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在这个被称作丽江的军分区呆的时间并不长,大概也就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吧。紧接着军委对云南边防部署的调整。分区一分为三。迪庆和怒江分别组建成立了新的军分区。丽江、迪庆军分区转为内地军分区,转隶云南省军区。怒江成为独立的边防军分区,仍隶属于昆明军区。丽江军分区机关三分之二的人员都随着大部队的调动而奔赴怒江,戌守边防。我亦是奔赴者中的一员。尽管新成立的这个军分区处在被称之为世界第二大峡谷的怒江沟。其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又是相当的恶劣,但只要兵多将广,只要有边防的地位,大家认为去是光荣的、值得的。以致南口医院和分区门诊部的许多医生、护士们,当然也包括后来成为我夫人的那位,也都因为未获批准去怒江,还有哭过鼻子的呢。可想那时的兵们该是多么地单纯、多么地无私,多么地可爱至极。n年以后老朋友、老战友们聚在一起,谈及这些往事,依旧是十分地动情。因为这之中蕴藏着太多太多,现在已经无法用简单的字和言语来书写和表达的动人的感情故事。正因为那次的部署调整,两个相隔遥远的军分区的老朋友、老战友们也只能通过十天、半月,乃至数月才能收到的一封书信和那每次都可能突然中断的,通话质量很差、且通话次数又极其有限的老掉牙军用电话保持联系。前几日,碰到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著名军旅作家,也同样是当年的老朋友、老战友的尹君,他还不无有趣地说起了我和我夫人当年恋爱时的一件趣事:那一次我和尹君作为机关工作组,下到怒江边防上一个地名叫住称嘎的边防连队,在连队我抽空给远在丽江部队的她写了一封信,写完后也就不经意地投入了连队驻地附近的一个地方邮箱里。没想到,后来一打听,说这个邮箱早就已经停止使用了。这可急坏了我和尹君。虽然这封信没啥军事机密,但毕竟是二人天地,总有几句情意缠绵的**。那是非得取出来不可的。最后还是尹君聪明,山不转水转地买了二斤包谷酒,找到了那位管邮箱的乡邮员取出了这封信。联想现在,哪里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手机、程控,通畅的有线、无线通信,不要说把二人世界,就是把整个地球人都快捷、安全、无缝地链接在一起了。想一想,我们那时有多么傻。尹君和我谈及此趣事,无不抱头哈哈一阵大笑。当然在我们那段十分年轻可爱的岁月里去搜寻,肯定还有比这更可爱可笑的故事。那时我们毕竟还很年轻、常犯傻,还很不懂事。4每每我和我夫人在记忆的档案里,搜寻关于在滇西北高原兵营里一起当兵的那些老战友、老朋友有趣故事的时候,总会有一种神圣的奠基般的感觉和认识。年轻时用天性、纯洁和真诚浇灌培育起来的友谊之花,竟然永远是那样繁花似锦,馨香四溢。及至这些为了当兵从天南海北来到滇西北高原古城,后又因军队多次的调整整编或其他原因走向天南海北。虽然有的仍然在军队,有的早已转业到地方,地理上有了距离,职业上也有了不同。但当年在滇西北高原古城的兵营里留下的那段友情却像一段随着岁月飘飞的红纽带把大家紧紧地拥抱维系在一起。而这种感情又总是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历久弥新。当年从这座四季如春的省会城市走出去的女兵们,绝大多数又回到了这座城市。这就给这群天性乐观、重情、好耍的女兵们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天地。而其中又不乏明立、庆霞、淑妮、董虹这样一批热心的组织者和召集人。明立就是我在前中所提到的我夫人的闺中密友。从我们年轻时在那座古城的兵营里相识,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天性乐观、活泼、爽朗,待朋友热情似火的人。她骨子里既秉承了山东军人父亲的豪爽大气,也同时遗传了广东军人母亲的小巧玲珑和善良、机敏。从她那双独特的,经常眨巴眨巴的眼睛里就能看出她是一个聪敏过人的鬼灵精。大概是因为她已身为国家工商管理干部,因此做起事来又格外认真。