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救的我。()”我冲着远方喊去。“嘿嘿,已经是第二次了啊!”我听声音,是牛学志。“你怎么跟过来了?”我诧异地问。牛学志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当然是听见啦。”牛学志说。“那石头是怎么回事?”纵助呆技。“我吹过去的。”“你吹牛的吧。”我笑着说道。“将石头飞得那么快,鬼才能信呢。”“那你感觉是怎么回事?”牛学志问。我皱着眉头,确实除了牛学志的说法,也找不到其他的解释。“你上次救我是在什么时候?”我问。“大蟒蛇追你的时候,难道不是我提醒你逃离大蟒蛇的蛇口吗?”“哦。这么一想也是啊!”“栩栩,小牛,我们走吧。”师父说道。我扭过头,看了一眼甬道的地面,那个算命先生已经不见了踪影。不过他应该是朝着甬道深处跑去了。否则,会和牛学志打个照面。“师父,算命先生逃跑了。”我喊道。师父听到我的声音,拉着我和牛学志的手,“咱们追他”甬道并不长,到了尽头。有三条路可以选择。“师父,该走哪里?”师父思索了一会儿,也微微地摇了摇头,“恐怕再找到那个算命先生,是难事啊!”“没什么难的。”牛学志竖起了耳朵。“让我听听。”牛学志一直眨着眼睛。“怎么样?”我问。牛学志望了望师父,“不对劲啊!”“怎么了?”“声音太杂乱了,有人跑动的脚步声,也有人打架的声音。还有人喊叫的声音。”“奔着有人跑动的地方去。”我对着牛学志说道。“不行,跑动的人很多,三个通道里基本都有。”师父皱着眉头,“除了上次在混斗天书墓,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在这里竟然有多方势力。”师父说得没错。其一,有施展巫术,阻止我们进入墓中的人,其二,有算命先生这个怪胎,其三,有安晗的队伍。其四,有攻击李强的妖怪。当然,还有未知的信息与人物,并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先去哪?”牛学志问。“既然有打斗的声音,我们便先看看打斗的地方吧。说不定会发现袭击李强的怪物。”牛学志指着正中间,“从这里走吧。”一片昏暗。昏暗中,传来了浓重的血腥味。我停下脚步,因为不知道为什么,我在这里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仿佛来到过这一样。“栩栩,你怎么了?”师父问。“这里散发的气息。让我感觉很奇怪。”“有危险吗?”我摇了摇头,“好像自己以前曾经从这里走出去过。”“为什么不是进来过?”一旁的小矮胖子嘻嘻哈哈地问。“不,一定是走出去的,头脑中没有任何进来的印象。”师父拍拍我的肩膀,“栩栩,别想太多。”我再度加强眼前的光芒,而就在这时,一把刀向我的头顶甩来。师父忙接住刀柄,“谁?”师父喊道。没有回音。我的眼睛照向刀飞来的位置,但是却没有人任何人影。而在这时,身后忽然传来而来脚步声。师父迅速转过身体,手向前一推,袭击我的人,根基不稳,摔倒在地。“看身手,也是个倒斗的盗墓贼啊!”师父笑着说。我将目光扫在那人的身上,他恐惧地望着我。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年龄应该二十多岁。他的眉毛很浓,眼睛不大,看身体,应该非常结实。“你、你们不是妖怪?”那人在地上问。师父笑了笑,“当然不是。”“那你们是什么人?”“嘿,先告诉我,你叫什么?”牛学志蹲下身子,打量着他。“郑龙。”那人回答。师父伸出了手,将郑龙拉了起来。“小伙子,有些本事。”郑龙看着我,“你这是特异功能?”“是道术!”师父说,“我们是修道的。”郑龙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欣喜地说:“里面有个妖怪,快想办法收了他。”“什么妖怪?”师父问。“从远处看吧,也就是猴子大小,穿了件火红的衣服,跳来跳去,它爪子很锋利,被它划到,有毙命的可能。”郑龙的描述,让我在第一时间想起了天吼。不过,天吼虽然曾经害过我,但他终究是善类,应该不会出现在这里。郑龙的身上,背着黑色的袋子,看不出里面装着什么。