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从武侠到玄幻[转]

作者:东方三少爷 字数:7183 更新:2023-09-02 20:28:12

星期天晚上,应邀去北京化工大学参加某网站与化工大研究生座谈会暨签名赠站的发起人,著名华人玄幻作家龙人(其新作《灭秦》被誉为史诗性的武侠玄幻巨著,称之为“前有黄易《寻秦》,后有龙人《灭秦》)是好友;二来我自小就喜欢看武侠小说,对武侠小说颇有心得(曾记中学时,竟想效法金、梁,笑傲江湖,相忘武林,写起了武侠小说《风雨盛霜》,但自感文笔艺术超不过金、梁,情节构思无法凌架于古、温,只有自叹弗如,甘拜下风,写了三分之一,十余万字就无疾而终,苦思另觅他径,独立门派),故也就勉为其难,与莘莘学子交流一下自己对玄幻小说的看法,更想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感受,我的经历,我的人生观,我的创作观。以下是我的发言。当前国内的武侠小说创作已日薄西山,形成走下坡路的衰颓之趋势。但玄幻小说创作却繁花似锦,蔚为大观。何谓“玄幻小说”?目前大家各执一端、概莫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玄幻小说根植于武侠小说。玄幻小说在传统的武侠小说基础上融合了中西方文学中神幻、魔幻、奇幻的营养,而自有风格、自成体系,自形门派。故有人称之为“奇妙的幻想体武侠小说”。我自小就喜欢读武侠小说,在少女时代,闲暇之余,我读得最多的消遣书籍不是琼瑶、岑凯伦等的言情小说,而是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等人的武侠小说。正如去年九月金庸来川,我在“人文四川•;名家论坛”上同金大侠所说的那样,多年来痴情于他的武侠小说。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馨香的金庸小说,伴随着我的成长。虽然我们创作的方向大相径庭,但金大侠的小说对我创作的影响不容忽视。正如当年“有井水处皆有柳词”一样,如今“有华人处皆有金庸之小说”。金庸小说给作家最大的启示就是“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加接近民众,雅俗共赏”。我以为近代中国的武侠小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20年到1950年三十年间,以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为代表的传统武侠小说的形成阶段。其实早在唐传奇中就有裴钅刑的《聂隐娘》、《昆仑奴》、孙光宪的《荆十三娘》、袁郊的《红线》、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颇为成熟的武侠短篇作品,清道光、光绪年间更有文康的《儿女英雄传》以及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等,形成了武侠小说的雏形。及至20世纪的20年代,以平江不肖生(原名向恺然,代表作是《江湖奇侠传》和《近代侠义英雄传》)领袖群英;30年代,还珠楼主(原名李寿民),一枝独秀,艳压群芳,令此前及同时代作家都黯然失色。其代表作《蜀山剑侠传》至今仍列为仙剑武侠的经典作品。此外,同时代另有白羽的《十二金钱缥》)、郑证因的《鹰爪王》、 朱贞木的《七杀碑》等。第二阶段则是50、60年代香港以金庸、梁羽生等为代表的传统武侠小说的兴盛阶段。当年梁羽生在《大公报》上连载他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而金庸则在《明报》上连载其代表作《射雕英雄传》,一时双峰对峙,掀起了武侠小说创作的**。第三阶段则是稍后台湾以古龙、温瑞安等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的兴盛阶段。武侠小说至金、梁一变,至古温则又是一变。古龙以一部《多情剑客无情剑》涉足江湖而又超脱江湖,以蒙太奇般电影的剪接方式将侦探、推理融于一炉,开创一种抒情自传的表述方式,直指人心和人性。温瑞安以《四大名捕》来《说英雄》问究竟谁是英雄?为何我把几近同时代的金庸与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分为两个阶段?那是从金、古作品的艺术特色来分的。我观金庸与古龙,如诗中之李杜。金庸气象沉雄,莽莽苍苍,似黄钟大吕,万千气象;古龙则剔脱空灵,飘逸洒脱,如天外陨石,不知所踪。在金庸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历史年代、真实的历史环境、真实的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事件,波澜壮阔、迭荡起伏。为悼“靖康耻”,为抒“臣子恨”,故而郭啸天之子取名“郭靖”,杨铁心之子名为“杨康”。郭靖与铁木真之子拖雷结义,杨过飞石击中大汉蒙哥,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与乾隆皇帝是亲兄弟等等金庸作品中的故事情节都是真实的历史年代、环境等。在古龙的作品中,我们则看到的是虚幻的时间、虚幻的环境、虚构的人物、虚构的事件,既无繁复的历史背景,也无实在的地域依托,仿佛是人生孤岛上的历史王国。无论是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还是花满楼等都是如陨石般破空飞来,既不知其出生来历,也不知其师承何派,总之他们的武功出奇的高,‘小李飞刀,例不虚发’,似乎是与生俱来。