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八章 冈村的烦恼?李学坤是知道华北的情况的,他也知道,华北的鬼子,并不是精兵,大我都是调到中国不久,没有什么太大的恶行,原来五一大扫荡的那批老鬼子,现在估计死的也都差不多了,现在的华北这些鬼子娃娃兵,也没有什么大恶,能放他们一马,就放他们一马,但是,负隅顽抗的,一定要坚决彻底的消灭!此时的冈村宁次,也是头痛极了,完全没有升迁的喜悦,他知道,一场大的风暴,将要袭来了。冈村宁次,百团大战后调任华北方面最高司令长官,指挥对八路军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抗日战争末期任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昭和军阀的三羽乌的第三位。先后就学于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曾参加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3年陆军大学毕业后在参谋本部任职。1917年在驻华武官处工作。1919年回国后,长期供职于陆军参谋本部,研究中国情报。1925~1927年任北洋军阀孙传芳的军事顾问,参与中国内战。冈村宁次出生在日本东京四名坂町街区的一个没落武士家庭。由于日本孕妇在胎儿隆起后有束腰的习惯,加之不足月份,所以他出生时很瘦弱。他的父母冈村宁永夫妇此前生过一个儿子,却夭折了,他们担心这个孩子仍然活不下来。在给这个孩子起名时,宁永取自己名字里的“宁”字,再加一个表示顺序的“次”字,就是冈村宁次。1904年,冈村宁次以优异的成绩从陆士毕业。于翌年4月将冈村宁次从补充部队转到步兵第四十九联队。1921年10月底,日本政府内阁的原敬首相被刺前一周,德国莱茵河上游的黑森林贵族城堡区,一个叫巴登巴登的矿泉疗养地举行了一个秘密聚会。3个军衔皆为少佐的日本驻外武官聚集在一起,纵论时政,目的与7天后刺杀原敬的中冈艮一类似:结束国内的**。这3人——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皆是日本陆军中的骄子。这3人后来被称为“三羽乌”——日语“三只乌鸦”之意;国内**在他们眼中首先是政治**。政治**又首先表现在陆军的人事**。这一天被日本史学家视为昭和军阀的诞生日,其实,巴登巴登聚会还有第4个人——东条英机。尽管他后来出任日本战时首相,可是在巴登巴登他只是替永田铁山点烟和站在蒸汽浴室门口放哨的小喽罗。1932年,为了转移九一八事变后国际社会对东北的关注,他派遣田中隆吉和川岛芳子挑起了一·二八事变,出兵中国上海。其后在中国战场上屡立战功,因功升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就任华北方面军总司令之后,进行了大扫荡,三光政策,但他自己却说,自己当时说的是“不杀、不抢、不**”的三不政策,矢口否认三光政策。现在,冈村宁次就如同坐在火山口上一般,受着煎熬,在华东战役失败后,日军大本营对于战局未来的发展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日军在华北的兵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挡得住装备有美械的中国精锐部队的攻击的,应该放弃华北,固守东北。另一种意见则是,日军已占有的领土,一点也不能放弃,否则,会让日军颜面无存。其实,从中途岛海战开始,日军早就开始颜面扫地了,可是,无论在美军面前如何的孱弱,但日军总不愿意向自己的近邻中国低头。还有一种意见是,以现在中国的军力,已经超过了驻中国的日军,所以,可以与中国谈判,让出一部分已占领的土地,以换取与中国的和平,这样一来,也可以抽调出兵力,进入太平洋,集中力量与美军进行最后的决战。日军大本营商量来商量去,决定按最后一种意见办,他们派出了和谈使者去重庆见蒋委员长。但蒋委员长的开价很高,一九三七年的时候,蒋委员长只要日军维持三七年的状况就可以和平,以后,蒋委员长逐渐提升谈判砝码,要求恢复到九一八事变前的态势,也就是说,让日本人让出东北,这是日本人所绝对不能接受的。而这次谈判,蒋委员长则是胸有成竹,他提出,中国与盟国是盟国,不能单独议和,如果单独议和的话,就需要日本放弃华北、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甚至还包括朝鲜半岛。这自然触碰到了日本人的抵线,是日本人所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日本代表是满怀希望而去,垂头丧气而归。笑话,抗日战争马上就要胜利了,还幻想着从中国人身上得到好处!蒋委员冷哼一声,当即给李学坤下达了命令,一定在要接下来的华北战役中,给日军以重创,光复整个华北!既然谈判不成,日军想放弃华北又舍不得,想守又守不住,就在焦虑与犹豫中,李学坤已做好了战役的准备。而他的对手冈村宁次,则脸如土色,他知道,由于大本营的犹豫,华北,必然会落入中国人的手中,凭着自己手上的这二十四万军队,是根本无法阻挡住中**队进攻的,这一仗必败无疑。现在自己考虑的是,如何以最小的损失打好这一仗,最好能占住山海关附近,保持对山海关附近的控制权,这样一来,自己的部队就可以从容撤退,以山海关为界,将中**队挡在山海关以东,固守东北。至于大本营那些死守华北的鬼话,就让他们见鬼去吧。自从抗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在华北的兵力是逐渐减少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日军进攻的重点是华北。中**队在华北地区进行了徐州会战和太原会战等,到1938年底歼灭日军10万人以上。后来随着战线向南向西推移,到1939年日军进攻华中的兵力超过了其进攻华北的兵力,此后,日军在华北的兵力稳定减少。日军在华北的兵力1938年是12个师团,1939年—1942年华北日军不增反降为9个师团,1943年—1944年华北日军进一步减少到8个师团。分别是(59,63,69,110,114,115,117,118师团)。这其中,战斗力最强的59和63师团还被抽调到了华东,在上海战场被中**队歼灭,如此一来,华亲战场上,正规的日军师团只剩下了六个,除了六十九师团是乙种师团外,其余的五个,都是丙种师团,每个师团只有一万余人,加起来十几万人。好在日军又将日军在华北的侨民武装了起来,新成立了特设119师团,120师团和121师团,共凑足了九个师团外加四个混成旅团,再加上一些地方守备部队,总共加起来,刚好二十四万人,但是在华北,有大量的皇协军,总数大约在五、六十万人,所以,日伪军说起来规模很大,号称百万。但事实上,这些日伪军,战力已经很差了,先说皇协军,这些皇协军大多是国民革命军战败后投降给日军的部队,战力低下,日军对他们是利用加控制,战争后期,日军为了扩充军队,甚至将伪军手中的重机枪都收走了,这些伪军,只好拿着步枪去打仗,打八路军都感到费力,如果碰到精锐的**,先不说士兵肯不肯卖力气打,就算是肯卖力气,他们手中的武器,又怎么能跟精锐的**相抗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