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对峙两军之 攻略别看这一张薄薄的纸片,却重若千钧。...洪复之递过纸片,凑近了乔向文,低声道:“向文,这是我在军委会政治部集训时候的同学名单,打了圆圈的,是与我那时候相处不的,打了勾的,是一直还与我保持联系的,中间有三位刚好就在东北,根据我的了解,他们并非老蒋那里的顽固分子,与我当初一样,都属于投身抗rì误入贼船。我想这份名单对于你的工作,是有帮助的,你那时候帮了我,我现在不带兵,不打仗,但是我有关系啊,我想这也可以帮你。”那是抄写的公公整整的一长串名单,做满了各种标记。乔向文飞快扫了一眼,一股暖流涌起。对象的锁定与接洽,疑是秘密策反战线中最重要的环节,有了这份名单,两军对阵的东北战场,很快就将曝出一条条重磅新闻。“洪主任,太谢谢你了,我们一定会根据这上面,好好做工作,到时候可能还需要你配合着,一起做工作。”洪复之看着这位老,感慨地说:“其实,我在想,今天表面是我们在策反他们。拉他们,也许他们就会感激我们,否则跟着蒋家王朝一起毁灭,谁又真的心甘情愿呢。眼下全国形势来看,**得天下,已经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只是个问题了。早点让他们脱离那个阵营,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是每个人都有的担忧、小算盘,这就靠你们这帮专家去做思想工作,去帮帮他们,去掉思想上的小疙瘩。”喝着茶,洪复之还谈了当初的心理变化。当年与此时,情况还是大有不同的。那时,国民党是强势zhèngfǔ,执政党,**论兵装备,还没法相比,那会儿投诚八路军的主要是一些地方杂牌部队,老蒋的正规军极少极少。此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光是东北战场,两军对垒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论兵力数量、作战素质、武器配备、群众基础、后勤保证,都与初到东北的时候,完全两样了。可以说,此刻加盟东野,由此带来的震动,与十年前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换而言之,当年的老虎团、当年的洪复之,能加军,并且能很很快投入**的大熔炉,还真的需要很多勇气和意志。没想到,身居高位的洪复之,遇见故人,还能如此坦率地解剖,分析,这让在座的每个人都很钦佩,也从这种交流中学习了很多。很快,酒菜好了。洪主任夫妇,乔向文,陈虎,刘胜,白兵,许一梅,洪小雨,还有两名司机,刚好十个人。几年来,战友们第一次看他们的部长喝了那么多。平时也有应酬,但乔向文一般不喝烈酒,推不掉时也是浅尝辄止。今天,情况就不同了。他敬别人,先喝掉。大家敬他,他一点不剩。许一梅睁大了眼。陈虎睁大了眼。其实,乔向文心里明白得很。陈虎是他策反的第一个国民党军官,刘胜白兵是他第一次锄jiān的伙伴,看到他们,总会想起许大哥,想起当年为了逃婚,离家出走,想起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难忘情景。从一个省城的大学生,到一个坚定的解放军战士,这中间究竟有多远的距离,只有他一个人。工作中,他给所有人的印象,都是冷静,成熟,思维敏捷,追求效率,其实也有过孤独与彷徨,困难与险阻,只是不习惯于对别人表达而已。顺风顺水的背后,多少困难苦涩,都被默默一个人消化。就说文静离去的打击,表面看,没有影响多大,只有他,伤痛是致命的,拼命地掩盖,只是为了不让痛楚与怀念随时随地触景伤情,汹涌而出。今天这几个人的聚会,把他心里的那口闸,好像突然打开了。回到纵队的第二天,乔向文细细分析了洪复之的那个名单。巧的是,有一个人竟然是锦州新6军参谋长,叫夏振宇,还有另外他的两位挚友,分别是沈阳保安司令部的参谋长和长chūn的jǐng察局长。这些人如果能够成功地策反,为我所用,那对**事业将带来多大的好处,避免多少的牺牲啊。他立即找来陈世安副部长,两个人反复酝酿了一下,决定还是从就近的锦州开始工作,因为那里已经有了“狼毒花”打下的比较好的基础。对于另外两人,可以派人先接触起来,保持一种交往,一旦**有需要了,再针对xìng开展工作。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盛阳战役结束后,东北战场出于一种微妙的状态。