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规定针对两伊战争的情况,敌我识别器发生错误和不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南华联邦国防部作战局只好规定:";只有同时以两种以上手段确定对方是敌机,才能给予先发攻击。即同一编队里所有战机均识别目标为敌机,或战斗机和预警指挥机均通过敌我识别器识别目标为敌机,或战斗机通过敌我识别和电子侦察机通过通信监听均判别目标为敌机,或预警指挥机通过敌我识别和通信监听两种手段判别目标为敌机,才能先行开火。当然,如果本方战机受到目标雷达照射或目标机正在攻击其他友机,也可自主进入攻击。";因为南华联邦的战斗机敌我识别器工作有可能不可靠,造成繁琐费时的敌我识别程序,不可避免造成了一部分空战贻误战机,导致敌人的战机逃走,这也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按照南华联邦参谋部的分析,针对击落客机事件做了如下的结论。虽然美国里根政府对击落A300民航客机事件百般狡辩,但后来美国媒体披露了国防部此后进行的内部调查还是说明了问题所在。当时正处于两伊战争期间,海湾内两伊双方的袭击油轮战正在高峰,美国海军向波斯湾内派入军舰为西方油轮护航,美军于1987年7月派军舰进入海湾护航后,多次与伊朗发生军事冲突,摩擦不断升级。先是1987年中,伊朗用反舰导弹击中美国油轮和悬挂美国国旗的科威特油轮,美军随后进行报复,击沉伊朗登陆舰一艘、采油平台两座。1988年4月,美一艘护卫舰在海湾触上水雷,造成19名官兵伤亡,美舰随即摧毁伊朗两座采油平台、击沉击伤伊朗军舰6艘,击落A300客机事发之前,双方已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文森斯号导弹巡洋舰参与了和伊朗海军交火,并在追击中进入伊朗领海边沿,全舰上下处于高度戒备,恰逢此时,这架伊朗民航班机从阿巴斯起飞前往迪拜,文森斯号导弹巡洋舰舰长未经严格研判就以为是伊朗F-14前来袭击,在草木皆兵、未按规定仔细核查的情况下就草率下令攻击。美国国防部的调查最后发现,文森斯号巡洋舰上的宙斯盾系统的电子记录显示:伊朗航空655航班在事件期间一直在稳定匀速爬升,而且一直按规定发送民航识别信号,而非什么F-14的识别信号,文森斯号巡洋舰上的敌我识别器并未确认A300客机是F-14。然而,莽撞粗鲁的文森斯号舰长却被强烈紧张偏执的自我心理暗示所误导,认为伊朗F-14马上要攻击自己了,不按交战规则仔细核查数据,在半疯狂的急躁状态下仓促下令开火,结果酿成重大惨剧,虽然此种说法并未得到美国国防部公开正式承认。如果军用敌我识别器对民航飞机识别出现问题而击落民航机,在平时可能造成政治影响恶劣、无辜生命逝去、两国关系恶化,在战时如果击落第三国民航机,还有可能造成第三国参战、战争局面不利化,所以必须予以重视。由于战机敌我识别器必须通用于识别世界民航机,而战机又只能有一套敌我识别器,不可能单独开发一套适用于民航机的民用识别器、一套适用于战场军用的军用识别器,所以敌我识别器的工作频率必须按照世界民航机通用的识别讯号频率,即询问频率是1030兆赫,应答频率是1090兆赫。这样一来,既然频率大家都一样,打仗时要想保密,就只能主要靠秘密编码,具体说,就是不断增加暗号的种类和复杂程度以及数量,询问和应答信号都越来越长和复杂,在询问和回答的暗号中,除了分辨敌我,还包含着以下信息:一,对方的位置。二.,对方的性质,除了敌我属性之外,还有中立的或属性不明的。三.,对方如果是友机,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队形里,编队状态可以根据军队内部既定的类别来加以定义,这些信息都隐藏在敌我识别模式的暗号里,获取这些信息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本方航空交通管理。四, 如果对方是友机,它的飞行高度信息,从敌我识别器C码中得到,敌我识别器可以通过问答形式获得本方的战机高度,从而获得准确信息,以便利于本方战机航空交通管理。五.,如果对方是民航飞机,应该从民航用的飞机代码,即俗称的A码中获得信息,避免误击。六,对于民航机,还可以包含特殊的信息:如飞机被劫持或处于其它紧急状态时的呼救信号,因而使处于危险境地的民航机飞行员不用语音通话、仅需按一下按钮即可进行呼救。而在战时,如果事先对自己每架飞机的编队都编了号,相当于为每一个编队都起了一个名字,那么就可以通过预警机发射询问信号,每个编队回复应答信号,从而让空中预警指挥机详细的知道每一编队的位置情况。正因为敌我识别器的作用巨大,所以它在各个国家还被称作二次雷达,由于敌我识别器识别暗码的极端重要,所以对于作战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旦敌方掌握或破译识别应答码,唯一的选择就只能是把部队中全部敌我识别器和暗码全部更换,为确保安全,战机上通常安装有敌我识别器密码的自动销毁系统,在战机即将坠毁在敌方境内时自毁。正是由于敌我识别器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使命,越来越复杂化,夹带的信息越来越多,应答编码越来越长,所以到了海湾战争期间,传统模式敌我识别器工作越来越不可靠、错误率越来越多,连电子工业水平强大的美国也不能例外。为什么在条件严格的靶场能良好通过测试的敌我识别器,在实际战场上却表现如此拙劣呢?究其问题根源,和以下几个方面直接相关:第一点,敌我识别器在使用时经常会碰到的旁瓣干扰, 当敌我识别询问天线的旁瓣较高时,询问信号就有可能通过旁瓣辐射出去,这种询问本来应该由主瓣发出,如果通过副瓣发射出去,本方战机收到后就会回答,可是主瓣依然在发出询问信号,本方战机依然要回答,由于频率完全一样,内容相互重叠,在重复中就造成了一部分乱码。理论上说,旁瓣干扰可以通过辨别主瓣对应的回答信号和与副瓣对应的回答信号强弱来比较,一般来说,来自主瓣的回答信号要比来自副瓣的信号强一些。但在实际战场环境中,来自各种辐射源的信号很多,这就使抑制旁瓣的工作受到更多扰乱。另一点,当同一战场上多架战机互相进行敌我识别的时候,一架战机收到的应答信号中,也夹杂有其他战机的应答信号,有时是同一架战机对不同飞机之间的应答,这种干扰就是窜扰,类似于打电话时的串线,把另一条电话线上的通话串到当前的对话中,这也会造成乱码。第三点是当某架飞机的敌我识别天线同时照射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方战机时,就会同时收到这些战机的回答信号。当多个回答信号同时涌来的时候,有些情况下会重叠和交错在一起。就像本来多个各自独立的句子,此时却打乱了顺序混在一起,这个句子里夹杂着那个句子里的单词,那个句子里夹杂着这个句子里的单词,敌我识别器就无法读懂这个句子,这就是术语上说的混扰,战场上战机越多,这种敌我识别上的混乱越明显。正是这种传统机制敌我识别器难以克服的缺陷,南华联邦从两伊战争之后就开始研制发展新机制敌我识别器,运用了毫米波和S模式等技术解决原有技术缺陷,因此,其敌我识别问题应该已可能像两伊战争时期那样严重,而其他仍采用传统机制敌我识别器的国家,尤其是多年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检验的国家,在未来可能的战争中遭遇所有空军曾经遇到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