“这是墓地里的东西吧?”师父问。郑龙有些尴尬,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地回答道:“嗯。是的。”“你闯墓穴是独来独往?”郑龙嘿嘿一笑,“没错。”“看来着规矩一直没变啊!”师父笑着说。“什么规矩?”我问道。“盗墓贼盗墓时,并不会拿走所有的财物,而是会有所保留。之后留下的盗洞,就会有人来捡剩。”“对,我就是专门捡剩的。”郑龙说道,“只不过,太让人意外了······。”“发生了什么事?”师父问。“这里聚集了至少五伙盗墓贼,已经产生了火并,我只趁乱拿到了这幅画,其他财宝,怕是有命拿,没命花。”“你能让我看看画吗?”我对郑龙说道。郑龙犹豫着,一旁的牛学志喊了一句,“怎么?不愿意啊?”郑龙摇了摇头,“那倒不是,我们也算不打不相识,只不过,你眼睛里的光芒很强烈,我担心会损坏画作。”我稍稍将光芒收敛,而郑龙将画打开。画幅中的人,眉头紧锁,两眼有神。脸上则是一副严肃的表情。他虽然穿着古代的衣服,但我的脑海深处,似乎存在着他的影子。这是一种无法言透的感觉,让我迷茫不已。怎么回事?我还没想清,师父忽然说了一句,“这人的长相,怎么这么像······。”师父欲言又止。“像谁呀?”我问。师父嘿嘿地笑了笑,“像我的大哥朱晨。”不过长得像,也不算是什么特殊。现实生活中相像的人都那么多,何况是古今之人。师父接着问道:“墓室里面,能看出是那个朝代的吗?”“应该是西汉的。黄肠题凑,算是个标志。”郑龙回答。我感觉很诧异,于是问道:“什么叫黄肠题凑?”“‘黄肠’指堆垒在棺椁外的黄心柏木枋,‘题凑’指木枋的头一律向内排列。”师父为我解释道。盗墓中,还有这么复杂的术语,着实让我有点意外。“盗墓贼中的几伙势力,你知道是谁吗?”师父又问。“最强大的两伙都来了,一个是洛阳李鸭子的传人,一个是长沙土夫。其他都算是杂牌。”“洛阳李鸭子以发明的洛阳铲而闻名天下,相对长沙土夫年代要早一些。土夫最开始是一群靠卖黄泥为生的农民。其所售糯米泥为黄泥中的上品,是唐宋土坑墓葬里的回填土。常在墓边走,不可能没有收获,墓内陪葬的财宝不时被发现,卖给古玩商所获之利比卖泥要来得多了。于是土夫们慢慢就有了贪心,干脆以盗墓为生。”师父徐徐讲道。“你老不是说会道术什么,怎么知道这么多的行话?”师父哈哈大笑,“学道士之前,一直也都是盗墓贼。”“未曾想到,今天还能于老前辈相遇。”然后,郑龙就开始和师父交流起盗墓的心得。“大师,混了几年,我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经验。一般年代越久远,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墓,多陪葬着大量的青铜器,长期的锈蚀氧化,附近的土质就会发生变化。这种痕迹,咱们行话称作铜路,根据铜路的变化,我就很容易找出青铜器埋藏的地点。秦汉时期由于人们迷信水银、珠砂、玉器的防腐作用,墓葬中会有使用,也影响土质,会发出特殊的气味,我现在一闻即知。唐、宋陵墓则多糯米泥,明清墓多用石灰,以此可以发掘墓室。不知道我会的这些,和您老那一辈人相比如何?”“关中平原上的不少古墓都挖在水位很高的黄土地上,盗起来相对容易些。在上面开一个长方形的洞口即可。长方形的洞口符合盗墓的实际需要,在盗洞两侧挖出一排排脚蹬,就很容易上出下入,而不需像圆形洞那样,以狗姿爬进爬出的。当然,方形盗洞技术含量高,一般是深挖洞的结果;圆形盗洞,一般来说墓穴都比较浅,才打圆洞。但现在的盗洞多为圆形,说明盗墓的经验失传啦。”师父说道,“所以光谈分辨墓地,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真正重要的是,是拿到宝贝。”之后,郑龙和师父相视而笑。我拉了拉师父,“你曾经说过,盗墓是不道德的。”师父先是愣了一下,“和这年轻人聊天,让我这个老家伙不禁想起了几十年前。所以多说了这么多的感慨。年轻人,下一步,你准备去哪?”“当然离开这里,我奉劝你们也早点走吧。这里面太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