金庸喜欢将作品中的主人公放到轰轰烈烈的大环境中去冶炼,无论是郭靖、杨过、张无忌还是乔峰,他们都是从激烈的故事冲突中自然凸现出来,最终被严酷的生活锤炼得炉火纯青,成为标准的符合儒家用世原则的大侠,那就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每次我看《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时,我都会为郭靖、乔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人生态度所打动;为他们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的大侠风范所折服,更为他们的‘要将三军尽扫、单于折箭’的亘云豪气所倾倒。正是他们这种孜孜不倦、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天地浩然之气’相互交融,完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理想的塑造。在金庸的小说中,我们看到的大都是这样的情节:首先是蒙昧少年,愚钝过人或聪明绝顶到经历奇险、集大成、终获绝艺到非暴力主义的新约式复仇、宽恕到武功与人格精神的不断强化和完善再到笑傲江湖、快意恩仇,最后到壮烈牺牲或归于陶潜式的隐逸,典型的儒家的行事原则,儒家人生观的再现。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豪情、是壮志、是为了民族大义死又何难、死而无憾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正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人的人文理想、审美趣味的契合。这就是千古文人侠客梦!而古龙笔下的人物,更多了一些魏晋人物的旷达风liu,从不为礼法、君臣之道所拘。他们轻生死、重然诺,他们有所为、有所不为,该干的事,哪怕壮志未酬,身蹈虎口也在所不惜。同时,他们又超脱、豁达、乐观而豪迈。在古龙的笔下,故事情节则是由横空出世、尘世的伤心人、浪子、孤儿、杀手到参禅式的学艺过程到插入人间是非、秘密社会的决战,以及在这后面隐藏的人性搏斗,最后到胜利、长留世间的英雄偶像。主人公行侠的过程,与其说是对江湖秘密组织、小人与枭雄的斗争,不如说是对自身人性弱点的克服,战胜对手的同时也战胜了自己。古龙笔下的人物同忠君爱国的郭靖类型相去甚远,他们永远只对永恒的人性、正义与光明尽瘁。人物已从情节的外壳中挣脱出来,心灵已从伦理的外壳中挣脱出来,留下的已是超越狭隘感情的自我觉醒的光辉。唯其如此,我们从中看到的是现实的人的灵魂,真实的人的性格,真实的人的痛苦和感受。所以说金庸的作品看似真实,实则虚幻;古龙的作品看似虚幻,实则真实。当然这与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创作观有很大的关系。记得年少时,我看《红楼梦》中林妹妹香消玉殒时没有哭,但看《天龙八部》中青石桥畔,雷雨交加,乔峰一掌打死心爱的阿朱,痛不欲生时我却大哭不已,悲恸万分。大学时,我甚至曾幻想如果有一天我能找到象乔峰一样的人,我就算被他一掌打死,也心甘情愿。痴情若此,夫复何言!当然,今天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这种挚情无非是人们向往,却又不可能达到才会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就正如金大侠后来自己当众说:“男人嘛,都是喜欢漂亮女人的,我也不例外。纯粹的专一,是不太可能也不现实的”。可惜我却被乔峰这一神话足足骗了十多年。其实想想也不能怪金大侠。自己也搞文学创作,应当深知其理。正因为世间得不到这种纯情、挚情才在作品中不断地讴歌,要是能得到,也就不用浓墨重彩地去讴歌了。所以被骗是心甘情愿。当然这是题外话。如果用词宗来喻金庸与古龙,我认为金庸为豪放派之盟祖,古龙为婉约派之圣手。在金庸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莽苍踏雪行,挥洒缚豪英’,是‘燕云十八骑 奔腾如虎风烟举’,是‘教单于折箭 六军辟易 奋英雄怒’,其大场面之描写,可称无人能出其右。在他的笔下,即使是悲剧,感受得最多的也是一种豪迈,是一种燕赵勇士的奋怒,是一种英雄精神的长存。乔峰的死即是明证,其人物的性格、作品的声势无不透露出豪放的特点。在金庸的笔下,绝对不会出现微笑着咳出鲜血的李寻欢、坚定地拖着一条腿的傅红雪。而对于情,则更是如此。金庸笔下人物的情,有爱得发痴的,如小龙女之于杨过,荡气回肠;有爱得发狂的,如李莫愁之于陆展元,惊心动魄。而古龙笔下的情,则凄凄切切、冷冷清清,于欢笑处见凄凉,于繁华处见冷清,于无情处见多情,于残缺处见温馨。夜笛伴着悲歌:何必多情?第四阶段,则是以黄易以至今天的萧鼎、龙人为代表的玄幻武侠小说。由于金庸、古龙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一种巅峰状态,无论是从情节构思、创作技巧还是艺术特色、写作风格上来说,后人都难以企及,最多也是简单的摹仿。所以武侠小说一度陷入低谷,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特指的武侠小说今天依然是步履维艰的。如果说武侠小说至古、温是一变,那么至黄易则是一大变。