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大喜,趁机提了两位远房亲戚家的小姑娘,“一位姓贾,小名唤作淑宁,今年九岁了,清清秀秀的,性子很温良。另一位叫阿珑,跟您同姓呢,今年八岁,模样极周正,为人极好,街坊邻里、老亲旧戚,没有不夸她的。”万贵妃白了她一眼,“跟我一个姓哪能成?万家出了位皇贵妃,再出位皇子妃,天底下的好事都让万家占了不成。这话往后休要再提。”王氏忙道:“还是您见事明白,我就是个糊涂人,该打,该打!”言辞谦卑的自责了好几句,诚惶诚恐。万贵妃是宫女出身,娘家没什么根基。对于科举出身却奴颜婢膝攀附上来的万首辅,万贵妃颇有几分看重。因此只轻描淡写斥责了王氏两句,这事就算过去了。王氏回府后一五一十告诉了万首辅,惴惴不安道:“娘娘倒是答应了,可谁知,皇上会不会答应呢。”万首辅极为肯定,“一准儿答应!只要皇贵妃开了口,皇上没有不答应的!”皇贵妃何许人也?自皇上两岁起便陪在他身边,相依相偎走过了这么多年,一直盛宠不衰。四皇子娶媳妇这样的小事,皇上怎会驳了皇贵妃的颜面。“我万安好歹也是两榜进士,庶吉士出身,为什么上赶着和万通这等不学无术之人联宗,认作一家?”万首辅笑道:“还不是因为他有皇贵妃这亲妹妹么。和他联了宗,便是和皇贵妃成了亲戚,这才顺顺当当一路升官,直至内阁首辅。”“极是,皇贵妃真好使。”王氏连连点头。可不是么,没和皇贵妃攀上亲戚之前,他升官可没这般顺当!“若是皇贵妃说动陛下,把宁国公府大小姐退了,把妹妹家的淑宁丫头推上去?”王氏心中怦怦直跳,“老爷,若是真这样,咱们岂不是……?”“咱们便是名正言顺的皇亲国戚,还会更上一层楼!”万首辅重重拍了拍桌案,激动的两眼放光。王氏也兴奋了好一会儿,却想起一件大事,“皇后是尊贵,可若是不得宠,还不如嫔妃呢!如今宫里头倒是有皇后,有皇贵妃,你说谁更神气?皇后就是个空架子,皇贵妃才是真正的六宫之主!淑宁若是做了皇后,宁国公府那丫头做了宠妃,淑宁不得在她面前陪小心啊。”万首辅捋着小胡子,一脸得意笑容,“宁国公府那位大小姐,你当沈家能放过她?沈复这个人行事一向狠辣,他那大闺女,估计也不是善茬儿。”王氏想想也对,继母要对付前妻留下的孩子,法子多着呢。咱不想让邓大小姐出头,她继母更不想!邓大小姐这个人,竟是可以不必再理会。王氏满心欢喜,盼着宫里传出来的好消息。法力无边的皇贵妃没有让她失望,这年春天,皇帝亲自召见了贾淑宁小姑娘,命令留在宫中养育。贾淑宁,算是已被皇家定下来了。邓家大小姐则是悄没声息的离开了未央宫,重新回到英国公府-她天生命格奇怪,不能养在邓家,只能寄居别处。说来也怪可怜的,小小年纪,一直寄人篱下。“皇贵妃威武!”王氏想起宫里那位年近五旬、体态肥胖的女子,佩服的五体投地。她既不年轻,又不美丽,怎么就能让皇帝陛下俯首贴耳呢?太有本事了。一位比皇帝大上十七八岁的妃子,能有这样的宠爱,确实有些匪夷所思。要知道,皇帝才三十出头,万贵妃已经快五十了。男人三十岁是正当盛年,女人五十岁已是美人迟暮。这样的身份地位,这样的年龄差距,偏偏有这样经久不衰的情爱,世所罕见。古往今来,只有这么一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三月,沈复终于如愿得到宣府总兵的任命,即将走马上任。沈家人闻讯欣喜若狂,从上到下俱是喜上眉梢,喜气洋洋。沈复踌躇满志。家产散尽又怎样呢?有总兵这肥缺在,很快赚回来!一个人手里只要有权,还怕没钱么。沈茉喜之不尽,带着儿子之翰、女儿之屏,亲自回娘家贺喜、送行。沈复见了外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