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七十九章 盐尸

作者:潘高岭 字数:3312 更新:2024-05-12 01:07:46

哑道士对地洞中的情形略知大概。据他所说。这些堆积兵丁是被清初茅山丹宗的一位孙姓祖师诱杀但这个地洞直到清末才被另一个陶姓祖师现其中的因缘际会也正应了天道轮回、生生不息之说。宣统年间小南京的一位姓陶的丹宗祖师隐居在秣陵乡下这个祖师极其聪明乡试已中的举人但他志在炼丹于是放弃了进取功名只在栖霞山中以砍柴为生。也是机缘巧遇竟让他在砍柴时无意中现了这斤山洞。他在山洞中盘桓数日见到洞中的许多奇异景象但始终不解其意直到他回到家中翻阅族志又在无意中看到族志里夹杂的一封书简这才揭开了地洞之谜。原来满清入关时。杀戮极重史书形容说:“尸骨成山。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血溅天街蝼蚁聚食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可以想见当年八旗兵丁的凶残。更有一些八旗兵丁喜食人肉常常胚清人尸作为军粮。清军中并不缺衣食这些兵丁之所以盐尸为粮是因为军中另有一些萨满巫师助纣为虐他们宣称吃人肉可以增强勇力吃得愈多勇力愈强。所以许多兵丁趋之若鹜吃完人肉后屠城杀人更加残暴。顺治二年清军攻陷南京曾有当涂孙陶氏被清兵所掠。“缚其手介刃于两指之间曰:从我则完不从则裂。陶曰:义不以身辱尽为惠。兵稍创其指血流竟手。曰:从乎?曰:不从。卒怒裂其手而下且剜其胸寸殊死这是上的记载。但史学家并不知道这位孙陶氏其实是著名的炼丹道士陶弘景的后代她夫家是另一个著名的炼丹道士孙思邈的后人她的儿子则是茅山丹宗的一位丹术。这个孙姓祖师的天赋也是极高算得上茅山丹宗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后世丹宗尊称他为“孙祖”。其时茅山丹宗没落已久他在家研究家传丹经。从中现了许多外丹术的谬误之处自此纵情山水不再以丹术为念。明末乱世。也断了一般士人的功名进取之途孙祖家道殷富所以于功名利禄处看得很淡平时常以富贵闲人自居。但国祜将终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洁军攻陷南京终于打破了他做一名富贵闲人的迷梦。母亲孙陶氏被清兵虐杀其惨景是他亲眼所见若不是围观人群中有一年迈老者阻拦只怕他早已冲上前去和凶兵们厮拼枉送了自己性命。那年迈老者年岁极大自称已百岁有余年轻时云游四方曾与茅山宗结缘精于镇魂灭煞、魂魄转换之道。孙祖见那老者虽然老迈但风骨凛然颇具侠义心肠便跪地大哭请求老者传授异术那老者慨然应允。两人遂以师徒相称了授艺月余孙祖欲为母报仇师徒二人携手潜入清军营帐也不知二人施用了什么计策。竟在一夜间把数千名清兵诱杀于栖霞小中这些兵丁俱是凶残暴虐之辈。无一不是吃过人尸的清兵大凡吃过人尸眼瞳中必有红色筋脉贯通。孙祖师徒依据这一特征分出数千凶兵尽数杀戮于栖霞山沟壑之间。那老看见孙祖的报大仇不顾孙祖的苦苦挽留飘然而去孙祖返家后重阅丹经忽然间大彻大悟他本是极聪慧之人家传丹经早已研修到精致细微之处。再得老者传授镇魂灭煞、魂魄合练之道顿时融会贯通“集天人合一之灵力合丹鼎符篆之精要。”创造出一套茅山宗独有的以魂魄炼丹的外丹理论来。昔日魏伯阳作号称丹经之鼻祖诸真之命脉是外丹术的扛鼎之作。有“姹女黄芽。之说“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对这段描述由于本身语言晦涩各方的解读也存在很多歧义有些外丹家以金石丹砂的实践妙用进行解释认为“姹女。是水银的代名它受热容易挥不留残渣也难见蒸汽。所以说“莫知所存灵而最神。”黄芽则认为是硫磺也有人认为是黄丹因为这两种东西都能够顺利和水银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性质稳定的化合物也即是说姹女被黄芽制服。修成能够“鬼隐龙匿”的灵丹妙药吃了可以了道成仙。只可惜金石丹砂的外丹术已被实践证明不但无益而且有害明清时期外丹术回光返照。皇帝、百官等人或为成仙、或为纵欲大力提倡炼制外丹这些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贪图一劳永逸结果重蹈前辙中毒身亡者无数。孙祖彻悟后再读抛弃了腐朽荒诞的金石丹砂他结合流行于世的内丹术法对外丹炼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认为“姹女”是人的精神意念飘忽不定而黄芽则是人的魂魄控制人体的肉身和精神内丹、符策派讲求魂魄合练取的也是这番道理只不过他们以自身修炼为主过程太过艰苦漫长何况还有堕入魔道之忧小怎及得茅山丹宗懂得外药为用以魂魄炼丹服后可以一蹴而就省掉了多少修炼功夫?