她分管着单位的老干部工作,到过的地方很多,说起要组织当年的战友们聚会,只当是小菜一碟。当然,她还有一个做医生的得力老公。老公建新,与她同姓。性格温尔,亦是个乐观豁达之人。每次战友聚会,自有他陪伴而行。他好生了得的摄影技术,每次都会为聚会的友人留下精彩的镜头和那难得的人生一瞬。这自然使这位李先生成了每次战友聚会,万万缺少不得的宝贝。战友庆霞可以说是我在古城兵营当兵时认识得较早、接触得较多的一位。那时她和另一位叫米玲的女兵分配在政冶部宣传科管辖的部队广播室工作。每天到了规定的时间都能听到她们播放的新闻、课间音乐和作息号声,有时也会听到她们播放广播稿或者通知呀什么的普通话原声。那时我记得她就是一个长得胖胖的,还有几分腼腆的小女兵。大概是因为在昆明找了在民航工作的,现在的老公,她较早地离开丽江到了昆明的医院工作。同样因部队百万大裁军,她便转业到了如今的云南民航医院门诊部工作。她性格泼辣、外向,是一个快人快语、哈哈连天,待人诚恳,热心热肠的人。老公老白乃坦坦荡荡一君子,哪里有他在,哪里就有说不完的笑话,笑不停的笑声。夫妻二人为每次战友聚会都殚思竭虑,提供方便是大大的。特别是远行到难得一去的西藏高原旅行,他们千方百计争取到最低折扣的机票,让战友们省钱又省心。终于了却了去西藏饱览世界屋脊高原风光的心愿。她那宽敞、舒适的家也是她经常邀请大家去聚会的地方。淑妮,大名叫王淑妮。比我夫人晚一年人伍。在古城兵营里当兵时,我们好似没有直接见过面,但听说过。她那时在南口医院工作,不仅是护理工作的能手,更是享誉分区,同时也是在昆明军区射击比赛中声名显赫的女神枪手。她曾获得过昆明军区女子步枪射击的第一名,出席过全军的射击比赛,亦获得很好的成绩,达到了专业射击一级运动员的标准。她是因工作出色、技术优良被选调到昆明军区总医院工作而离开古城南口医院的。她是一个十分善良而又乐于助人,吃苦耐劳,品行高尚的人。在老朋友、老战友们的心目中口碑极佳。加之她在总医院工作,处在中心位置,自然她便成了老战友们一致推选的秘书长、召集人。每次战友聚会,总会看见她忙里忙外,风风火火的身影。我有时总在想,世道已经发生了如此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变化,然而在她的身上却依然保持着当年高原古城女兵那份弥足珍贵的善良和朴实,真正是难得。丽娅和我夫人可以说是处得最亲近的两个人。她们同年人伍,又同在一个门诊部工作。我们后来虽然各自离开了高原古城,到了不同的单位,但彼此间也仍然有经常的联系。丽娅的父亲是曾经三次过草地的四川籍老红军,也是我后来工作过的那个单位的老领导,自然和我和我夫人又多了一层深厚的关系。应该说每一次老战友聚会,她都是最先给我们传达信息的人。现在仍在昆明工行做工会工作的董虹女士,和我夫人友情深笃,亦是私交多年之密友。每次战友聚会,她都是积极热情的组织者,给人留下活跃开朗,热诚可人、健康美丽的深刻印象。琼华女士是这批女兵中目前唯一在地方要害机关省委组织部工作的官员,但为人却是特有的坦率、热情和真诚。因此每次聚会大家都能从她那儿知道一些新鲜信息,特别是诸如加工资一类的好消息,更是为战友聚会增添了几许好玩的气氛。5我写这篇关于《滇西往事》的章,应该说已有了拖拖沓沓,好似记流水账一般的不太少的字。但真正对于这个题目而言,也只能说是只言片语,凤毛麟角。我们带着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又带着生命去耕耘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的生活也给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总有许许多多感情的火花在燃烧,有爱情,有友情;有爱人、有朋友、有知己;有患难之交、有萍水相逢;有髙贵,有凡俗;但只要曾经经历过,拥有过那些美好的时光,只要有真心的真诚,这一切就会把记忆变得纯粹,变得髙尚,于是友情、友谊就会永远地滋润!我想我在做这篇不是小结的小结的时候,我还会把这篇章继续写下去。往事是历史,往事是生命驿站中最平凡也是最动人的长镜头。记住往事就是记住历史,记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