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托尼枪械店 (中)“你贩卖这些武器?”我大致扫了一遍,美国武器居多,也有不少德国货和几把比利时、奥地利货,稍微大型一点的面杀伤性武器都是老式的货色,没什么先进的,更别说装备了“声明”判定器的。“不,这些只是非卖品,”那名男子随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把精巧而造型独特的的冲锋枪,从顶部卡入螺旋式弹筒,拉动拉机柄上膛,对着我们3个依次瞄准片刻,又放回到桌子上,(要不是看他没有拨动快慢机,我早动手去阻止他了)“这一把是我最喜欢的,中国产的CS/LS06冲锋枪。”“那么,你是干什么的?”我从桌子上抄起一支SCAR-H,插入20发弹匣,上膛,试着瞄准,感觉不错。这个叫做史东的家伙倒也不介意我这么做,不过看他的表情还是不大情愿的,他把冲锋枪弹筒去掉,和枪一起放到抽屉里。“我喜欢枪械改造,并以此为乐,”史东说着打量我们3个的武器,“这位先生的M240B可以从内部构造到外部结构,被改造的更准,更耐打,更轻,不过改造的余地已经很小了;至于你们俩……我可以把你们俩手中的破烂从烧火棍变成更高级的烧火棍,俄国货,倒是很少见,嗯……”我和少尉面面相觑,感情我们手中的俄制武器和美制武器一比较成了烧火棍?“抱歉,两位,我对于俄国货并不熟悉,大概只能做一些无伤大雅的改动,这倒是个挑战,”史东说着在面前的虚拟屏幕上点选几下,一只机械手举起一支AR卡宾枪(我对于名目繁多的AR系列步枪感到头疼,这一把和M4/M4A1很像),其他数支机械手以娴熟和惊人的速度迅速把整个枪械拆成几大部件,护木,枪管,上、下机匣,弹匣,枪托以及内部的枪机、击针和弹簧等零件。“我可以这么改动一支枪,比如……”托尼·史东带上电子感应手套,坐在操作台上操控机械手,依次从旁边的零件台上抓取一支重型枪管(可能是机枪的),带有两脚架的单独下护木,焊接有ELACNM145MGO光学瞄准镜的上护木,改造成弹链供弹机构的上、下机匣,一支带有微调贴腮板和支架以及缓冲垫的伸缩托,再将内部的枪机和击针弹簧全部换装。托尼先将枪机弹簧和击针重新安回下机匣内,再将枪管组装上,之后是枪托,同时安装上下两块护木,最后用螺丝拧紧,螺钉固定住。“成了。”史东脱掉电子感应手套,从操作台上拿起那支AR“机枪”,从旁边拿起一个100发软式弹袋,把第一枚子弹斜插进进弹口,拉动拉机柄,“咔”一声上膛。我看着这支怪模怪样的武器,整个流程还算顺畅,没什么大问题。“这就是你干的活?”我看着那支个性化机枪,“你不过是把步枪的部件替换成了机枪重型枪管,机枪上、下机匣,加了个瞄准镜、两脚架,换用了更适合连续射击的可调节枪托罢了。这和根本的‘改造’还有区别。”“液压气动枪击缓冲器,双道火硬扳机,加厚加宽的可快速更换枪管,数控高精度车床车出的加长枪管精工内膛线,外刻散热槽,换用新的枪口制退器,更耐用的复进簧和双底火击针,”史东把枪交给我,让我自己去感受,“还有最重要的一步,气体调节器和拓宽的导气孔,新的上、下机匣以及后座装置确保火药燃气残渣不会从拉机柄缝隙喷到射手脸上,以免影响瞄准,同时保证长时间使用不会出现频繁射击中断现象。”我试了试扳机,2道,确实和PKM僵硬的一道火扳机不同,可以先扣下一半,再进行精确射击。但这没什么大用,SS109枪弹的性能在M249班用机枪上有最好的体现,由重型机枪枪管发射的5.56mm的弹头重达62格令(即4.02g),在1100m仍然具有一定杀伤力,不过这把机枪点射能不能打中700m外的人形靶倒是个问题。可惜这是一支AR系列卡宾枪改造的机枪,自身的限制决定了枪管长度和质量增加有限,而缠距又被加长以提升弹道稳定性,枪管长在350mm左右,而M249SAW枪管长度在460mm左右,伞兵型在350mm左右,差距自然十分明显。更让人感到不舒服的是在白天也可见枪口火光不说,燃烧不充分的火药气体从枪管里大量喷出,对射手的瞄准影响也很大,限制了射击的距离,只能用火力来弥补精度。不过作为一支私人使用的“重型突击步枪”倒是不错,感觉上比一般的AR卡宾枪重约3-4kg,比起来空枪就达到7.5kg左右的M249SAW轻了不少,也倒适合单人携带使用。“你的PKM和这位女士的——”卓娅少尉把枪从脖子上取下来交给史东,他盯着铭文眯着眼睛看了看,“AEK971,真是太少见了。”枪械店主人完全把潜行者晾在了一边,抬起头来来回打量我和少尉:“请问两位乐意改造吗?不需要花太长时间,大概20分钟就够了。”“你怎么收费?”我伸手指着墙上挂的一支G11无壳弹步枪,“这玩意卖吗?”“史东顺着我指的方向瞥了一眼,”看着我说道,“一支500瓶盖,材料费1000瓶盖,不还价,我会让你们满意的,先说出你们的要求即可,我再适当加价。至于那支G11K2无壳弹步枪,我即使卖给你,你也不好搞到子弹,而且坏了也没法修,你不可能看懂维护使用说明书的。”“这倒是,”我继续打量墙上的展览品,又看上了一支模样很奇怪的AR步枪,直觉告诉我这回是一把好枪,“这把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