孙祖悟道后立刻想起山中现有的丹材…数千请兵尸他赶“霞山。在山谷中寻觅到处绝佳的养尸地洞。他把这此尸葬于养尸地为防止尸体腐烂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脸溃尸体保持了尸身不腐又以符策派的镇魂锁魂符法镇压住了这些尸体的魂魄。他重建茅山丹宗召集数十名健儿在养尸地涂鼎炼丹鼎炼魂魄炉烧尸身正是: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只是因为锻炼的凶兵们的尸身大家做起来毫无顾忌。道家丹鼎合乎阴阳五行以火为日以水为月水火轮番运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百年的造化“一鼎可藏龙与虎方知宇宙在其中”百般锻炼自然能生成长生不死的仙丹孙祖认为通过丹鼎锻炼魂魄可以收到与内丹魂魄合练一样的效果走出一条真正的外丹之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孙祖本以为魂魄炼丹定然可行想不到开鼎后却是大失所望丹鼎内并没能像他想象的那样结出大丹只是在丹鼎的顶部生成了一种云雾状的气体底部则是极薄的一层黑墨状的粉末。他以后再经多次试验。始终一无所得最后只得宣告炼丹失败。云雾状气体无法采集。孙祖只好采集了一些黑墨结成丹药他回到当涂家中秘藏丹药始终不敢服用。后来家道败落他投奔秣陵舅父家中以行医为生一直默默无闻直到他无意中以丹药救治一名癫痛病人居然一治而愈从此声名大噪一时求医者无数他自居孙恩邈后人把所炼的丹药伪托作祖传的“太一神精丹”晚年生活倒也过得舒心平安。不过他虽然炼丹失败。但对自己创造的魂魄炼丹理论始终不舍放弃“金石丹砂犹有可变之道幽魂冥魄岂无可造之理?丹术不成乃人力之瑕疵非丹理之悖天耳意思是说他炼丹之所以不成只是因为在具体的操作执行上出现了偏差并不是以魂魄炼丹的理论有什么谬误只要纠正了操作上的偏差一样能够丹药可炼仙道成。孙祖寄居在舅父家中。终生不曾婚娶他临终并把自己的求丹经历及丹学心得撰写在一封书简中寄望于有缘后人能够对魂魄炼丹理论继续求索“所炼丹药虽穿上乘犹能治癫痈祜百病润肌肤出颜色若得上乘之药自可安魂魄而通神仙也只可惜孙祖死后茅山丹宗昙花一现后更加没落作为养尸地的地洞早已封闭他的魂魄炼丹理论更被巫师们转作邪术这些人不懂魂魄合练之道知其行不知其神。竟把魂魄炼丹误解为以尸身炼丹清中期冶炼尸丹曾风行一时其荼毒之处难以尽述以后随着官府的尽力剿杀这种阴森恐怖邪术才渐渐绝迹。直到清末另一位姓陶的丹宗祖师才现了他的书简和栖霞山谷中的地洞这时距离孙祖离世的时间已过了二百多年机缘凑巧的是陶姓祖师也正是孙祖耸父的嫡系子孙他本就痴迷于丹经现在得到先辈的秘术绝学自然如获至宝夙夜精研不懈。这个陶姓祖师学究天人。他饱览丹经终于在孙祖等前辈著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制丹理论。“魂魄合练为内丹修道之法门魂魄炼丹为外丹修仙之途径二者本源相同妙用亦可相通。道家修炼乃修纯阳之身最忌修出阴神;我丹宗制丹也应知魂阳魄阴之理炼丹当以炼魂为主忌炼阴魄二者不分丹术难成原来以魂魄炼丹的第一要务。是要把魂魄先行分离魂魄炼丹实为炼魂并不需要炼魄当年孙祖获得的黑墨状物质就是练出的魄丹魄控制所以能驱除百病但要做到修道长生却是不能。不过分离魂魄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简单所谓魂升于天魄降于地那是指人体未曾丧亡只是魂魄离体的时候;一旦人体死亡魂魄却要结合在一起游离直至百日后方才魂消魄散?要如抽丝录茧般分离这些结合在一起的游魂荡魄。茅卜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盏灯此处与谁相伴宿炼丹道士坐禅僧这是形容炼丹道士的诗句这些修炼外丹的道士行为举止与常人无异他们修的是道家丹理精的是炉火功夫在法术方面并无多大的建树所以茅山丹宗无法分离魂魄只有茅山符篆一脉修到元神离体的人物才具备分魂离魄的术法修为。卫道士讲到这里突然间拍了拍头恍然大悟说:“怪不得少主人非要选你炼制丹药原来就你竟是茅山符策一脉的人物!奇哉怪也难道你修成了元神离体?。我听说这些尸体是经过胜清的清兵尸身心中一阵惊怖又想起刚才被我抿进嘴里的那滴咸滋滋的水珠不觉又是一阵恶心强忍着等卫道士讲究他们的丹宗往事这时候再也忍耐不住“哇啦。一声呕吐起来。卫道士摇头道:“奇哉怪也修行之人怎能如此娇生惯养?看来没修成元神离体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9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