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第33章 团军在南京保卫战中(二)到了二十一日下午三时,又接到了傅常发来的第三道命令:一四四师庚即开赴溧阳前方,在载埠、新芳桥一线,占领掩护阵地。于是部队又向前朝着距此五十公里的溧阳和载埠开进。部队从南京出来时,便遭遇大雨,一直在雨中徒步行军。所走的道路都是新修的国防公路,全部都是碎石路面,经大雨一冲,充填在碎石间的泥土都被冲洗掉,路面上全是带棱角的碎石子。士兵们穿的草鞋很快就磨破,一些士兵赤脚在碎石路面上被磨得满是血泡、鲜血淋漓。于是,行军休息、宿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草鞋,沿途可用于打草鞋的破军装、破布条和杂草都被搜索一空。有的士兵还一边走路一边打草鞋。这时,田钟毅旅也到了南京,由于行军途中有很长一段路程是步行,到得最迟。田旅一到南京,委员长就命傅常转来一份命令,要田钟毅率部去守长江边上的江阴要塞。田旅刚要出发,忽然委员长又急急忙忙派人来找到傅常,叫田旅不要去江阴了。说是江阴要塞的钥匙不知被谁拿跑了,去了也是白搭。如此反复无着,其混乱之状真是令傅常哭笑不得。二十二日下午五时,一四四师刚到溧阳,一辆风驰电擎般的摩托车冒着大雨,飞溅起路上的积水,“嘎”的一声停在参谋长林华钧的身旁,车上跳下来一个满身泥浆的军部作战参谋,双手递上一份文件。林华钧展开一看,是军长潘文华转来的一分命令:1,敌军己在金山卫登陆,正在浙江境内激战中。2,我军有堵击该敌之任务,重点保持于广德、泗安方面。3,一四四师应在京杭国道长兴、宜兴间占领阵地。4,一四六师在南新塘、李家港、吕仙镇占领阵地,并与一四四师保持联络。命令的后面是刘湘的亲笔签名。这么说来,二十三集团军的作战方向己经从原来太湖以北的京沪方向改到了太湖以南的京杭方向了,命令中所指的地方是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交界地带,其中广德在安徽;泗安、长兴在浙江;宜兴在江苏。一四四师的阵地正好在长兴县城以北、太湖西岸,背靠天目山的一片余脉,江苏、浙江的省界沿这片余脉的山脊通过。一四六师的阵地位于长兴县城更南的一片丘陵之中。根据命令,两师一北一南,互相支援。看见刘湘的亲笔签名,林华钧眼睛一亮:浦帅已经亲自来前线指挥作战了。心中顿感踏实了许多。刘湘自八月初开完南京国防会议回川后,就立即着手亲自率军出川征战的准备。当时,刘湘身体非常不好,由于胃溃疡和糖尿病的长期折磨,有时连行动都感困难,穿鞋都弯不下腰膝来。邓汉祥看着这种情况,想得更远,心中不免着急:国事、川事皆尽险恶,平静之下暗潮涌动,出川远征万有不测,多年来的功业必将尽毁无存。于是向刘湘献计道:“浦公万不必躬亲迎敌,可派一得力可信将领去前线代劳,自己坐镇川中后防,调度军政要务,为利更多。”刘湘左右高级幕僚人等,也都纷纷相劝,言委员长言行未必可信,万一像张学良那样另生借口被扣留在外,悔之亦即晚矣。但刘湘去意己决,无可动摇,说:“我一向高呼抗日,国人尽知,如今战幕己开,自己周从化年长戴高翔几岁,居高临下,说起话来一点不饶人。戴高翔所说的“二十一岁追随甫公”一事,是指他在二十一岁时考入刘湘主办的二十一军军官学校,当时,刘湘是军官学校的校长,这件事是他们都很清楚的。实际上戴高翔己深为刘湘一席话所感动,当即决定要随老长官上前线了。只等到了南京,便立即写封信到陆军大学,一面辞退本兼各职,一面让妻子收拾行李回仁寿老家。看见戴高翔要认真,刘湘招呼住大家:“好了,好了,都别说了,跟我上船去。”等待刘湘的一艘火轮船己停靠在江边,于是一行幕僚人等,随同刘湘上了船。火轮船开足马力,溅起阵阵浪花,向下游急驶而去。到了船上,一路谈来,戴高翔才详细地了解到刘湘己于十月奉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长官部指定驻郑州。川军己派出两个集团军计十余万人,正向前方进发。刘湘本人则兼程进京,请示作战事宜。