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57章 通会灯市

作者:兰亭润芝 字数:1342 更新:2023-07-31 07:39:05

第五十七章 通会灯市“元宵节”,最早称为“灯节”、“上元节”。起源于汉代张灯祭祀太乙星的风俗。到了唐代,才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火树银花似灯海、星光璀璨耀乾坤,人潮奔涌万民乐、笑语欢歌映春晖。”的“元宵节”。元宵之夜,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黎明百姓,无论是繁华的城市,还是偏僻的乡村,节日气氛都同样热闹、喜庆。更有诗为证:——苏味道:火树银花,星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崔夜: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影七宝装。影里如开金口说,空中似放玉豪光。——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类似这样的颂扬赞美元宵佳节的诗词歌赋,可谓是数不胜数。可见,元宵佳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了。涿县八景之一的《通会灯市》也是由来已久了。据史料记载:古城涿县的《通会灯市》,始自汉唐,盛于明清。正月十五前后,在涿县城的鼓楼大街,纵贯南北,要搭建数十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流光溢彩的灯牌坊。同时,整条大街两旁的店铺前,还要自发地悬挂起万盏写有灯谜的纸质和布质的彩灯笼。灯笼品种之多,实难用数字来计量。届时,像一艘巨船一样的三里长街便形成一条游动着的,见首不见尾的灯的火龙。彻夜观灯的百姓,皆穿着节日的盛装,人流如潮、摩肩接踵,伴着优美抒情的古典乐曲,扶老携幼,笑逐颜开地游走于灯市之中。好一派人间仙境之盛况、美景。向秋菊的姥姥家就在这条大街的南端路西。临街的“庆丰”诊所,每到元宵佳节期间,都要延长坐堂时间,以方便观灯者的应急之需。而且,分文不取。时年的正月十三,“通会灯市”便如约供游人观瞻了。天色刚一暗淡,从四面八方涌来观灯的百姓便络绎不绝。没用多时,整条大街就人满为患了。“庆丰”诊所的主人姚文甫大夫,因出诊刚刚回来,正在房中用晚餐。诊所里只有十四岁的女儿姚一莲在接待寻医问药的病人。一时间竟也忙得不亦乐呼。因一莲自幼一边读书,一边跟父亲学医,已有十年的从医经历了,把脉、行针、下药,均拿得起,放得下。一般的头痛脑热,对她来说早已不在话下。因此,每当父亲出诊期间,诊所就交由她代为料理。远近的市民们也都了解一莲的底细,因此,对她坐诊丝毫不感到奇怪。更不会排斥。这天,就在一莲刚刚送走了一位前来抓药的客人时,从门外匆匆忙忙闯进三个彪形大汉。其中,两个人搀扶着一个蔫头耷脑的病人。一进到诊室以后,两个搀扶着病人的人就迫不及待地将病人放倒在候诊椅上,上气不接下气地站在一旁,神情紧张地看着躺在长椅上一动不动地病人。想说什么,却因喘息的厉害,而说不出话来。姚一莲见状,没敢上去问个究竟,而是赶紧跑去后院请父亲。她紧张地对父亲说:“刚来了一位病人,病得实在不轻。您快看看去吧!”姚文甫听了后,赶紧撂下筷子,跑到门诊。一见病人的姿态,也认定病情危重,便上来把脉。可手刚放在病人的手腕上,他紧张的表情顿时就放松了。对旁边的两位客人说:“二位不要着急。从脉项看,病人没有什么大碍,一定是着了些累,致使气息不畅,心慌气促。稍安静一会就没事了。”转身对女儿说:“一莲,给三位客人各沏一杯茶。也好让病人在这多歇息一刻。”姚一莲遵父亲之命,要去沏茶。这时,一直躺着奄奄一息的病人,突然抬起头来说:“大夫,我好像夜里总睡不着觉。能给我开点催眠的药吗?”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0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