战事很少,甚至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更大的激流只是在悄悄地酝酿中,有政治的、军事的,两党两军都在紧张地思量。剿总方面,卫立煌要求所辖部队固守城市,以不变应万变。但是,蒋介石要求部队尽可能往锦州转移,因为那里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蒋介石的真实想法是,面对东北**的快速壮大,不承认现实是不行的。这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就是东北的国民党统治每况愈下,**迟早会对**发起总攻及,从而最终占有东北。美国顾问团的意思也是如此。与其几十万大军守着几座孤城,处处挨打,还不如干脆放弃,几十万大军撤回关内,与华北的兵力何为一处,重点经营华北,把国产党的军队堵死在东北。再折腾,你不就是惦记着东北的那些工厂、那些工业基础,那些肥沃的农田吗?实在不行,我就让给你,你该知足了。此刻,他哪里,毛伟人的胃口早已不是一个东北了。此一时彼一时,眼下东北要,西北要,华北要,华中要,整个全中国都要。不但要地盘,要利益,要人头,要政权,连老蒋你的老命我都想要。基于老蒋的这些潜在的心理活动,一度,美国zhèngfǔ甚至愿意出面,把国共两党约到一起,坐下来谈这个话题。可是,想归想,那毕竟是心理活动,蒋某人并不甘心啊,要不是rì本人来犯,我在西北把你们就赶尽杀绝了,只怪,当初心一软,玩国共合作一直对外,把虎狼当家犬,这倒好,我在正面战场打,你在敌后拼命拉队伍,扩地盘,八年打下来,我死了三百多万人,你倒是把的队伍扩大了几十倍。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思来想去,蒋某人最终采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要求卫立煌把东北军队,尽快集结到锦州至沈阳、长chūn一线。可是,卫立煌迟迟不肯买账。将军和统帅,角度不同,立意不同,所以对于军事,对于政治,理解也就自然不同了。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延安方面怎会放过?2月7rì,zhōngyāng给东野发来电报:对于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理这一点,后来被专家们论证为辽沈战役发起的一个起源。论如何,在这个时候,东北野战军数量超过东北国民党军队,武器和士气亦非昔rì可比,这阵子,zhōngyāng考虑的已经不是一个城市,一块根据地,而是要拿下整个东北,把蒋家王朝的五十多万军队就地消灭,不让他们撤退到其他地方去继续为虎作伥。之后,再慢慢地走出东北,把你赶尽杀绝。决策是正确的,当机立断。困难是巨大的,人不知。很简单,当时东北最主要的解放军集中在北片,几十万大军的运输、后勤、武器弹药供应,从北到南,如何躲开国民党军队的侦察和飞机的监视。一个足以改变中国**方向和表的重大决策,实际上寻根问底可以查证的,就是延安和东野总部的几十封电报。辽沈战役,根据江湖追查各种资料,其实当年从没有规范的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提法。历史,大体都是有后人来总结,成功者来编写。抗战,内战,国共明争暗斗的那些事,同样如此。战事越大,往往越平静。用在此刻的dúlì纵队,最是恰如其分。那阵子,东野总部给纵队的任务,就是巩固盛阳、白山、通化之间的根据地,打通这一片的交通线,为大军南下提供安全保障。虽然大部分农村都在我党手中,通过土地改革,农民迸发了极大的热情,基层mínzhǔ政权得到了发展和加强,但是还有十几个县处于国民党军队控制之中,其中比较大的有三个,主要是靠近国民党驻军比较多的县城,他们依仗着这个,实施着在这片土后的统治。根据要求,对于这些县城的围剿,不能出动大股部队,以免引起国民党的过度jǐng觉,因为一旦意图明显,很有可能提前爆发大的战事,甚至让这些军队早早地撤离,前往锦州和其他地方。消灭有生力量,这是头等大事,占了地盘,却给你的主力都跑光了,这不算胜利。悄悄地小打,大仗地不要。这是纵队整个上半年的战斗宗旨,也是对于部队战略战术的重大考验。吃掉小鱼小虾,但又不能惊动大鱼大虾,这是费司令在纵队会议上打的一个十分形象的比方。究竟该玩呢,把这些虾兵蟹将一一给收拾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