自己则被内定为战区兵站总监部参谋长,除掌管后勤保障外,主要在长官部作战术研究和作战策划工作。江面上秋风瑟瑟,不时有满载逃难人群和西迁机器设备的客货船只朔江而来,偶尔也有挂着红十字、上面挤满包裹着带血纱布的伤兵的船只开过。船只相遇,看见乘坐军人的船只东下,民船总是首先拉响汽笛致敬,船上携带着各种颜色包袱的难民人等群情激愤,不断呼喊着“打倒日本鬼子”和“欢送壮士为国出征”的口号,并挟杂着哭喊。兵船上的国旗和军旗在寒风凛烈中招展,也拉响汽笛作答,一路上更增添了几分悲壮的色彩。“你知道我为啥子要让你去全国考察吗?还不是老早就在为这一天做点准备嘛。”都是自己人,说话无须打官腔。在船上,刘湘一口四川大邑话对戴高翔说。戴高翔知道,刘湘指的是去年趁陆军大学放暑假的时候,老长官刘湘资助自己全国战事考察,车船马费,吃饭住宿,一应全包的事。当时,他轻轻松松,毫无后顾之忧,北至黄河两岸,南到广东广西,山川地势,道路桥梁,尽收眼底,对症下药,归而深研“抗日战法”。说完之后,刘湘又转向戴高翔,说:“这些年,你有不少心得体会,给大家说说。”戴高翔的思绪从过去被拉回到现实中,想到这些年的研究工作和与军中各级指挥人员的接触,不觉叹了一气,然后说道:“现在我们国内主要带兵打仗的高级将领,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日本留学回来的,满脑子都是日本的那一套战法。我们陆军大学教战术,也多是教的是日本战术那一套。人人的脑筋也都一时转不过弯来。其实,我们哪有日本人的那些现代化武器。用人家的战法和人家打,又没有人家那些武器,士兵的训练也不及人家,就不免要吃亏了。”戴高翔这几句话,说得大家都不免心情沉重。“那你为什么还稳起?”周从化对着戴高翔说道,他的意思是,为什么你戴高翔明知有问题,为何不为此而大声疾呼呢?“我是人微言轻啊。”戴高翔嘴里说,心里也希望老长官到了南京后在最高当局里呼吁一通,认真总结一下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我在陆军大学查遍了各大国的战法,其实,各国都有各国的战法,互不相同。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才能是自己的好战法。“我的一些想法虽多,但简单地说来,就是十二个字:弹簧战略、群式战术、蜂式战斗。“这是我在陆大所著《抗日战法》的构想,这是因为:第一,我们是人多地广,要慢慢和日本拖,应该采取一种弹性的战略,作指挥官的要好好地衡量,打得过才打,打不过就退。一旦敌人分离了、减少了或者走开了,我们又可以打回去。就像一架弹簧,你一压,我就缩回来;你一松,我又弹转去。”看到听的人都有兴趣,戴高翔又来了劲,加重了语气又继续说。“第二,我认为,敌人有长射程武器,飞机、大炮,远距离的战斗我们无法还手,只有想办法躲起来,减少伤亡,等到敌人进攻前来,我们就起来和他作战。“所以,在战术上我们一定要摒弃日本式的线式部署,改用适当分散的群式部署。“一到近距离接战,我们就要像蜜蜂一样的死钉硬拼,尽量杀伤他的有生力量。这就是这十二个字的内容。”说到这里,刘湘插话道:“我们的战区是在北方,你到北方转了一趟,那里情况如何?”第七战区的位置是在鲁、豫、皖间,这里实属中原,但相对来说对于四川来说,就是北方了。刘湘自然时刻构想着就要带兵浴血撕杀的战场。这正是当初考察在黄河南北时特别注意到的问题,于是戴高翔答到:“北方和中原一带大都土厚水少,最适于挖地洞。我们的士兵在洞里躲过了长射程武器的轰炸,打近战的时候,我们就出来和他拼斗。我在山西考察的时候,看见那里多石山,阎锡山的队伍也挖了不少地洞,不知他们的想法是不是和我的一样?”此时,大家都还不知道山西战场的详细情况。戴高翔的话得到余中英、周从化等人的满堂喝采,刘湘也极为赞成,当即在船上就指示随行的经理处,多购钢筋水泥到战地,而且强调说要把洞口做牢实,以免炸塌,把人闷死在里面。这边周从化喝完采,仍然假装板着面孔,盯着戴高翔的脸,狠狠地说:“这才像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