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九章 6

作者:吴传玖 字数:2965 更新:2024-05-06 07:02:38

关于当时传教士活动,在距古格王国都城扎布让约200公里的日土建立一个传教站。关于古基督教传教的情况,除了建有教堂和传教站外,古格国王的王后、儿子、尚未结婚的儿媳以及贵族等接受了洗礼。但人数是很少,只有12人。还有报告说,到古格国王被推翻时的前夕,含古格包括扎布让和邻近的城镇、乡村差不多有400名基督教徒。传教士的资料还为我们了解古格王国有关历史提供了依据。科勒斯玛《古格又一传教士)在1635年8月30日一封信中说“扎布让全城不到500人”。并说“这里地方很大,但都是些草木不生的山地……这里几乎没有树木,不但没有果树,连烧火用的木柴都没有。这里几乎没有蔬菜,只有一点大麦和小麦,但颗粒都很小……”安德拉德说:“……殡葬有三种形式,一些人的葬法与我们一样。如果是重要人物,就要在他的墓地树碑立传,碑为金字塔形,以金镶边,墓碑高大美观。其他死者的尸体则用火焚化之,其骨灰用胶泥拌和后留下制做小像用。另一些人的尸体则由喇嘛运到很远的地方,由一种鹤那么大的鸟琢食,这些死人被尊为最幸运者。这三种葬法只能用于那些平生完全未做过丑恶事情的人,而那些一生臭名昭著者,一但死后,其尸首将被剁成碎片喂狗。人们非常怕落此下场。”传教士在古格传教的目的,是企图以基督教取代藏传佛教。于是矛盾越来越深。古格王因其弟弟广招平民为僧,进行反击。“没收了他们的一些土地和收入”。以后在1626年冬到1627年春,古格王派军官到各地去强迫僧人还俗。据安德拉德写道:古格王迫使五六千名喇嘛减少到不足一百人。这不足一百人的僧人被赶到山沟里生活。这些情况与当年朗达玛“灭佛”相比,相差无几。1628年至1629年中,佛教徒们进行秘密串联,动员了许多官员、军官和一般群众暴动。最早是从古格边地开始的。最后又联合了邻国拉达克军队一起包围了扎布让古格城堡。一连数日无法攻克。因为国王等守军居高临下。拉达克军队还命令群众从下往上筑起一道高墙,准备登墙直抵城堡。现在到古格都城参观还可看到未修筑到顶的高墙。最后僧人和拉达克王设下一个圈套:只要古格王走出城堡向属臣一样交纳供品,就可以保证国王及家人安全。国王照此做了。但一出城就被拉达克军队抓起来了。最后连同国王的全家,全被押送到拉达克首府列城的监狱里。从此长达700多年的古格王国历史宣告结束。以后古格被拉达克占领。大约到了1683年,五世**喇嘛时期古格被占土地全部回归西藏。原古格首都扎布让,到了1683年被五世**喇嘛收复后,成了西藏地方政府的一个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沦为废墟。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遗址主要为两大部分:山上部分和山下部分。山上部分度母殿、白殿、红殿、坛城殿、王宫区。为了安全,管理人员在山角下设了一道门,通过这道门才能上山观看山上部分。一进这道门首先看到的是度母殿。这是一座方形殿堂,面积不大,约30多平米,高近3米。外墙体为红色。屋顶是1987年维修时候加的。殿内墙壁满绘壁画。其中有宗喀巴师徒像及佛教故事等。从度母殿出来向山上爬不远,便是白殿,因外墙体涂白色而得名。该殿平面呈“凸”字形,面积377平方米,高近6米,是遗址内最大的建筑之一。整座大殿,高大、雄伟,加上采光主要靠3个天窗,光线自上而下,给人以威严、神秘之感。殿内所有各壁,均绘有壁画,内容以宗教为主。内外,最珍贵的要数一组有藏题名的吐蕃王系和古格王系的壁画了。壁画从第1代吐蕃王聂赤赞普画到最后一代即42代吐蕃王朗达玛。然后再下面画的是朗达玛之子维松、之子贝考赞、之子吉德尼玛衮等6尊题名像。再下面是19尊无题名像,但留有蓝色题名框。