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冲突这个疑问不但曾思涛有,香港云家现在当家的掌舵者云若普也有些难以理解,云家老爷子其实几乎是已经全退了,但是这一次楚汉的事情,老爷子却是亲自交代他。“若普,你啊,也随我去内地多次,国家的高层,公开的,私下的,你都接触得不少,但是你对于共和国政局了解多少?”“爸,企业到了我们这样的规模,不能和政坛的人士走得太近。这是您交代的。”云老先生笑了一下:“呵呵,若普,你并没有理解透我那话的意思,是啊,这是我交代的,不能走得太近,但是不意味着不交往,你说我和总舵手走得近不近?但是在内地,却并没有人会对我们有所阻挠,这是为什么,走得近,要有能拿得出手的理由,这就只有益而无害,我们云家的投资面向全世界,鸡蛋没有装在一个篮子里,所以,有时候,适当的走进一点,也是没什么的,难道在内地的高层不会和官员接触?何况,这也是正常的投资……。“云若普沉思了一下说道:“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可楚汉眼下的房地产,并不适合我们大举进入。”“你是不看好楚汉,还是不看好曾思涛这个人?我看你是两者都有吧。”“你啊,还是没有看到有些东西,以我对于王家老爷子的了解,这个老爷子可以说是,诸葛一身唯谨慎,一向是求稳的,这一次到楚汉,虽然是带有一点冒险,但是在我看来,起码曾思涛也有八成胜算,如果没有八成胜算,那王老爷子是肯定不会让曾思涛去的,说明王老爷子对于曾思涛能力上是认可的,曾思涛我也接触过,也是一时瑜亮的人物。此子的机会……会很大。”云老先生看着云若普说道:“投资,有什么投资会比投资『政府』官员更大?这次能够帮上曾思涛,这份人情他一定会记着的,到时候一定会还回来,你没有研究过曾思涛这个人,我倒是闲着无事,研究过,他所工作过的城市无一例外的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成功,这事偶然还是必然,所以我是很看好这样的前景……”云若普见自己父亲如此说,点点头。“至于控制实业,这确实是我们很少做的。”云若普点点头,作为主要是从事房地产以及资本运营的企业,云家的公司在内地还是参股了不少有潜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多是行业老大,因为一个企业的行业老大,相对于行业的其他企业来说,掌握着最大的市场话语权,也更容易带来丰厚的汇报,参股仅仅就是派两个财务总监,把财务上把好关就可以,而控股则完全是两个概念。那是要具体从事企业的经营活动。“弄个汽车厂,那是因为金林喜欢,金林不是不愿意接你的班吗?他喜欢汽车,就让他去捣鼓汽车。”云若普点点头,金林是他的独子,但是『性』格却有些叛经离道,送他去美国念企业管理,他却跑去学汽车方面的,回香港后也一直不愿意在家族里的企业工作。“这……金林,恐怕不能胜任……”“当然,汽车的掌舵的人必须是懂行的人才,他不能凌驾于专业人才之上。金林只是去学习,这一点一定要和金林讲清楚。如果不能答应这个条件,那就让他继续在香港呆着。”云若普点点头,云老先生站起身来。“等楚汉的人来了,你亲自接待一下。送人情那就要送足……你去忙吧……”云老先生看着自己的儿子出去,微微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若普也好,金林也好,在西方戴得太久了,对于内地还是不算太了解,特别是金林,不了解内地,那他根本就没办法结果云家的第三代班,国家必然会走向强大,那就意味着更多机会,云家想要发展,内地,这一块是不可或缺的……就让金林去内地好好锻炼锻炼……”曾思涛一边准备着去香港的一些东西,一边也忙着,在市『政府』办公会议上,曾思涛直观的感觉到了楚汉现在很多问题的紧迫『性』,财政问题,这是一个他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来财政问题,一般都是常务副市长分管,楚汉市『政府』的财政工作现在也是由罗之中分管,由于罗之中的微妙位置,曾思涛也没有想在现在就『插』手的意思,也没有太多的过问,但是现在他不得不过问。一过问,曾思涛也吓了一跳,这刘唯一在离任前,丁吃卯粮,这市里的财政已经用到了今年。更让曾思涛感到忧心的是财政局给出的今年的财政收入的增长大大放缓,即使按照他那样削减一些项目,停建依然解决不了大问题。曾思涛看着发改委内部汇总各区县数据的报告,统计数据同样显示出房地产行业在各区财政收入中的绝对作用。去年,各行业税收情况表显示,房地产占比近三成,位居四大行业第一名;建筑行业占将近十分之一,位居第三,两者相加,将近一半;商贸业占两成,其中也多和房地产相关,比如家具、建材市场等。显然,财政收入中有约一半来自房地产以及相关行业。下面的区县这个比例也差不多。