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金钱1941年12月美国和日本开战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开始为一个问题烦恼:从国力军力上来看,美国打败日本问题并不大,但问题在于美国打败日本要花多大的代价。美国毕竟是个民主国家,不能象有的国家那样要求人民为了领袖无限制地奉献生命财产,如果在对日作战中美国人牺牲太多的话,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就会抬头,政府就不得不顺应民意与日本中途停战讲和。罗斯福在太平洋战争一开始,就考虑开辟亚洲第二战场,让第三国参战来分担美军的人员伤亡消耗。1942年1月1日在美国的牵头下,26个国家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宣誓共同对德意日作战,但这些国家大多是弱小国,美国对他们并不抱多大指望,当时罗斯福考虑到能够有效帮助美国共同对日作战,分担美军人员伤亡的国家只有三个:英国、中国和苏联。罗斯福首先考虑的是英国,英国人当然是美国最靠得住的盟友,可是英国当时正忙于欧洲和北非战事,对在亚太地区开辟第二战场是心有余力不足,驻香港和新加坡的英军在太平洋战争开战后不久便战败,向日军投降。不过驻扎印度的英印联军还是一只可以依靠的力量。罗斯福第二考虑的是中国,一来中国已经被日本侵略多年,向日军发动反攻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事,二来中国的人力资源非常充足,不足的只是武器弹药。所以,罗斯福设想了一个美国人出钱,中国人出力的方案,美国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由中国军队在中国战区开辟第二战场,联手打击日军。但罗斯福对中国军队到底有多大战斗力心里没底。罗斯福第三考虑的是苏联,苏军的战斗力强,在战术上是美军的最好帮手。但罗斯福不敢肯定斯大林是否愿意对日作战,因为苏日两国之间1941年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根据该条约苏联有保持中立的义务,罗斯福不知道斯大林是否愿意撕毁条约向日本开战,或者斯大林会为向日本开战而漫天要价。另外,出于防共的考虑,罗斯福也不很情愿苏联出兵中国和日本,因为这样有可能使中国和日本成为美国日后的敌人。基于以上的考虑,罗斯福决定首先武装中国,向中国提供物资武器装备,试图让中国承担起太平洋战场的主要角色之一,如果中国实在不行的话,再考虑苏联的参战。1943年开罗会议后,中国政府多次向罗斯福索要10亿美元贷款,并声称如果美国不给贷款中国就要停止对日作战。他的作法激怒了包括罗斯福在内的很多美国人,他们说:现在美国就象欠了中国的债一样,中国军队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有解放被占领国土的义务,好象中国军队是美国的雇佣军,对日军作战纯粹是为了帮助美国打仗,不给钱就不打。支持重庆国府的富裕阶层自己不肯出钱打仗,却利用战争向美国伸手要钱,这让美国人十分反感。美国国会自1942年2月批准向中国无条件贷款五亿美元后,再也没有批准向中国贷款一美元。另外,掌握国民党政府经济运营大权的宋氏家族,更是借机大发国难财。美国联邦调查局1943年的调查报告,其中这样写道:宋氏家族对中国经济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对金钱的欲望更超过对政治的欲望,美国5亿美元贷款相当一部分已经装入了宋氏家族的腰包。美国财政部甚至还有人把宋氏家族戏称为宋氏贼团。1942年2月美国向中国提供五亿美元贷款后,要求中国汇报资金的使用情况,但重庆政府却在美元汇率上做文章。当时法币和美元兑换的官价是20元法币兑换一美元,而黑市价格却是3000多元法币兑换一美元。在重庆一包香烟按照官价兑换的价格为五美元,而在黑市上一美元就可以买到160包香烟。重庆政府则按照官方兑换价向美方汇报美元的使用情况,自然是数字水增,在重庆国府的报帐中,修建一个公共厕所的造价都要一万美元,在美国被传为笑谈。“乔治,你不觉得这是我们的机会吗?”“我父亲那里传来的消息是,美国政府不能和一个国家内部的地方政府谈贷款的问题,所以一直没有和你沟通。”“这件事总要有个解决的办法,我们很需要,你知道如果和苏联开战,初步的估计就要十亿美元,这还是第一年的,鬼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结束。”“这个我明白,你的要求其实不仅是这不到三亿美元的尾款,你想的是如何得到更多,这只是一个试探,一个能接触的机会。在没有把我之前你是不会采取行动的,因为你是商人。”“这次你想错了,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没有谈判余地的。不管有没有人支持,即使拼光了我的所有,和苏联开战也是必然的。”“不得不说我被你折服了,我准备去一趟美国。”“现在还不行,一是怎么去是个问题,二是和日本人的谈判还需要你,等到战争结束吧。”“如果我们换一个方式,使这些贷款在美国不出境,那样就在监管之下,相信还是有可能性的。”“这是你的工作方式,我想说的是你一定要完成我们的准备。不管怎样,我只有打一年的资本,战争终究要靠实力的。你这样,建议给我们尾款,我们在美国的公司采购美国的产品,尤其是制造工具之类的,以后可以用我们的原料生产。”他顿了顿:“战争没结束一切都不好讲。”看着迎出门来满面春风的贾莹,叶奋韬很奇怪,每次不是这样啊。“二哥,黎明来电报了,投资凭证卖出去一个亿了,这一百万美元一张纸算是白捞了。这不,等你好半天了。”“是吗?这是我这些日子听到的最好的消息。进去详细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