估计应是古格王系。这些壁画说明古格王系和吐蕃王系的血缘关系。同时也是研究古格历史的珍贵资料。白殿内屋顶全部彩绘天花。共有50多种单元图案。如莲花佛、飞天、四联人物、龙、象、狮、万字、菱格等等。如细观察,所有单元图案各不相同。再加上红殿等建筑内的天花,种类则更多。遗憾的是由于屋顶漏水,天花背面的木质均已腐烂,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就全完了。白殿内还有大量大型泥塑,可惜无一幸存,有的只留基座或背光。离白殿不远即是红殿。红殿因外墙体为红色而得名。该殿平面为长方形,面积比白殿还大,约420平方米,高约10米。里面也满绘壁画,天花彩绘等。殿堂正中有两个前后紧贴的须弥座。上面原有两尊高大泥塑佛像,可惜已毁。红殿大门及门框极有特点。全部为木雕。两扇大门刻有6个梵字母和莲花瓣组成的图案。门框及门楣都雕刻有多层图案,内容有:人物、房屋、大象、狮子、卷草、忍冬等纹样。整个大门及门框有印度、尼泊尔风格,似为古格早期作品。走出红殿要经过一段艰苦的跋涉,快到山顶时有一个精致小巧的殿堂——坛城殿。该殿平面呈方形,近30平方米,殿内净高3.3米。里面主供“坛城”《梵语:曼茶罗)。坛城位于殿中央,几乎占去所有空间,形状外圆内方。估计坛城内原有建筑模型和泥塑人物等。殿内满绘壁画,其中“地狱图”长卷最有特色。下地狱的人,身首异处、肢体分离,木桩穿身、灸烤人身等。护法神,形式多样,色彩艳丽。坛城殿内屋顶为藻井式。由两个方形木框错向叠成,呈三个层次,层层上升内收。藻井梁栋天花均施彩绘。由于顶部过重,殿内后加四根方柱,很不协调。殿内,除门外,无处采光,十分黑暗,给人以阴森恐怖的感觉。王宫区内建筑很多,有王宫、议事厅、佛殿、僧舍、窑洞、仓库、厕所等,还有碉堡、暗道和数百米长的防卫墙等。这些建筑倒塌毁坏严重。其中,国王住的夏宫,1987年复原。冬宫很有意思,是一组洞宫式建筑,全部在岩石中凿成。冬宫一侧位于土山的背后,从窗口望去,为悬崖峭壁。从洞口进得宫去,是一条陡峭的暗道,为了游客上下方便,管理人员专门修了一条手扶的钢筋。进人宫内,是不足1.5米高的过廊。正常人低头才能通过。过道两旁是岩洞,共有7间,每间面积8~20平方米,高2米左右。岩洞均为方形,除部分洞穴有窗口外,其余均无窗口,黑暗无比。老实说,除了冬天暖和,防卫方便外,实在不舒服。从山顶返回时,在山背后的一个窑洞里发现堆满了拳头般大的卵石。据说是当年王宫军队反抗拉达克军队时投掷的“子弹”。山下部分、佛塔、干尸洞、玛尼墙。在山的西北侧,有两座保存较好的佛塔,一座是菩提塔(强趣曲丹),一座是天降塔(拉卜曲丹)。佛塔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根据佛传十二事业中有关诞生、出家、得道、降魔、弘法、从天而降、战胜病魔、圆寂等活动设计的。共八座不同形制的塔,称如来八塔。八塔的名称:一、聚莲塔(白蚌曲丹);二、菩提塔(强趣曲丹);三、吉祥多门塔(扎西果莽曲丹);四、神变塔(穷楚曲丹);五、天降塔(拉卜曲丹);六、离合塔(彦敦曲丹);七、尊胜塔(南杰曲丹);八、涅磐塔(娘德曲丹)。古格都城遗址共发现残存佛塔28座,零散分布在各处。山西侧的这两座是保存较好的。菩提塔,位于天降塔的东侧。搭顶已毁,从塔甚至塔斗残高8.7米。塔基平呈正方形,边长7.4米。都以石块、石片、大卵石砌成,表面涂4.5厘米的砂泥层。塔座呈须弥座形,以土砌成,外抹砂泥层。座的四面束腰处浮雕忍冬纹图案和八宝图案,即:轮、螺、伞、盖、花、鱼、罐、肠。浮雕外表已被冲蚀。塔座之上为四层塔阶,上面浮雕图案已不存在。塔阶之上是一圆型莲花台,外表浮雕也被冲蚀。再上面是塔斗。塔斗之上是踏顶,已破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