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房产的销售对去年全年的目标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报告明确指出:“郊区县区级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中心城区多数负增长,且降幅均呈逐月收窄态势。”财政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和房地产业关系极大。然而,对于这种依靠大举卖地增加财政收入的方式,对于这种靠卖地维持财政的方式同样不看好。与会的财政局长耷拉着脑袋。颇为担忧:“我们的财政收入主要是三块,土地出让税、企业增值税这两块,依靠出让土地,难以持久,因为土地总会卖完的,市场也不可能总是好的。总是有个极限的。”曾思涛点点头,因为全市中心地段位置的地块基本上在前年就卖完,而在眼下位置较偏的地块,基本上卖不出一个好价钱。楚汉在过去几年,房地产投资已占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房地产相关消费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中心城区财政收入三成来自于房地产及其相关收入。目前除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经济效益还不甚理想,今年能否保持持续上扬的格局还存在不确定因素。对未来房地产市场能否持续火热,房价的持续上涨可能会影响自住型刚『性』需求,房地产企业正在加紧销售,回笼资金,区县『政府』也在过去这两年集体加大了土地供应的力度,多获得土地出让金,当然,其名义是“增加市场的土地供应”。曾思涛看了罗之中一眼,问道:“之中,财政上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没有?”罗之中苦笑着说道:“这个状况,市长,我也是被搞得焦头烂额的,我也实在没什么好办法啊,市长指示怎么办就怎么办,我是坚决执行……”这个罗之中表面看着很是恳切的样子,但是实际会是这样吗?作为分管财政的,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分明是想等着看他的笑话!罗之中的不配合,这早在曾思涛的意料之中,所以曾思涛也没有太往心里去,沉『吟』了一下说道:“既然财政状况如此,眼下只有开源节流,将铺开的摊子缩减,按照轻重缓急,不是急需的那些项目那也只有下马吧。发改委和财政局你们联合讨论研究一下,报个方案上来。”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曾思涛也正是提出了今年的工作重点,招商引资,在吴嘉他已经干过一次,虽然楚汉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但是很多东西依然可以套用,那就是招商工作落实到人,责任明确,完不成的要挨板子,甚至屁股下的位置也会坐不稳。曾思涛清楚他这一招是一招险棋,但是眼下却不得不走这一步棋,想要解决财政上这样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但是如果今年遏制不住楚汉经济继续下滑的趋势,恐怕他在楚汉就呆不下去了,所以,市『政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对于这一点,某种意义上说,曾思涛是在背水一战。召开完是市『政府』的扩大会议,曾思涛又马不停蹄的参加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在常委会上曾思涛也大体介绍了市『政府』今年的经济运行的目标,以及工作的一些基本思路。不过他的这些想法马上就遭到了质疑。这可是他分内的工作……“『政府』是干什么的?”杨立黑着脸问,“你们大家都会说,『政府』就是要发展经济。这是不错的。人人上阵招商引资的做法,似乎是突现了这种观念,但是我认为这值得商榷,思涛同志啊,你的主战场是在市『政府』,招商引资那要让招商办去,你看现在市『政府』『乱』成一锅粥了,市里的路修得坑坑洼洼,堵车堵得太厉害……等等等等,这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是啊,现在市里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群众对此意见也很大。思涛市长是不是对于推进城市建设有什么其他想法?如果有,我看还是要两者兼顾吧,这些项目就这么费了,这可是巨大的浪费啊!这样停下来,浪费实在是太大了吧。大家说是不是,这可是老百姓的钱,这么浪费……”列席会议的政协『主席』贾日杨微微皱着眉头,很严肃的说道。