奇情才子黄易实现了武侠小说的科幻梦,在传统的武侠小说基础上融合了中西方文学中神幻、魔幻、奇幻的营养,独树一帜,以旋风之势席卷港台、大陆,乃至整个华人圈。说实话,由于对黄易的作品看得不多,其代表作《寻秦记》我也主要是看的电视剧(古天乐、萱萱等主演的),故不好做太多的评价。但惊叹于其奇思妙想之余,明显感到受倪匡科幻小说的影响很深。龙人的作品《轩辕绝》和《灭秦》我是认真看了的。现代的推理手法在龙人的玄幻小说中演绎得淋漓尽致。他长于情节构思,每个细节都安排得曲折离奇,意境高远深邃。其玄幻的情节奇妙无穷,集诡异、悬念、推理、侠义与一体,有金庸小说的恢宏气势,博大精深,有古龙作品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有温瑞安系列的推理严谨,引人入胜,更有黄易作品的纵横捭阖,奇思妙想。在龙人的玄幻小说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从一个国度跨越到另一个国度,从一种文明跨越到另一种文明,从一个千年跨越到另一个千年,视通万里,神游八极。那些奇幻的情节似让我看到《山海经》、《搜神记》,更有读《西游记》与《镜花缘》般的快乐。对于“情”之一字,龙人也是描写得入微入细,读后难以释怀。记得初见龙人时,他话语不多。当谈及他的作品《轩辕绝》中的女主人公凤妮之死时,他突然语惊四座:“我最喜欢的就是凤妮,她是唯一一个没被轩辕得到的女人。她死了我很痛苦,读者都很痛苦。但我就是要让全天下的人痛苦”。“你怎么这么狠心?”我不由脱口而出。一见龙人已完全进入书中角色,大谈悲剧的震撼力和对情感的阐释,我不由觉得这个人真是够率真率直。爱憎分明,豪气亘云。二十年磨一剑,龙人的执着创作可见一斑。这种一谈及自己的作品,一谈及自己的所爱就可以忘记世间的一切是多么的弥足珍贵。正如我的心态。所以在看完《轩辕绝》后,我不由赋诗一首:“秦时明月汉时关,龙人玄幻耀山川。奇径独辟花千树,自此轩辕聚峰巅”。世间还有什么比品一杯香茗,读一卷好书,笑看风云,坐听涛声,相忘于江湖更让人快乐的呢?当下玄幻小说的创作虽云蒸霞蔚,姹紫嫣红,但我们也看到在貌似繁荣的背后存在着许多问题。作品良莠不齐,滥竽充数的多,精金粹玉则少之又少。玄幻小说重复着武侠小说的旧路,长于情节的精心谋划,短于人物的性格心理描写。消遣快餐化居多,严肃深层次的少。其实又岂只是玄幻小说如此,当前的很多小说创作都是这样。诚然这与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切以经济效益为评判标准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也与创作者的创作观有莫大的关连。如果玄幻小说的创作者本身就摆正心态,不是将其作为消遣文学,而更多的从严肃文学角度来考虑,作品更加反应人学,刻画出人的存在方式,人的思想形态,直指人心和人性,乃至人类的终极关怀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我想它是可以经得起时代的检验,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阶级,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流传于世的。文学即人学,一切深层次地反映人性本身的作品必将世代相传,不管它的表现形式,不管它当时存在的社会环境是否让它存在。我想这些应当成为玄幻小说创作或者说一切小说创作的真正发展方向。座谈中,一个女研究生问我,“您刚才的精彩发言让我感到似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都沉淀在您的身上。您能告我在您的创作中哪些作家对您的影响至深?我刚才又看到放在桌前的您的小说《何处是归程》,从题目来看,就有一种淡淡的哀伤,您能谈谈您为什么创作这样一部小说?”答:本来今天我是作为嘉宾来谈谈当前国内玄幻小说的现状与发展,并不想谈自己的文学创作,以免有喧宾夺主之嫌。但既然你问到这个问题,我也很想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感受,我的经历,我的人生观,我的创作观。刚才你提及哪些作家对我的影响至深?我想就中国作家来说,应当是林语堂,外国作家应当是罗曼•;罗兰。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著有让任何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国家的人都感到羞愧的著作my country andpeople (《吾国吾民》)、the importanceliving (《生活的艺术》)。现在正在央视热播,赵薇主演的《京华烟云》正是林语堂的作品。林语堂本来是想用英语翻译《红楼梦》,无奈工程巨大,其怕太多失彩之处,因而就干脆用英文成就了他的煌煌巨著——小说《京华烟云》。“多少的离乱承合,多少的恩怨不平,历史的一页尚未写尽,砚上的笔早已凝干”,一部被誉为当代版的《红楼梦》,描述了曾、姚、牛京城三大望族从庚子年义和团之乱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期间的兴衰沉浮。大家有兴趣的话最好可以看看英文原著。受林氏的影响,所以我一直说我的梦想就是“让东学西渐,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spread the chinese culture throughoutthe world”。