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冥希宸 番外5希宸怔在原地,足足呆站了十几分钟,却没见田枫从苗苗家里出来。他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他感觉苗苗的母亲对田枫的印象是极好的,而苗苗似乎也因为田枫帮她找回了猫,对田枫的态度有些改观。好感,往往都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而来。何况,苗苗认为田枫是个变态,可那所谓的‘变态’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帮她把猫找了回来,她心里该有多欣慰啊!深深地叹口气,他转了身,一步三回头地走了。走了一段,他打一辆出租车,直接回了家。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简直是他的噩梦。曾经那个放了学会跟她一起去小书屋的苗苗,几乎每天都会被一辆豪车接送,她很少再跟他去小书屋了。偶尔,他会一个人去,想象着与苗苗突然碰面的场景,然而,他一次都没有遇到过苗苗。他会去小书屋,起初是因为苗苗经常去那里,可如今,苗苗都不去了,他也懒得再去。闷闷地过了一个学期,临近假期的时候,有天商立麒忽然带着他出去大餐了一顿。商立麒是个很抠门的人,别看他腰缠万贯。当然了,对他,商立麒倒是十分大方,只是他们并非经常去那种非常奢侈的高级餐厅。吃完了饭,商立麒点了一杯咖啡,为他要了一杯果汁,两人安安静静坐了好一会儿,商立麒终于开口打破沉默:“有件事……我想问问你的意思。”“什么事?”“是关于婚姻……”“你不觉得现在跟我说婚姻,有点早了?”他现在,才十八岁。商立麒苦笑,“确实有点早,不过,对你早,对我呢,其实有点晚了。”他这样一说,希宸才意识到,他口所说的‘婚姻’是指他自己。“你想结婚?”商立麒没有拐弯抹角,直接点头。希宸却笑了,“结婚得有结婚的对象啊!你身边没什么异性,你跟谁结啊?”一说起结婚,他脑子里能想到的,只有吉四喜。在他的印象,自从他们搬来这里,商立麒接触的异性,只有她了。可眼下,他已经知道了吉四喜的前世今生,而且吉四喜与冥司的关系商立麒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冲破的一道坎儿。既然如此,商立麒跟谁结婚?他实在是想不到其他的人了。“是……”商立麒琢磨了半天,脑子里终于有了一个形容沁雪相对贴切的词语:“一个姑娘。”闻言,希宸‘噗哧’一声笑了。“我知道是姑娘,你肯定不能跟一个男人结婚。”“那肯定不能。”“哪个姑娘?叫什么,做什么工作的?你们怎么认识的?认识多久了,交往多久了?”希宸一下子丢来了一大串问题,顿时把商立麒问得噎住。他没料到希宸会如此关心自己的结婚对象。平日里,希宸沉默寡言,极少会过问他的事。“那个,叫沁雪,冥沁雪,她是……”“冥沁雪?”希宸有点诧异。这世,“冥”姓的人当真这么多?这是一个极少见的姓氏啊!“对,那姑娘叫冥沁雪。”商立麒肯定地说,见希宸没说什么,他端起咖啡喝了一口,定定心神,接着说下去,“我和沁雪很多年前认识,她是我一个已故朋友的女儿,她的工作……呃,这个,她是做管理方面工作的,算是企业的高层吧!我们交往……这个……呃……”他支支唔唔说不清道不明。尽管在希宸面前,他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没有把沁雪的真实身份说出来,可是涉及到他与沁雪交往多久这个问题,他还真的回答不来。他与沁雪,压根没有真正地交往过。但是,他等待四喜的十六年里,沁雪一直在她身边。不知道,这算不算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见他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希宸纳闷不已。“我跟她交往有一段时间了。”他想搪塞过去。“你居然瞒着我跟女人交往。”希宸惊呼一声。他哈哈一声大笑,笑声干涩,完全是硬挤出来的笑,“我是打算时机成熟再告诉你。”“所以,你认为现在时机成熟了?”“对。”“都谈婚论嫁了,可不是时机成熟了么。”希宸面色沉下去一些,神情有些不悦。对他来说,商立麒是何等重要的一个人,这个人陪伴他成长,即便不是他的亲生父亲,但是跟亲生父亲并没有什么两样。可商立麒准备结婚了,才把自己与一个姑娘交往的事情说出来。他其实完全没有必要隐瞒。作为一个照顾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单身汉子,他是支持商立麒寻找到另一伴的。他希望商立麒的身边能有一个女人的陪伴。“我知道你可能觉得有点突然……”“至少在我的接受范围之内。”他抢着说。商立麒有点吃惊。他还以为,希宸多多少少会反感自己提起结婚一事,没想到,这小子倒挺痛快。“那……约个时间,正式地跟沁雪见个面?”他小心翼翼地问。希宸点头。“臭小子,你可算是乖了一回。”希宸:……当天晚,希宸见到了传说的‘那位姑娘’,但是见到本人,他几乎傻了眼。他从未想过,商立麒的另一伴会是一个与自己年龄相差不多的年轻女孩,沁雪大不了他几岁,年轻漂亮,他甚至纳闷,年纪轻轻的姑娘怎么看了商立麒。出于担心,私下里,他忍不住把商立麒偷偷拽到一旁,小声说:“你确定你们是真爱?”商立麒很勉强地笑了笑。“她该不会是看了你的财产吧?”“臭小子,你说什么呢,她看的,是我这个人。”商立麒这话说得十分自信,可他还是半信半疑。两人小声嘀咕的内容,早传到了沁雪的耳朵里。她哭笑不得,虽有无奈,可希宸担心的问题很正常。两人又嘀咕了几句,赶紧散开来。商立麒走到她跟前,知道以她的听力,肯定已经听到自己与希宸的谈话内容,一脸尴尬,苦哈哈地傻笑起来。她明了地点了下头,表示理解。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