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从昌都回到拉萨,那已经是2000年的岁暮了。每年西藏的第一批新老兵空运工作都是从昌都分区开始。那个季节正是德姆拉大雪山气候最不稳定的季节,随时都可能突降暴雪,封住出人的道路。因此昌都分区和墨脱的老兵工作一样,每年都是提前拉开序幕。我全程参加了分区的老兵工作。年年如此,但年年都好像是打一个战役。外出探亲、休假、开会、学习的干部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干部在位率达到了一年中的最高点。我在云南部队时,老兵的运输,都巳经是全包地方运输公司的车辆。而在西藏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却很难做到。新老兵陆路运输基本上是自己保障。安全自然成了各级领导最重视也是最头痛的问题。这个时期无论是件、电报、电视电话会议,中心话题只有两个字“安全”。大家感到责任大,压力也大。昌都分区的老兵工作多少年来都是先进,这一次同样是全力以赴,组织工作很有节奏。分区部队的老兵分别分批次从昌都和察隅两个方向向邦达机场集中。路途中虽然有大段大段的冰雪路,但都被他们早已研究好的办法给制服了。昌都分区新老兵运输工作的开门红,也给西藏军区带来了好的兆头。我送完从邦达机场出藏的最后一批老兵,即同机辗转成都回到了我刚认识不到20天的拉萨。这是我在拉萨,在西藏开始度过的第一个冬天。拉萨的冬天是少雪或无雪的。在人们的感觉和印象中冬日的拉萨一定是漫天飞雪,冰封雪裹的节候了。不少内地的朋友打电话来问候,总要问起拉萨的气候。当他们听我说,拉萨仍旧是丽日蓝天,碧空万里时,他们半天都没有说出一句话来,表示出莫大的惊讶。没有到过西藏的人总是对西藏有很多的神秘,这就是西藏的魅力。初到拉萨的那些日子里,真是有太多太多新鲜的感觉。只觉得这里的天怎么会那么高,那么蓝。这里的冬天怎么会少雪和无雪。这里的阳光怎么会那样的炙烈。这里的人怎么粗旷得是那样令人兴奋。大概是高原主人特意把我们这些初到高原的思绪牵回到了童年的兴趣里。其实,我们居住的拉萨,在西藏还说不上是最典型的高原城市。她的海拔只有3650米。冬天和夏天是她性格中最张扬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季节。夏日的拉萨充满了动感和**。山青了,树绿了,草长了,花红了,鸟鸣了;城市变得热闹起来,江面变得宽阔起来,雨量变得充沛起来,氧气变得浓郁起来,空气变得湿润起来。总之夏日的拉萨带给我们万种风情。冬日的拉萨呈现出苍凉的美。水少了,风狂了,树秃了,花谢了,草黄了;城市变得冷清起来,江面变得狭窄起来,氧气变得稀薄起来,空气变得干燥起来。总之冬日少雪和无雪的拉萨让我们无言地徘徊。这就是我在2001年,在拉萨度过西藏高原第一个冬天时,写给拉萨夏天和冬天的感言。当然,拉萨更是一个充满**,多姿多彩的城市。她不仅是西藏政治、经济、化的中心,有宽阔的街道,繁华的市场,林立的高楼,五颜六色的人群。更是整个藏区人们向往的圣地。自从藏王松赞干布在这片河谷里定都,她就签萃了藏化的精华,成为一个神秘世界的心脏。拉萨不仅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中的三座《哲蚌、色拉、甘丹,另外三座是日喀则的扎什伦布、甘南的拉卜愣、青海的塔尔寺),也有回教穆斯林的清真寺,甚至有纳西族的三朵“神像”。当然,圣城拉萨最神圣的象征就是神圣的布达拉宫了。我就是在这一年的冬天去朝觐那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佛都——布达拉宫的。在现代传媒里,它就是西藏,它就是藏传佛教的标志,它就是宗教信仰自由的证明。