在外国作家中,对我影响很大的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罗曼•;罗兰以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中,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平民艺术家,为了他的梦想,他只身来到了巴黎。可是他却看到巴黎物欲横流,到处是**的气氛。在他所珍爱的艺术领域里,文艺沙龙大谈金钱和作家的私生活,音乐批评家胡言乱语不懂音乐,学术团体只表现浮泛和生硬的理论,文坛充斥的是**的描写,剧坛弥漫的是精神的*。文人造作,政客只想到财产,无聊的人把艺术看做一种特许的**乐。他觉得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法国如今只剩下一些侏儒在那里熙熙攘攘!。在我创作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时,“欧洲的良心”罗曼•;罗兰那“献给各国的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之呼声成为我创作的不竭动力。《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不是以情节描写见长,而是以人物心里描写见著。整篇整篇大段大段人物不嫌繁复的心里刻画,意识流的创作方式对我的创作影响深远。我的小说《何处是归程》写的就是知识分子的心灵蜕变史。“爱与欲,情与义,梦想与现实,前程与去路。问苍茫大地,何处归去?一曲在无奈现实中挣扎与浮沉的人性悲歌,一部现代知识分子心灵的蜕变史。”我之所以要写《何处是归程》,是源于我当时的迷惘。何处是归程?不只是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乃至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究竟何处是归程?我出生于77年。这个时代社会正发生巨变,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被打破,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又没有完全建立,多元文化正逐步确定。如何选择,何去何从,如何面对现实,如何面对未来,我感到迷惘。我不知道自己的前面是东西还是南北,是阡陌还是纵横?我感觉自己就像海明威笔下的“the lost generation”( 迷惘一代)。因此我想表达,我想抒写,我想用迷惘之心写史书一册,化忧愤之情成悲歌一曲。当然,我现在想通了,也不觉得迷惘了。也许人生本没有归程,一切只是过程。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喜欢在高速路上,一个我谈得来的人或者说是我心爱之人给我开车,陪着我。我喜欢看着车窗外不停变换的风景,希望这一切都将继续,希望就这样一直开下去,不要停止。我曾经给一个朋友的新cd写过这样一个序:车水马龙,灯火流萤,在飞驰的车中聆听他的歌声,是一种别样的享受。抛开都市的喧嚣与浮燥,滤去心中的焦灼与烦闷,顿觉一阵空明,一种灵动,似来到了一个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多情世界。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几分沉醉,几许痴迷,我在歌声中彷徨,我在音乐中徜徉。匆匆太匆匆,依依又依依。此情此景,让我眷恋不舍。不舍的是这种状态,如同我的小说,又恰似我的心境:何处是归程,何处是归程?………望不尽的长淮路,诉不完的心中苦。何需忧?何需苦?也许人生本就没有归程,一切只是过程。我欣然,与他的乐曲引为知交,浑然一体,从月暗到月明………年少时很注重作品的思想内容,现在我更关注文学艺术这种作为艺术本身的表现形式。一部作品,如果能达到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完美结合固然能成为经典,但如能各执一端,作家也能成为一代大家。思想内容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正所谓时移而世移。也许我们今天认为对的和坚持不懈追求的,在明天或者后世看来都是很可笑的或者不值一提的。正如鲁迅所言,“从来如此便对吗”?而艺术特色或者说艺术本身的这种表现形式却能超越时间、空间、民族和阶级,引起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阶级的人的共鸣。就像鲁迅对王尔德作品的评价是“又爱又恨”。为什么说是“又爱又恨”呢?大家知道王尔德是颓废唯美主义的代表,自然同鲁迅的思想价值观是相悖的。鲁迅自然“恨”。但是即便鲁迅再怎么“恨”,也不得不承认王尔德作品的那种作为艺术本身的表现形式,那种唯美主义是值得肯定的,他是非常喜欢的,是无法割舍的,所以他“爱”。由此可见,这种作为艺术本身的美是能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超越不同思想观、价值观判断的人的。你不可能抹杀它的存在。因而,我说我现在更关注文学艺术这种作为艺术本身的表现形式。--&网--网 ;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7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