮了相,威势镇天。没等大家反对,巫妖祭天已经完成了,连天道都以为在场的都同意了,就也同意了。天道一同意,再反对有个鸟用?更何况,功德也有他们一份,他们各个心里还不知道怎么哭呢?”“说起仪式,那个宣布仪式的听说就是发明天文的胡徒道人,诸位道友是否知道此道之来历?”“贫道倒略知一二。贫道在巫族游历过,据闻此道最先出现是在巫族,帮了巫族不少忙,后来不知怎么又跑到妖族去了。以贫道观之,如今这洪荒大多变化说不定都与此道有关系。”“就他一人?贫道不信!他也就创了一个天文而已。诸位道友可知他还做过什么?”见众道纷纷摇头表示不知,他接着说道:“洪荒大智者不止他一人。只不过他所作的恰好是吾等最需要的,才功成名就而已。要是贫道当时能发现这一个机遇就好了!”哈哈哈。众道被此道人的yy纷纷逗笑了。渐渐话题离开了巫妖大典,转向了其他方面。离开妖族天庭后,众大能并没有全部散去,以镇元子为中,串联了几个洪荒留名的大能。以品尝人参果之名义,汇聚到了镇元子的五庄观中。大家分主宾坐下后,小道童清风明月端上了人参果分给大家品尝。众人对人参果赞叹不已,这算是镇元子初次对洪荒开放他的收藏,与会众修不由对镇元子更多了一份亲近之心。参观了人参果树,品尝了人参果,镇元子又拿出了一个很多大能没见过的好东西,那就是《盗经》。在场的三清倒是提前从胡徒那里得到了更多的内容,却不便说些什么。众修手中一人一个,显然镇元子复制过。然后,众修纷纷议论起来。“诸位道友,吾等至老师处听道八百年,这洪荒却像变了个样,贫道以前倒是小看了天下众生灵呀。”穿着一身血红的冥河率先慨叹了起来。“冥河道友以前常洪荒游历吗?此话怕言不由心吧?”准提和冥河先天似乎就有些相冲,故而,冷言对了过去。“贫道不比准提道友,有师兄看家,所以可以四处『乱』逛。然贫道乃盘古残血所化,众洪荒亡灵之归处就在贫道之血海,贫道焉能不知洪荒之状况?”冥河的『性』格有些阴柔,这与他出身有关。是故,话里藏锋,却又有条有理,将准提噎了回去。“老师课毕后,贫道没有直接回洞府,却偶获一经,也请诸位道友一观!”红云接上了话头。红云是有名的老好人,故而见准提和冥河之针锋相对,就打起了圆场。众修手中又获一经曰《变经》,此经更是大开众人之眼界。红云接着说道:“洪荒之中流传诸经,此变经和方才镇元子道友提供的《盗经》只是其中一部分。据闻,还有很多类似的经文在流传。贫道实不知,洪荒之中竟然隐藏了如此之多的大能,贫道之前还自以为交友天下,竟不知这些经文出自何修之手,惭愧惭愧。”“都是些旁门左道,不知也无妨!”玉清接上了话头,说道。“玉清道友此言差矣!”接引不同意玉清的说法,说道:“贫道观此二经,怕不是旁门左道所可以形容的。虽然经文有些简陋,后续也短缺,然立意高瞻,直通大道,贫道可不敢小视。再者,即使是旁门,也可得道。得道之道,焉能说是旁门?不知太清道友如何看?”太清一直老神在在没有『插』话,这会问道头上了,倒不便再沉默了,故说道:“不瞒诸位道友,贫道先前已经看到过此二经,而且贫道这里还有一经,曰:教经。请诸位道友一观。”太清从乾坤袖中取出一玉简,当场用神念复制了五份,分别给了镇元子、红云、冥河、接引、准提。太清自看到镇元子和红云提供的二经,就已经发现了不同。胡徒给他的玉简比之此两份要全面的多,而且最后少了一段偈语。此偈语他还没有参透,怕是这些经文总纲式的存在。所以,太清只复制了教经部分,与在座的诸位共享。“看来吾等的确狭隘了。自听老师讲道后,吾等就逐渐放弃了之前的诸多经验。现在看来,怕是有些不妥。贫道非常认可此《变经》之理。而如今洪荒之态势恰好验证了此经所述。吾等要反思了呀!”上清道人一向干脆,此次却真的被打击到了,竟然最后一个开口说话。“怕是不仅仅《变经》有理,如《盗经》所述,贫道总觉得有所隐藏,却尚未悟透,届时若有道友悟道,还望不吝赐教。”镇元子研究盗经看来不是一天两天了,方才有此一说。经过这些大能一番研究和评论,胡徒创作的诸经,终于进入了诸位大能的视野,算是登入了大雅之堂。