它的独特的碉楼式的建筑群,傲视人间,固守着权威的象征,让世人久久注目;从它落成的那一天起,就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于是,世界各路探险者、探望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从全球各个角落向这里前仆后继地进发,想窥破佛国神秘面纱。历史上,特别是在那个交通完全闭塞的年代,进入拉萨圣城,朝觐布达拉宫,是所有冒险家的世界级的荣誉。为此,有不少人,最后尽管没有到达拉萨,但他们所做的努力,均都获得了世界一些组织的奖赏与封爵。可见,拉萨在外部世界的重要性了。詹姆斯希尔顿说:西藏是一块时间停滞的香格里拉。于是,事到如今,世界各地的人纷纷涌向这里,想一睹人间的伊甸园。从地理上说西藏,南面有喜马拉山山脉竖起的屏障,北面有昆仑山山脉阻挡,而喀喇昆仑山和拉达克山携手在西面守护,从而切断了与外界的交流。一个盆谷里,生长着一个高原藏族。而这个民族,曾有过一段时间,纵马跃出河谷,统治了古都长安,将生存的地盘向外扩张到整个甘肃、四川大部分,云南的北部及緬甸、尼泊尔。但最终还是佛教的忍让,使他们丧失了骄勇,进人衰落;10世纪时,他们的帝国唱响了最后的挽歌,藏族人退回到三面大山里,隔绝与外界的往来,进行自我修行,隐居在寺庙里,天天诵经,月月转经,将嘛呢轮一直摇到今天。在它将拉萨称之为“禁城”时,国外人似乎比国内人对这块香格里拉更感兴趣。1862年,在世界地图上,西藏仍旧是一片空白。有许多人想以生命作为代价,将此神秘的空白地带填补上。1863年有人上路了,向拉萨悄悄而来。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在蒙哥马利上尉的训导下,带着学会的六分仪和指南针,与默记于心的利用星辰测定方位、煮沸水测定海拔的本领,迈入空白地带。还有,他手里的念珠已经不是法定的一百零八粒,而是一个整数,一百粒。不论高山还是平地,他都能以每步一定的距离行走,这样,他可以用累计的办法,将步子记载下来;每一百步就拔一粒珠子,一圈下来就是一万步;而这个数字证明他走了五英里。这样,就准确计算出了所经过的路程数。可是后来,他在达拉克山口莫名其妙地死去了。但是他的笔记被人捡到了,送到蒙哥马利手里。经过一阵准备,蒙哥马利又派出新训练的纳恩辛格和马尼辛格,继续向拉萨挺进。他们共同制定了一条长达1200多英里的路线,到达拉萨;测量出拉萨的方位与高度。途中,马尼辛格被阻在尼泊尔。纳恩辛格一个人经历苦难,终于进入梦想中的拉萨。他不但成功地到达目的地,还神鬼不知地参拜了**喇嘛。1866年4月,心神不安,让人认出来的纳恩辛格逃出了拉萨。一年半后,他才重新返回故里。他当时提交的探察结果表明拉萨位于北纬29度39分17秒,海拔高度是3566米。现在,我们都知道:拉萨在地图上标明的方位是:北纬29度41分,海拔高度是:3650米。这不得不让我们对纳恩辛格的才华惊叹。也许是纳恩辛格这一举动,打响了向拉萨冒险竞赛的发令枪,于是,一场为名誉而战的闯入拉萨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1879年,沙俄军人尼古拉普尔热瓦尔基上校,率领7个哥萨克神枪手卫兵,带上沙皇给的10万两银卢布,10万纸卢布,1000多张吸水纸,还有女演员照片。13名远征队员,每人一支枪,9000发子弹,从北部进人羌塘。在他们得意离拉萨只有240公里,辉煌指日可待时,藏军突然出现将他们拦住。这个上校不得不接受失败藏北的事实,打马回家。这时,一名叫史克希尔的美国驻北京公馆官员,开始了秘密潜人拉萨的行动。为此他专门学会了藏语。而且他认为从青海人藏是可能的。1888年,他将密谋演变成行动。第一阶段,他还在塔尔寺住了两个月。那里的喇嘛劝他说没有一个外国人到过拉萨。他自信地回答说:我去了,历史就改写了。但他在离拉萨400多英里的大方,在断粮数日后垂死之际,不得不面对狼群返回内地。两年后,他到达了离拉萨还有100多英里的地方时,藏军又奇迹般地出现,将他不客气地赶出了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