他这话里的意思比之杨立更清楚,就是他曾思涛不能因为是前任留下的就撒手不管,另起炉灶,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啊,发展是硬道理……”统战部长岳峰也附和着说道。曾思涛看了看这副架势,那里是常委扩大会议,简直就是三堂会审的架势,而杨东学坐在那里还没有发言,但是显然这是得到他的支持的。虽然他不想再人代会之前和这些人发生冲突,但是他已经被『逼』得无路可退了,而现在,就要和杨东学进行一场正面地碰撞,而自己,在楚汉甚至根本没建立起像样的圈子,就算郑家铭以及亲近郑家铭的人,他都不知道在这种碰撞下他们会是什么态度。曾思涛已经不抱任何的幻想,这些人即使他在争取也争取不了。眼下他要争取的是中间力量的支持,也许有所变化,说不定还能有所收获。曾思涛心里又苦笑了一下,被迫应战,总是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酸楚。但在旁人看来,曾思涛是平静的,是成竹在胸的,曾思涛慢慢放下茶杯,很坚决的表达了自己的对这事的态度:“岳峰同志,不知道你的硬道理是代表谁的利益?”“思涛同志这话带着情绪哦,我这是就事论事,并不是针对思涛市长,发展是硬道理,当然是代表发展的利益,改革开放摧枯拉朽,发展『潮』流势不可挡,顺其则昌,逆其则亡,楚汉的发展也不例外。”“岳峰同志,发展是硬道理不假,但是就怕有些所谓的硬道理是外强中干,不能实打实硬碰硬啊,也是危害老百姓的硬道理!”曾思涛隆毫不客气的反击:“看来大家对于我提出的『政府』的工作思路存在不少误区,那我就再讲一讲,对于杨主任提出的招商等问题,我想稍后再作说明,我先对『主席』以及岳峰部长提出的这事情做一些说明,大家对于这么多工程停下来那种心痛的感受,我想我们大家的感受差不多,我也知道那是很大的浪费,但是市里的财政状况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这要继续建设,上哪里去找那么多钱?现在的楚汉市财政已经是后继乏力,无米之炊,就是大厨再高超,那也做不出饭了,正是因为市里的财政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要量体裁衣,布料只有那么一点,那只有先瘦身了,所以有些只有先缓一缓了,这个缓一缓,不是放弃,而是等财政稍好后继续。对于城市建设,我就一个想法,巩固之前的基础,然后稳步推进。”“我理解刚才各位同志的想法,有这样的想法,我想各位常委不了解市里目前财政的真实状况,之中同志是分管财政的,你给各位常委介绍一下财政方面的情况吧。”罗之中把事情面临的财政状况大致汇报了一下。杨立皱了一下眉头,问道:“那之前刘市长在的时候怎么用钱那么大方,那是从那里来的?”这是怀疑曾思涛的能力问题了,罗之中却是明白这其中的东西,所以只给杨立打眼『色』,曾思涛却是明白罗之中要杨立不要提前面的事情,而是说现在如何解决,不过杨立却是没有弄懂他的意思,曾思涛当然不会放过这样反击对手的机会。“既然杨主任问起,我就把我所了解的情况大致汇报一下,有需要补充的是,请之中同志补充,上前年市里搞了个发动机工程,市中心的大量值钱的土地被卖,所卖得的资金大规模用于市政建设和安置数十万的搬迁户,当年几乎就把当年卖得的资金都全部用在上面;前年市里搞了招商引资年,如果按照报纸上公布的招商引资的钱来算,楚汉十年不增长,钱也花不完,但是这些招商引资项目,绝大部分只是在纸上,最后百分之九十五都没有落实;去年,又搞了个绿化年,搞植树,种了五十万棵大树,最后全冻死了。全部损失保守估计八千万,差不多四十万下岗工人一个月的低保生活费啊……钱都用在了这上面,现在『政府』已经没有值钱的地可卖,所以这财政收入自然就会大幅减少。大家是看到前几年是增长了,财政收入每年都增长很快,但是要看到这样的增长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卖地,大量的卖地,这几年卖地的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三成以上,但是增长和发展并不是内涵完全重叠的概念。总认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认为增长了就是发展了。其实,根据发展的类型,有的是“高增长、高发展”,有的是“高增长、低发展”,也有的是“高增长、无发展”。我们楚汉一定要警惕走入‘高增长、低发展’的怪圈,落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陷阱。现在我们市区黄金地段的地成片的已经卖光,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太多值钱的地皮可卖了!我们还能依靠什么来促进我们的财政持续健康的增长?