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入定出神“真空妙有?那是什么意思?”马看山对佛教所知甚少,不由得问出声来。永正和尚微微笑道:“说起来,这个说法最初还是来自于道教,只不过现在还讲这个的已经很少了。”“你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词吧。”永正和尚问道。马看山点点头,这个说法基本上初中毕业的小孩子也能说上来。永正和尚继续道:“知道这个就足够了。你们道教讲,无,名万物之始。因此可看,无指的是物质。小的讲,道教修的是性命,重在离世。无也是性命的指代。而佛教的空,指的是万物皆空,重在修心。因此空,即是心中万般想法。”马看山有些奇怪,怎么好端端地,这个永正和尚开始给自己讲起佛法来了。但转念一想,他也有些释然,这个和尚本就是滨医大的教授据说还是全国第一个佛学博士,讲佛法应该是他的本职。而他讲的这些并不是完全依托于佛教的理论,而是跟道教相比较,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道教的“无”,和佛教的“空”。道教讲究大道无为,也就是无为而治,这可不仅仅是说国家,也是在说个人的修行。那么为什么称“道”为“无”呢?无是无形无象的意思,而非空无一物,“道”作为一无限存在,作为万物本源,必不能有具体的形体,若如此,便只是有限的一物,不能有“为天下母”的能力。马看山身为茅山教掌教大弟子,学的可不仅仅是如何捉鬼降妖。他只是顺着永正和尚的话稍微往深处想了一下,心中便有了一丝明悟。原本他还要说些什么,但突然间闭上了嘴,端端正正的坐在木头椅子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见他这个样子,永正和尚似乎早有预料,一句话没说,只是笑着点了点头。一旁那个正在百无聊赖地数着窗台上蚂蚁的小和尚永惠不解的问道:“师兄,你跟他讲真空妙有干什么呀,我记得师父说过,对于心意不坚的人,如果误入真空境会出大麻烦的。”永正和尚知道自己这个小师弟天赋极高,在佛法上的造诣丝毫不逊于自己,便笑着小声解释道:“他是未来的茅山宗掌教,是被他师父逼着入红尘受历练。这半年来他把自己装的太满,而且在修行一路上执念已生,着了相,我在此点化于他,是为了我们佛道两教能够共同借鉴进步。至于他这一觉醒过来后能悟到多少,就要看他的造化了。”永惠的心思明显没放在自己师兄这番话的含义上,他只听进去了前半句:“他的师父真好,我要是能在功课之余多出去玩玩就好了。”别看他们俩相差了能有20几岁,但实际上却是师兄弟,永惠是永正的师父收的最后一个徒弟,天资聪慧,在佛法上的造诣丝毫不逊色于永正。如今两人的师父已经圆寂,永正暂代海安寺主持一职,永惠的功课都是他亲自督促。于是他笑道:“也罢,今时不比往日,要想弘扬佛法,只会闭门造车是不成的,以后每月我准你一天的假,”“师兄万岁!”“嘘……”在没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这一对师兄弟倒像是父子俩一样,一边说笑着一边走了出去。他们俩这么一走,屋子里顿时又安静了下来。当马看山再次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这间小小的屋子中空无一人,只有一盏特意被调暗的台灯发出昏黄的灯光。桌子上摆着一个长方形的木质餐盘,上面放了一碟炒青菜,一碟拌豆腐,还有两个馒头和一小碗稠稠的小米粥。道教自古以来就有入定出神的概念,很多小说中提到的元神脱壳,本源就是来自于此。但一直以来,道教并不过分的强调入定,反而对于不持戒、不懂理的枯坐入定持反对态度。至少在马看山15岁以后,马正阳真人就不在要求他每日必须要入定一次了。不管是修佛还是修道都是要下苦功夫的,但这里面还有一个“参悟”的功夫。道教认为,只要功夫到了,一举一动都是修行,哪怕是方外之人,所为即所修。而就在刚才,马看山是在无意之中入定,甚至在他睁开眼的那一刻,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就好像前一秒他还在和永正和尚说话,可下一秒就变成了他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屋里没有钟表,马看山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大致判断出现在是晚上七点左右,他没想到自己这一入定竟然过去了这么久,这在他的整个修行经历中都是非常少见的。他揉了揉眼睛,缓缓站了起来。这间屋子里的家具都非常朴素,用料也都很简单,而且看上去这屋里的家具最新的也要比马看山的年纪大,所以他这一站起身,身下的椅子发出了“吱”的一声响。几乎就在同时,马看山敏锐的捕捉到,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突然响起了一阵呼吸声。果然,几秒钟之后,小和尚永惠从隔壁的屋子走了出来。他揉了揉自己的右手腕,见马看山醒来,欣喜道:“你什么时候醒的呀?”“刚醒,没多久。”马看山漫不经心地答道。永惠毫不着恼,见桌子上的饭菜已经凉透,赶紧上前端起餐盘,冲杨逆道:“你先等一等,我去把饭热一下再给你端过来。”马看山哪好意思让一个最多上小学的孩子给自己服务,忙道:“谢谢小师父了,我自己来吧。”永惠笑道:“外间有微波炉,很快的,2分钟就好了,你等一下。”说着,也不管马看山的拒绝,端着餐盘就出去了。而此时的马看山心中却是一片惊涛骇浪,因为他发现,自己刚才明明不知道永惠就在隔壁房间,可为什么还会听到他的呼吸声呢?如果这个还能用幻觉来解释的话,可当他暗运心法时,竟然出现了一种非常玄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