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条件一叶奋韬明白,显然在六十年代这个时期,南华联邦不存在与美国和苏联全球各地争夺的战略。虽然,截止到六十年代末期,南华联邦的战略力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始具备了直接威胁世界各国本土的能力。甚至还可以以核武器来进行讹诈,力图以已有的力量作为资本,争取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既便如此,南华联邦耍与美国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仍然有不少差距。虽然当时苏联的核武装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从威力、精确程度,还是突防力、生存力来讲都比美国逊色。但毕竟苏联是一支没法忽略的力量,现在的形势就像中国汉代后期三国时代的形势。直到现在,南华联邦才拥有约500枚陆基洲际导弹,为美国的四分之一。有230枚潜射导弹,为美国的一半。而且这些陆基导弹仍是**推进燃料,也缺乏防护力强的发射井。不仅如此,南华联邦还缺乏将其力量与影响有把握地扩展到世界各地的能力。一个要争夺世界霸权的国家,对水域的控制是绝对重要的.恰恰是在这方面,南华联邦的海军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在整个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尽管出现了数次危机,却仍是二战后较好的时期。在核力量方面,美国仍处在优势,它还有世界各国无法比拟的海军和远程空军力量。美国有从欧洲到东北亚几乎是环环相扣的条约网来保证其海外军事基地。因此,从国家力量结构的各个方面来看,南华联邦仍不具备支持其争夺霸权的手段。之前叶奋韬反复强调,在核战争中不会有胜利者,这就为发展军事力量提出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如果该战争可能会有胜利者,追求军事优势是完全必要和有意义的。既然不存在从战争中获胜的可能,追求优势就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不管力量如何强大,最终总是同归于尽。当然,不管战争结局如何,对一个国家来说取得优势总是能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和安慰的。但是,作为穿越人士的叶奋韬很清楚:他不具备夺取绝对优势,寻求这种心理满足的经济和技术力量。尤其是他打算发展经济建设,就更没有力量来追求那种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优势。叶奋韬信奉同等毁伤的理论,要求拥有一支纯威慑性的力量,而建立这种力量并不需要取得军事优势。这支力量只要使自己有足够的力量,让对方不敢冒然行事就可以了。因此,叶奋韬关于战争结局的观点成为影响当时南华军队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另外,由于当时南华联邦整体仍处在弱势,它发展军事力量并不能同追求优势联系起来。按照所有竞赛的一条普遍规律,落后者首先的是对当前的追赶目标还是它的领先者,还谈不上与领先者一争高下。在这个时期,南华军结构不平衡的状态不仅未结束,反而由于对几个大型岛屿的防范对陆军常规武器的迷信而更加严重了。在南华联邦庞大的扩军计划中最大的仍然是原本就较弱的海、空军。常规力量作为武装力量的一部分,它的弱点也表明了南华联邦不可能与美国争夺全面的军事优势。南华联邦对地缘政治扩张抱一种较谨慎、较克制的态度,这与它争取和美国和平共处、避免引起冲突的政策有直接联系,更不要说加上一个时时要防范的苏联和法国。加上叶奋韬认为大国冲突最后的战争模式只有一种——火箭核战争,用洲际导弹就可以解决问题。正是在他控制局面时期,为配合解冻、缓和,主动归还了日本的北方四岛以解决琉球问题。这表明,叶奋韬是情愿以到手的某些东西来换取三个大国之间关系的解冻。苏联的视线很大程度上仍限于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在这里直接对峙着,大战遗留的许多问题仍未解决,且不时引起各种复杂关系的危机。一个大国,无论其在世界上的影响有多大,总是从自己的周边地区走向世界的。美国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来处理自己门前的事务,南华联邦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之前,它不会有更多的精力顾及其他地区。的确,也是在这一时期,南华联邦有了远离本土的活动,开始卷入周边国家的事务,但这种活动是别的国家可以容忍的。这个时期南华联邦在周边某些国家的得手,与其说是南华联邦主动争夺的结果,不如说是两个大国国家决策错误的结果。这种由于利益冲突,互为敌手而引起的本能反应,即对敌不利的,就是应利用的与在争霸战略指导下,有计划,有目标,作过通盘考虑的地缘政治扩张亦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周边国家南华联邦也要做出某些让步。在叶奋韬看来,既然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不可能在东西方关系上取得什么进展,互相对峙导致关系更加僵硬,倒不如改弦更张,通过加强双方的联系来解决问题。叶奋韬认为,核战争是一场毁灭人类、同归于尽的战争,而要避免这种战争,就只有在对话中求得缓和紧张局势,消除战争爆发的危险。正是由于叶奋韬对该战争的担心和发展和美苏关系的打算,在对外活动中,力争避免刺激美国和苏联,避免与美国,苏联的利益相冲突。可见,对话与解冻是这一时期对外政策的核心内容,而小心谨慎是这个政策的特点。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六十年代这一时期,南华联邦仍不具备形成全球争夺战略的条件。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称霸于整个世界,其全球战略具有鲜明的扩展性、进攻性、侵略性。杜鲁门政府制定了遏制战略。之前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力图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对付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提出了--解放战略,和平取胜战略,在军事上提出了--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针对东南亚和中东局势,先后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和艾森豪威尔主义。之后的美国政府确立了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把对抗和缓和两手结合起来,在军事上,以灵活反应战略取代大规模报复战略,并针对苏联和华夏联邦提出了--两个半战争战略。对亚非拉国家,一方面通过带有附加条件的援助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又对古巴大搞武装颠覆,在巴拿马、多米尼加进行军事干涉。美国政府随后对全球战略作出重大调整,突出表现为提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作为美国全球外交三原则,从而形成了后来的尼克松主义。当然,叶奋韬知道,以后的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之前的对外政策--美国试图通过宣扬人权、自由等观念,恢复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治号召力,以便改善美国的处境。但南华联邦在周边国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美国认为南华联邦严重地损害了其战略利益,以致美国政府的对应政策趋于强硬。几个核心人物越来越喜欢叶奋韬家里的老七,姚水明一度以为他也是穿越人士。17岁的年龄,对政治表现了足够的天赋。天赋这种东西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它是后天学习不可能达到的高度,那是与生俱来谁也无法把握的。几个核心人物经过反复磋商,一个特别的会议召开了。“诸位,这次把大家找来是研究关于我们未来的事情。我说过,我最发对专权,专制。可现在的情形又不由得我不专权。”“叶叔,没明白。”“志武,没关系。我希望,只是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专制,请在座的各位原谅。”“都急死了,二叔,直说不就完了。您不专制能有现在的局面?再说了,这样大的国家控制不住就乱。”“所以嘛,为了保证政策的延续性,也是为了这个国家稳步发展,我只好独断专行最后一次。”叶奋韬点燃一支雪茄,“大哥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才让我捉出这个决定,趁着我现在身体没问题,脑子不糊涂,尽早安排。省的我那天糊涂了,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老叶,你现在就要托孤?”“哪是?就是怕我哪天脑子糊涂了选择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大家有意见现在说,我提前讲好了,我这次一定是要专制的。”“奋韬兄,哪的话?说实在的,你要不专制,在座的恐怕还都不习惯。”“那好,我决定--南华联邦未来的每届领导人要从叶,尚,兰,王,盛,上官,姚,贾,孙这9个家族挑选,为期50年。我相信,50年以后我们国家会真正的走向民主,自由民主的制度会延续下去,我们这个民族才会在世界上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