只要这些大能研究,胡徒的目的就达到了。这种经文式的影响,总会在修道者突破的时候,成为那一道灵光,从而得以深刻改变这些大能的修道认识。有了改变,就有了认可,有了认可,就有了相应的动作,有了动作,胡徒的意图就实现了。当然,这些都要在时间的面前来验证。但来自后世灵气匮乏而诞生的诸多理论,在精细程度和感悟天道方面是要远远超过洪荒的修炼功法的。这一点,胡徒很自信。也就是说,只要你们看,就不怕你们不接受。众大能在镇元子总结『性』的发言后,转了话题,开始讨论巫妖这次祭天可能带来的影响,最后的结论是,先静观其变。而且,众位也是参与者,也收获了功德,等于集体祭天了,不便直接反对。但相信巫妖只要聪明些,也不会惹到他们。但祭天的这种方式,却给了他们一个全新的视角,也许,很多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祭天,然后收获功德就又多了一个途径。却不知,胡徒也是这么想的。只要你们祭天,那么你们就是要维护天道,就是要为天道完善做贡献。祭的越多,对鸿钧的影响越大。只要众灵都能意识到这一点,经常祭天,那么,鸿钧也没有办法与众生做对,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就是这个道理。这些暂时和胡徒都没有关系,众大能也没有讨论胡徒,毕竟他当时只是一个宣礼者而已,众大能还以为他是妖族或巫族的一份子,故基本都没在意。这也是胡徒的意思,他成名的时候还不到,尤其是在大能之间,当出头鸟是要冒风险的。他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积小事转大势之上。与这些大能暂时也没有什么交集。他做的小事在诸位大能眼中好似也没有什么联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每件事情的影响都极为有限。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效应。也是胡徒之所求。没有谁比之现代人更清楚人心的厉害了。久居上位的大能根本就没把蝼蚁的变化放在眼里。殊不知,蝼蚁是基础,基础决定上层,如此的力量传导,总有一天到达金子塔的顶端,就是他们被潜移默化影响的时候。那时候,天地大势就不在这些高高在上的大能手中了,而是真正的掌握在了蝼蚁的手中。胡徒先前的众多布局现在基本都开始发挥作用了。巫族在他的引导下,忙于建设、调理四季,打斗的事情渐渐被诸事缠身也顾不上了。妖族在他的引导下,不在好高骛远,而是有条不紊的先开始掌控纵天者了,虽然小战不断,但大战没有,对洪荒的发展就只有好处了。巫妖二族在他的协调下,有了会晤,达成了协议。众大能也均有了他所著的诸经书,可说,已经在他们的修道体系上『插』入了楔子,只等发芽生根并改变这些修道者的修道认识了。众生灵也因为他开创的建筑艺术、生活艺术、种植、医『药』、饮食改变、文字、辨物册等,有了极大的交流,不再局限于一隅,而是有了流动。流动的好处,现代人都知道。闭关锁国的坏处,现代人也都知道。大范围的流动,不仅仅带动了交流,更为可观的是思想的解放,能够极大的促进文化发展。有了文明,就有了秩序。有了秩序,就有了发展。有了发展,可以进一步使文明开花结果。如此良『性』循环,胡徒来到洪荒近五千年,他做到了。搞定了这些,他还有两件事情要做。一件是继续和鸿钧捣『乱』,一件就是巩固洪荒世界,使其连为一体,不再脆弱。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十根捆在一起呢?这就是胡徒对现在的洪荒大地的认识。洪荒大地的地脉各自独立,连接脆弱,故容易破碎,但连成一体后呢?胡徒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