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在四明大地五結婚儀式就算結束。男女兩邊賓相們就把貴法和新娘子擁到樓上新房里去拜見婆婆,當那高大漂亮的新娘子和貴法跪倒在貴法娘面前時,貴法娘高興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快起來!快起來!”趕快去扶。又把跟過來的小孫子歡喜地緊緊地拉在身旁。接下來就開始吃喜酒。幫忙的人們趕快排桌椅,擺碗筷,搬酒菜,大家熱鬧地忙碌起來。來吃喜酒的人大家自由搭伙八個一桌都坐到酒席上去。于是大家一面高興地談笑著,一面等幫忙的把酒菜一碗一碗的搬上來。今天貴法結婚,擺十幾桌酒席,在大客廳里擺了四桌,在彩鳳的阿木叔家又擺了四桌,再在明堂里擺了兩桌,里里外外都還是寬寬敞敞的。大家坐下來后,一面喝酒,一面感慨地說:“過去連做夢也沒有想到呀,我們這個破墻門會有這么熱鬧的一天!”貴法娘應上說:“這是全靠毛主席**呀!解放前,有一餐沒一餐的,我想也不敢想啊,我家貴法還有討媳婦的一天。”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這時老阿木說:“這叫五百年風水團團轉,千年瓦爿也會后翻身呀!”大家都同意地點點頭說:“是啊!是啊!要不是**解放軍來,我們翻身也不會翻得那么快。”“對,對,這話一點不錯,一點不錯!”酒過三巡有人高興地劃起拳來:“落洋順風!”“一定恭喜!”“八仙過海!”“全福壽呀!”于是大家劃拳的劃拳,說笑話的說笑話,青年們叫新娘子來唱歌,唱了一只大家就拍手喧笑,叫再來一個,場面越來越熱鬧。這時阿秀走過來,見她爹今天心情舒暢已經喝得臉紅紅的了她對爹說:“爹,你可不要喝醉呵!”老阿木說:“不會,不會,”他望望幸福的女兒,忽然感嘆地說:“我家阿秀和震海結婚當年還是金士昌先生給她主婚的,當時阿海急著要走,連新房都做在他家里,沒有想到這樣好的人如今歿了,我想起他就心里難過,這都是趙小玉造的孽呀!”“是啊,是啊,士昌先生一生為老百姓做過多少好事,他還為新四軍三五支隊做過許多好事可是后來會給他這樣下場,真是太可惜了!”原來民主改革的工作組走了以后,不久就是土地改革,在土地改革時,九龍鄉分成了兩個鄉,一個還叫九龍鄉,一叫長河鄉。金村就劃到了長河鄉。當時一些老干部調走了,土改工作隊全是從外地進來的,不了解當地情況,陰差陽錯,把老薛根的農會主換掉了,說他年紀太大了沒有工作能力,把原來的副主任趙小玉換成正主任,這個趙小玉當了主任后不久竟把他調到長河鄉去當鄉長。這時上面機關負責人也有很大調動,當年的縣區領導也調走了。他當了鄉長后,見金村就在他管轄之下,上面領導都是新的,對下面情況不很了解,他就開始為他舅舅陳二妹進行報復,認為當時他舅舅落得后來被槍斃的下場,是金士昌哪時替解放軍打電話造成的,聯想當年當民兵隊長時為吃點夜餐事,都被金士昌批評得要死,如果讓金士昌再出道,他肯定比自己厲害,說不定會到縣里去做大官,到哪時他就要吃他苦頭了.與其到哪時他再被整,還不如乘在這會評成份的時機把他扒下來。結果他硬要將金士昌評為地主,說他種著三十多畝田,自己又不勞動,他不評地主誰還能算得上地主!當時金岳金勇等一些金村的貧雇農堅決不同意,他就說他們的喪失階級立場,要把他們開除農會,更不能讓他們分田分房。有人提出來金士昌家的田,一部分是他分開了的小祖母的,他家自己的田只有二十幾畝而已,怎么算得上地主?趙小玉說,這不顧,反正都是他家種的,就要算是他家的田,就要算地主富農。金岳說說,金士昌兒子金虎是從小就參加勞動的,不能算他家剝削階級呀,“哪就先評他一個富農,把他孤立起來,只準他老老實實不能再讓他亂說亂動。”在他的**威下,大家只得把金士昌評為富農。但誰知,在鎮反時他又檢舉金士昌在抗日戰爭時殺害過兩個農民,說是當年這兩個外地農民到金村來要飯,金士昌和他兒子金虎硬是把他當作土匪給活活殺了,這是血債。這樣仗勢殺害貧苦農民的地主就是惡霸地主,應該鎮壓。當時金岳金虎等民兵提出來,說哪是兩個日本鬼子的憲兵,是漢奸,可是趙小玉說你有啥證據,你拿不出證據就是瞎說一起。他們穿著老百姓衣服,就是善良的老百姓,有人說哪兩人還強奸人家婦女,趙小玉說你有看見嗎?這種事更是說不清了。結果硬是把金士昌作為惡霸地主,強行報上去把他鎮壓了。而且把在抗日戰爭中當過民兵游擊小組組長的金虎也當作地主,把他也算作反革命,送到勞改農場去改造。這一冤案直到三十年后,在當年的新四軍三五支隊的老干部和黨的領導支持下才為他平反昭雪。全書終后記本書關于陳安中烈士的故事,部分章節,參照了王文達主編的《望春風雷》書中的“陳愛中烈士傳略”。文玉蘭烈士的故事部分章節參照了鄞州烈士紀念館的馮和蘭烈士檔案資料與鄞州新四軍研究會的有關馮和蘭烈士的回憶錄,在此謹向鄞州烈士紀念館新四軍研究會和王文達等有關同志一并致謝。作為小說,整本書的故事情節有很大的虛構,但陳安中和文玉蘭倆位烈士的故事,基本上都是真實的,他們的真實事跡比小說中寫的還更生動更感人。可惜陳安中烈士是浙南樂清人,筆者對他青少年時代和他的家人情況了解的不多,只憑一些資歷料記載。所以寫得也不夠詳盡。文玉蘭烈士的丈夫和兒子解放后遠去云南,也不便去找,因此掌握的史料有限,感到很遺憾,沒有寫出他們的更多更感人事跡。本書環境基本上按真地真名寫成,讓本地的讀者看時會親切一些。但書中的故事情節都是虛構的,為整個故事和人物發展而設。這些故事解放前后在浙東都發生過,但都不出在一個地方和一個村莊。請一些熟悉當地歷史的讀者不要對號入座。以免引起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