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对苏最后一战之正向计划在第二次科夫战役正在激烈进行的2月中旬,中华军总参谋部已经在酝酿中华军的1949年夏季的作战计划,当时,所有人已经意识到中华军在苏联已陷入了一场没有希望的消耗战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凭着其雄厚的军事制造能力上的优势,最终必将压倒中华军,而避免这个噩运的唯一办法是在苏军的优势还不明显时,以一连串歼灭战使苏军在人力和物力上大出血,当这种损失大到苏联无法忍受时,中华军便有可能获得一个通过谈判的和平。在战役接近尾声时,孙志武和总参谋部协商的计划也已成型了。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两个,其中一个是被称为反向计划,即先放弃涅兹盆地的突出部,引诱苏军深入叶尼塞河下游,再把所有的预备队集结在科夫以西,从南、北两个方向袭击苏军暴露的两翼,由于中华军以类似的方法取得了第二次科夫战役的胜利,一开始所有人倾向于这个方案。但这个方案也有其致命的弱点,首先它等于把战略主动权供手让给了苏军,其次如何判断苏军究竟于何时何地发动进攻,由于在战争的这个阶段,中华军已感到兵力严重不足,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去防守整条战线,如果把兵力集中在南方,而苏军恰恰在别的地方发动进攻,那又如何应付?并且苏联可以等待,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的工业会提供越来越多的武器装备,苏军的战斗力也会越来越强,而中华军恰恰不能等待,因而。虽然很遗憾,反向计划不得不被放弃。反向计划被放弃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中华军在第二次科夫战役中的全胜,胜利使得中华军从上到下又充满了信心,希望在苏军遭到重创的情况下,继续扩张战果。事实上,在第二次科夫战役接近尾声时,反向计划被放弃,中华军总参谋部便考虑实行正向计划,即通过中华军的主动进攻来歼灭苏军,很自然,他的目标选在突出部上。这个在冬季战役中形成的突出部,它有如一个紧握的拳头从苏军的战线中延伸出来,其正面长约310公里,而底部却不到100公里,在孙志武眼中,从这里发动其正向攻击是在理想不过的了,一次协调地南北两翼的钳形攻击,足以切断整个突出部,歼灭大量苏军,并且这次战役的成功将缩短德军的战线,使德军的机动部队大大增加。虽然,在他的回忆录中,孙志武竭力声称他对反向计划的支持,实际上他对正向计划投入了同样多的热情,早在3月10日,孙志武便向来他的司令部的王胜强建议,一旦泥泞季节结束,中华军就应发动对科夫突出部的进攻。他的建议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科夫突出部的苏军都是些从第二次科夫战役中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中华军应该在他们恢复战力前,以一次坚决的进攻摧毁之。很显然,他并不知道,苏军最高统帅部已把第1坦克集团军和第68、21、64集团军调到了库尔斯克突出部。孙志武的计划在中华军上层引起了很大反响,它得到了总司令王胜强上将和联合勤务部队指挥官盛英娟中将的支持,但同时也受到另一个中华军著名前线指挥官张救国中将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张救国中将从一开始就反对把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装甲部队投入冒险,他甚至建议在整个1949年,中华军都应该采取守势。尽管有这些不同意见,中华军总参谋部最终仍决定采纳孙志武的计划,于4月15日发布1949年的第6号作战命令,决定中华军将以西伯利亚方向和中亚方向联合发动一个钳形攻势以摧毁苏军在突出部的军队。在命令中规定,4月28日起,攻势可在总参谋部命令颁布的6天内发动,也就是说,这次作战最早发动的日期是5月4日。4月30日,由于当年雨季结束的较晚,作战第一次被延期。5月3日,叶奋韬特地在天津的私宅召见参与作战的各个高级将领。在这个看似轻松的聚会上,有一个中华军的高级将领出人意料地表达了对这次作战的不同意见,他就是担任中华军中亚方向主攻任务的前线指挥官雷鸣上将。他把一叠航空照片摊在叶奋韬面前,这些照片显示了苏军在中华军计划中的进攻路线上,已经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他争辩说,进攻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了,准备迎接中华军进攻的苏军已经从战败中恢复了元气,这将使进攻成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所以这次攻势应该被放弃。但叶奋韬没有被他的发言所打动,显出了毫不犹豫的神情。尽管他知道以下的事实,首先中华军在4月最迟在5月初发起进攻的前题是在苏军在战败后尚来不及恢复元气和其增援部队尚来不及敢到上,而这并不完全正确,即使不考虑这个因素,单就是由于当年泥泞季节结束较晚,就使得中华军不可能在5月中旬前发动进攻,而到那时苏军的防御体系已经基本完成,等待着中华军的是一场代价高昂的正面进攻。而当时中华军从1948年5月起,几乎已经连续不断地战斗了10个月之久,部队的损耗已达到了极点,而作为进攻利器的装甲部队的损失已到了无法令人忍受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准备一场进攻,并不是对败退之敌的追击,中华军要做到:1、后方工业要生产出足够的武器。2、这些武器要运送到前线,苏联境内道路情况很差,而且苏联游击队正在发动铁路之战。3、在武器运到前线后,部队要时间来掌握。4、前线那些精疲力竭的部队需要时间休整,起缺额要补充,新兵要有时间适应训练。5、要在前线聚集足够发动一场攻势的弹药和粮草。而这些要在短短1个多月间完成,可能吗?要知道即使在7月中华军发动攻势时,一次准备完善的中华军攻势有可能失败在一个完善的苏军防御体系下,那么一次准备不充份的中华军攻势就必然能击破一个不完善的苏军防御体系吗?可以想象,如果叶奋韬签字下令在5月初发动进攻,如果一旦失利,也会有人说叶奋韬一意孤行,不肯等待聚集足够的兵力和物资,而提前发动攻势,从而招致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