我们还如何保持楚汉各项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经营城市的观念是正确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竭泽而渔。”从眼下的情况看,如果不及时调整,我们楚汉的财政收入将会很快出现负增长,这意味着什么,我想各位都很清楚,眼下的问题,该怎么办?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必须要引进外来资金,就像一些企业在遇到困境的时候,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这就是我在市『政府』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动因。招商引资不但是解决眼下楚汉财政困境的一条出路,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招商引资来促进楚汉经济的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现在我谈谈招商引资的问题,本来,『政府』只需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这是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的责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让我这个市长去当招商办主任当开发区主任,『政府』应该有所为,还要有所不为。『政府』在眼下看当前要在三个环节上加大力度,一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二是应该按什么程序做,不应该违反什么程序;三是行政责任追究,不按法做的『乱』作为,要追究行政责任,不按法做的不作为也要追究责任。一个好『政府』之所以好,也许仅仅在于它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可以干好什么,可能干不好什么。一句话,『政府』的正当经济职能就是为企业、个人从事经济活动、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框架和社会环境。人贵有自知之明,『政府』也当有自知之明啊,‘不计成本,大拆大建,以地生财,透支未来’的城市建设思路,这到最后……清楚的认识楚汉现在面临的困境是我这个代理市长最重要的工作,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不会头脑发热,才不会拍脑袋的想当然的盲目蛮干。但是这不是说,市里就不要发展了,发展依然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发展一切都是空话,但是楚汉要真正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我看是合理的产业结构构成,均衡的发展模式……,市里这么多工程已经铺开,放弃浪费,不放弃,又没有后续资金,市里已经是没有办法可想,这该怎么办?那只有从外部想办法,先解决这燃眉之急,所以我才会把市『政府』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这也是迫不得已,但是即便是如此最后究竟能落实多少,也很值得怀疑,所以招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招商不能流于形式和数字游戏,不是人人都去招商,关于切实招商的问题,还请市委、人大,政协多多支持和监督,这只有来了真金白银,很多事情才能够进行下去……”曾思涛讲完,会场上一下就沉默了。郑家铭看了看曾思涛,又看了看一边还没有发言的杨东学:“『政府』的事务,当然还是要以思涛市长作为主导,市委在宏观上把把关,人大政协要对其进行监督,这也是对省委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我看是他虽然到楚汉不久,但是却是号准了楚汉的脉,东学,你的意见呢?”“恩,思涛市长确实有想法,我同意家铭书记的意见。”杨东学面无表情的点点头,郑家铭这是一锤定音,显然曾思涛和郑家铭已经就此事达成了默契,市里一二把手都表态,他再反驳,实在太逾越了,何况『政府』事务,本来就是曾思涛分管,而曾思涛又是有备而来,占着理,说多了未免有伸手过长的嫌疑,这又不是像人事任命那样的大事,再这样的问题上和郑家铭较劲,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