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后勤之能改变战略拿破仑1805年8月作出对奥战争的决定时,也许没有响亮的喇叭声为之祝贺,但在战争编年史上,他的这一次战局标志着从18世纪进入19世纪。这位未来的法国皇帝早期的业绩可能是辉煌以至于新奇的,但从许多方面看,仍然属于前一个时代。1805年,他的战略改变了,后世评论家所谓的歼灭战略产生了,同时也成熟了,要说明形成拿破仑新的战争风格的要点何在,是不容易的,它包含的因素太多了,绝非一个简单的定义所能概括。关于那时法国军队的崭新的和民主的性质,关于它浸透着革命意识因而具有了一种完全新型的推动力,关于拿破仑一心一意致力于打败敌人的军队而不是着眼于夺取一城一地,关于他把战争进行到底,打破敌人的头颅而不是砍掉敌人肢体的决心,关于这一切,人们已经写了很多。没有人会否认所有这些阐述都包含着许多真情实况,但是,看来他们忽略了一个中心点,具体说来就是:若要采取一种新的战略体系,首先必须找到能实现这种新体系的新手段,这里所要集中阐述的,首先就是这种新的手段。由于拿破仑统率的军队规模庞大,他的新战略提出的后勤问题也是空前巨大的,即使在18世纪,长途的战略行军也决非如一般人设想的那样,是无法实现的,至于说当时的行军规模总是较小,问题决不在后勤因素,而在于攻防双方兵力的对比。一支野战军若同另一支大小相等的野战军交战,自然有相当的获胜希望,但要围攻一座强大的、坚固设防的要塞,则一般认为必须具有不少于7:1的数量优势。所以,围城战只有大部队才能进行,例如1708年马尔波罗曾集中12万人于里尔周围,如果没有这样大的兵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运动中求战,这无疑是以速度来弥补数量的不足,但即便如此,如果敌人的要塞未被触动,仍然没有多大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希望。1704至1712年间,马尔波罗和尤金亲王虽然在野战中接连取得胜利,但法国的实力仍未被摧毁,最后还是缔结了有利于它的和约。所以,马尔波罗率4万人进军多瑙河,尤金率3万人进军土伦,这不仅反映出他们试图摆脱后勤的束缚,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事实:这样小的兵力就连只打一座头等要塞也是没有获胜希望的。的确,这样小的军队,既要向前推进,就不可能分兵包围途中要塞,为什么这类战略行军在开始时通常总是沿敌人领土边缘前进,而不是深入敌境呢?原因就在于此,而不在于有些人设想的对仓库补给的依赖性。在马尔波罗从弗兰德到多瑙河的行军中,如果他被迫去封锁,更不必说去夺取哪怕是仅仅一座坚固要塞,整个这次有名的战略机动就肯定会一事无成。事实上,改变围城战与野战的相对关系,改变敌人要塞和其野战军作为战略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这就是拿破仑对战争艺术的最具革命性的贡献。18世纪初,沃邦计算上两个世纪的围城战,其中不成功的有200次,而野战仅60次,但拿破仑一生只打过两次围城战,他给包围意大利曼图亚的军队供应给养的经验表明,围城战的后勤问题就连对这个姓波拿巴的天才来说也是很不容易解决的。1809年他给他的养子写信说:“大量军队集中一地,行军时的那种给养供应方法就行不通了。”所以,除就近直接征集粮秣外,还必须有补给车队从远外实施前送,拿破仑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法,这里指就地取给与后方前送相结合的方式,对此,萨克森的莫里斯一定会欣然同意的。由于拿破仑的决心是把他所有的部队集中于决定性的方向,所以他坚持地方守备部队不能由野战军派出,而应由地方居民或国民警卫队组成,这并不意味着他把要塞看得全无价值。他的军队有足够的兵力,能在分兵包围一座要塞,必要时甚至包围一座以上的要塞的同时,保证主力继续向前挺进。他有一次在评论提雷纳关于一支军队不应超过5万人的名言时指出,一支25万人的现代军队,在分出五分之一的兵力后,仍然强大得足以在短期内推翻一个国家。因此,拿破仑决不是要完全取消要塞,只是要改变要塞的布局,要塞不应设在边境地带,他认为这样做是愚蠢的,因为这将暴露一个国家的兵站和军工生产中心的位置所在,而应设在后方腹地,最好是在首都四周。在这样的条件下打围城战,后勤必将产生困难,这是德国人在1870年吃了苦头之后得到的教训,尽管当时他们已经有了铁路。总之,拿破仑认识到,正是因为18世纪偏好打围城战,才引起无穷无尽的后勤困难,而他自己正是由于能够摆脱围城战,但这要归功于他所率领的军队的庞大数量,才基本上没有必要搞18世纪那样的后勤机构。这就是下面这个乍看起来似乎难以理解的事实的原因所在:虽然拿破仑所掌握的技术手段并不优于他的前人,原因在于他在这方面确实有些保守,他拒绝采用新的发明创造,而宁肯继续使用某些旧的东西,但他却能推动庞大的军队横越欧洲,建立起一个从汉堡到西西里的大帝国,不可挽回地动摇了整个世界。他是怎样做的?这里着重阐述的是他最成功的一个战局,即1805年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