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混乱的现状荷兰人这时采取的方针是以1942年12月6日威廉敏娜女王的广播演说为根据。女王在演说里是这样说的--建议成立一个由荷兰、印度尼西亚、苏利南和库拉索岛参加的联邦,参加者在内政方面完全自主,行动自由,但随时准备相互支援。1945年,荷兰人并未准备超出这个相当温和而含糊的让步范围从事立宪试验。荷兰人从未考虑过承认一个不是荷兰联邦一部分的独立的共和国,这个步骤在荷兰人看来应予拒绝,这样做不仅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而且符合印度尼西亚人的利益。在荷兰人看来,在侈谈进一步的自治之前,应该首先恢复饱受战争创伤的印度尼西亚经济。荷兰人认为,他们远比那些共和派领导人更有能力执行这项任务,因为这些共和派领导人毫无管理国家事务的经验。此外,荷兰人除了真诚相信他们在东印度群岛的使命外,他们还不能不考虑到,三百年来他们本国的繁荣同印度尼西蓝的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担心共和派人士旨在剥夺荷兰人的全部利益。而对共和派来说,他们虽愿意接受荷兰的技术援助和投资,但他们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掌握自己国家的发展前途。他们认为,在接受荷兰技术援助和投资的条件下,他们取得独立,并不会使荷兰人受到物质或情神上的损失。但是在他们看来,他们忘不了--1942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荷兰政府根本不加抵抗就向日本人投降,从而使东印度群岛人民遭受了日本人的压迫。于是,盟军统帅部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一方面,共和派政府要求对整个群岛拥有主权。另一方面,荷兰政府无疑是荷属东印度群岛法律上的统治者,现正在要求恢复战前状态,以此作为将来可能改变这块荷兰领地政治结构的先决条件。然而尽管荷兰政府的要求在法律上是无懈可击的,但它的盟国却认为荷兰政府无法承担起完全有能力作出决定的职责。1940年他们的祖国被敌人**,迟至1945年才最后获得解放,现仍处于一片遭受过劫掠的境况,而且他们殖民帝国的大部分在1942年就已丢失了。这样,他们的处境远远不如法国人,例如,法国人能够保持他们的殖民帝国的大部分未受损伤,1944年法国本国重新获得了自由,遭受的损失相对来说是轻微的。所以法国人能较顺利地进入印度支那,而荷兰人却是力不从心,无法在印度尼西亚采取相应的行动。兵力不足和船只缺乏,因为荷兰的船只正被盟国用于别的目的,使荷兰人在当时除了派一个民政处去东印度群岛协助盟军司令之外别无他法。这样,这个责任就落到了英国人身上。他们断定最好的方法是,首先在爪哇和苏门答腊,然后在其他岛屿的战略要点建立桥头堡,并用这些桥头堡作为基地来解除日军武装,拯救俘虏和被拘留者。然而,既然大多数的俘虏和被拘留者并不是关押在主要的海港,而是关押在别的地方,所以他们感到在处理这件事上有必要同实际存在的印度尼西亚政府进行合作。因此,英国中将司令克里斯蒂森爵士在1945年10月初一到巴达维亚就宣布,要求现在的印尼政党领导人给予支持,并声明,由于他的部队人数有限,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当局应对它控制地区的行政工作负责。在这个声明以前,克里斯蒂森将军在新加坡发表的一篇广播演说,被荷兰人看成是暗示荷兰不再被承认是东印度群岛的合法统治者。而这一声明则似乎是给予共和派人士的政府以事实上的承认,这就更不受荷兰人的欢迎了,因为荷兰人认为,除了在感情上他们作为英国人的盟友,理应受到一定的尊重之外。而且,共和派的这两位领导人,苏加诺和哈达,过去是同日本人合作过的。在爪哇,英国军队于9月29日占领巴达维亚,10月10日占领万隆,10月17日占领三宝垄,10月25日占领泗水。随后不久又占领了苏门答腊的棉兰、巨港和巴东。一开始,他们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但是,一些荷兰军官的到达,把已被释放的荷兰人和荷兰殖民军组织到部队中去,而荷属东印度群岛民政处人员也从澳大利亚来到,这些情况在共和派人士心中引起了惊恐。他们担心旧的殖民制度会重新加在自己头上,因此共和派政府要求,在共和国的独立未获得承认之前,不再允许任何荷兰军队和民政处官员进入印度尼西亚——这个要求无视下述事实,即英国下院在10月17日明确声明:英国政府只承认荷兰政府在东印度群岛拥有主权。也无视另一事实,即盟军司令部10月20日在巴达维亚重申肯定荷兰人为合法的统治者。盟军司令部还警告共和派不要制造恐怖行动,这种行动已经在发生了。司令部还劝告他们用和平手段来实现他们的目的。这些警告使得共和派领导人同意和荷兰人进行接触。为此,他们重新改组了行政体制。l1月14日取消了总统行政委员会,设立了宪法中没有考虑过的总理职务,任命苏丹-沙里尔为总理;虽然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他没有和日本人合作过。从那时起,就对荷兰人和英国人的关系来说,沙里尔处在政治舞台的前面,而和日本人合作过的苏加诺和哈达留在幕后。在谈判正式开始之前,一阵目无法纪的浪潮席卷整个爪哇。虽然共和国已经掌握了政府机构,但在其成立后的几个星期里,共和国觉得很难控制那些自称是它的支持者们。1942年,日本人的严厉控制取代了荷兰人的温和统治,然而当日本人的统治又被取消,一个完全新的政权正在建立起来时,有效的行政管理有一段脱节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有骚乱的机会,一些坏人或捣乱分子——这种人在每一个国家里都有——就趁机混水摸鱼了。盟军首批登陆后不久,在巴达维亚不时出现过动乱。但在泗水,这样的风波第一次变得严重起来。10月25日盟军在该港口登陆,三天以后,动荡的局势使得盟军司令要求在30日之前交出所有非法持有的武器。这一命令和宣布建立军事管制的公告,引起了战斗的爆发。城里的盟军据点遭到了有组织的袭击。尽管苏加诺同意停火命令,并亲自出面干预,但袭击仍然在继续。一批荷兰妇女和儿童在去码头的途中遭到了袭击,大部分妇女和儿童被杀害。护送他们的英一印军队进行了战斗,直到弹尽粮绝,然后几乎全部被俘,并同样遭到杀害。与此同时,马拉比准将在设法执行停火命令时被杀。据估计,这时在泗水除了二万名用日本武器装备得很好的共和派人员外,还有十万名共和派的人拥有各式各样的武器。10月31日,克里斯蒂森将军发出警告说,如果不停止战斗,不交出杀害马拉比准将的凶手,就要采取行动。他的这些要求得不到任何反应,于是他在11月9日发动重大的军事行动。经过十天的战斗,英国军队控制了泗水的局势。在巴达维亚也同样出现了严重的动乱,并且继续发生,直到12月,一个英国伞兵旅到达,才有可能使该地恢复和平。万隆及盟军占领的其他城市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到12月5日止,英军和英一印军的伤亡达916名,其中死亡145名,由此可见这些动乱的严重程度。另外,英国人试图到内地去拯救那些被关押的俘虏和拘留者,也遭到武力抵抗而无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