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终于冲进了沟里,沿着一边的沟沿向下滑去,机头到了沟底,受到了巨大的阻力,再也前进不了了,就像一批跑累了的野马,终于老老实实的停了下来。“大姑娘”只觉得飞机一头向下栽去,就像在空中作大角度的俯冲,脑袋朝下,屁股朝上。机头撞向沟底的惯性使他的身体向前侵了一下,他感到飞机再也不动了,睁开眼睛一看,飞机稳稳的停在了沟里,机头朝下,机尾朝上,像一只捕鱼的鱼鹰。好悬啊,幸亏飞机停了下来,如果飞机再往前冲,将会翻过去,那时飞机的座舱将会撞在对面的沟沿上,就会出现在航校时贺新明事故的情景。塔台指挥员看到“大姑娘”的飞机冲出跑道后,一只向庄稼的冲去,最后进了包米地后,再也看不到飞机了,不知道飞机冲到什么地方去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等到到了现场一看,才知道后果确实很严重,差一点造成了一等事故。张志宏放下大角度襟翼后,高度迅速的下降,下降率要比正常的起落航线大一倍。从飞机上看,飞机的运动方法快速的向跑道头运动。看飞机的纵轴,机头高高的翘起,好像飞机不是在下降,而是在上升。但飞机确实在下降,而且是平着向下降,飞行员坐在飞机上,就像坐在电梯里。快到拉开始的位置了,飞机的高度还是有点高,原来总担心高度不够,总怕空滑不进机场,现在高度又有点多,飞机不能落在正常着陆的位置。虽然放下了起落架、襟翼,消耗了一些高度,但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增大下降率,就会造成大速度着陆,九会出现“大姑娘”的情况。这使张志宏左右为难,但是无论如何,要先把速度降下。他试探性的放了一下减速板,安装在机身后段两侧的减速板像两块门板张了开来,飞机猛然向下沉了一下,吓的张志宏赶快松开了减速板的按扭。放了一下减速板,飞机的速度虽然减小了一点,但还是没有减到正常速度,张志宏又大胆的放了一次减速板,他也不管飞机是不是往下沉,只要飞机的速度不小,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一切都恢复到了正常的位置,除了机头翘得比较高外,其他到没有什么感觉。到高度一米时,张志宏把飞机拉平。其实也没有一米的平飞,从飞机的姿势看,机头始终是翘起的,从飞机的状态看,一直是平降,只不过减小飞机的下降而已。飞机超过了“T”字布200多米,飞机才落了地。由于张志宏的飞机接地位置比叫远,又是在高原机场,空气稀薄,飞机减速本身就不套容易,地面指挥员赶紧指挥他刹车、放减速伞,怕他冲出跑道。在这里冲出跑道可不像“大姑娘”那样,有包米地可钻,只要冲出400米的保险道,就没有“大姑娘”那么幸运了。飞机在跑道上快速向前奔跑,张志宏刹了一下车,当速度减到280公里时,又把减速伞放了出来。在多层减速装置的阻挡下,飞机终于停了下来。空滑迫降成功了。这时张志宏才真正的松了口气,塔台上的指挥员也松了口气。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机场,在那么远的距离上,在先进的战斗机上,在发动机完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能够空滑迫降成功,这在中国的空军史上是少有的。空滑迫降的成功,减少了国家的损失,也保证了飞行员的生命安全,避免了一次严重事故的发生。飞行中的事情有时时候就是那样的微妙,一件小小的事情,处理的不好,就可能酿成大祸,就像“大姑娘”那样,只因为在起飞过程中短时间的犹豫,就造成了那么大的后果。张志宏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故障,由于处理得当,便能化险为夷。张志宏为自己的成功而高兴,要不是这种结果,其他任何一种结果,后果都是不堪设想。如果跳伞,飞机不能保全不说,人,现在不知道降落在什么地方,也可能在高山峻岭上,也可能在密树丛林中。能否找到人家,能否得到及时的救援,身体是不是受伤,都是一个未知数。场外迫降,那更是不可能的,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省,到那里去找一块适合迫降的平地。这次到机场落地,他才发现,修这个机场是多么的不容易。为了改变机场的净空条件,在跑道的附近炸平了好几个山头,才使飞机能够安全的降落。如果没有人工的开凿,就连这样的机场都不会出现的。如果真要迫降下去,高度降到很低,才发现没有合适的地方,在想使飞机升上去,那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的,最后还是得跳伞。塔台指挥员对于迫降的成功也很高兴,在他的指挥预案里从来都没有想到场内迫降,当张志宏报告发动机停车后,他首先考虑的就是跳伞。根据贵州省的地理条件,根本就不存在场外迫降的条件,所以也不用考虑。场内迫降对飞行员的要求比较高,不光需要足够的高度,过硬的飞行技术,而且飞行员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般情况下,他不会轻易指挥飞行员飞到机场来,因为那样会给飞行员造成错觉,一心只想着往机场飞,而失去最佳的跳伞机会。当张志宏询问到机场的距离时,他就估计到张志宏要用空滑的办法回到机场。至于能不能空滑回来,到没有抱多大希望。但是到机场附近跳伞总比在深山老林里跳伞要安全的多,起码救助条件比较好,所以他及时通报距离,询问高度,也在计算能否空滑到机场附近。只有在张志宏真正到了机场上空时,他才感到迫降到跑道上的可能性很大,才放弃了指挥跳伞的预案和组织人员救援的计划。现在张志宏平平安安的降落到了跑道上,他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