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寡人该怎么赏你呢?”官家微笑望着陈恪。“官家不是已经赏过了?”陈恪装糊涂道。“那是平定岭南的赏赐。”官家摇头道:“其实寡人一早就想见你,是你那老师拦着了。他说,凭你自己的本事,中个二甲进士不成问题,还是等春闱之后再说…寡人深以为然。”说着笑笑道:“之所以改变主意,是听绩儿说,你遇到了些危险。”“微臣谢官家厚爱。”陈恪真心实意道:“这段时间,时刻绷着弦,确实很辛苦。”“还是要多加小心。”官家缓缓道:“你可知对方的身份?”“应该是无忧洞的人。”“无忧洞……”慈眉善目的官家,偶露龙颜真怒道:“真是愈发放肆了!”“叔父也知道无忧洞?”一直保持安静的赵宗绩问道。“寡人在这京城四十多年,无忧洞的大名,还是听过几次的。”“听说这些人住在汴梁城下的沟渠中,挺劫行骗、掳掠人口、无恶不作,历任开封府尹都无法剿人””陈恪道。“繁华帝京,首善之都,却容忍这样的匪类存在,真让人匪夷所思。”赵宗绩愤愤道。“向日听闻,也没有那么恶劣。”官家缓缓道:“看来这任府尹不力。”“王府尹是位有德君子,但治理京师,光想着不得罪人是不行的。”赵宗绩毫不讳言道。“嗯。”官家像是个看遍了世情的长者,似乎已经没有什么,能真正扰动圣心了:“是寡人的错。”说着看向陈恪道:“这件事,朕不能不管,不然以后,他们会愈发猖撅。”“官家圣明。”陈恪马屁奉上。“真要圣明,就不至于有无忧洞的存在了。”官家自嘲的笑笑道:“寡人已不求尽如人意,但求能将就下去。”“将就,也大不易。”陈恪感慨道。“哦……”官家颇为意外的望一眼陈恪,笑道:“你小小年纪,怎么说这样老气横秋之言?”“微臣是有感而发。”陈恪道:“这一点、小事,就让微臣挠破了头。想想官家,每天要面对全国内外那么多烦人的事,就觉着极是不易。”“唔。”官家颌首笑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想不到今日,寡人还遇到一位知己。”“微臣惶恐。”陈恪挠头道:“微臣不知帝心,只是拿平常人之心,去想这件事。”“寡人,何尝不是平常人呢…”官家微微笑道:“小知己,六塔河的事情,你心里肯定有话要说,现在可以跟寡人一吐为快了。”“微臣,无话可说。”陈恪却摇头道。“无话可说?”官家笑道:“是不愿跟寡人说,还是有顾忌?”“不,这就是我要说的话。”陈恪沉声道。“无话可说…”官家面色一凝,叹口气道:“确实让人无语……”许久,他才缓缓道:“今年是极阴之年,河东、河北、京东、京西、湖北、西”等路均遭洪水袭击,几百万人流离失所,一切以救灾为要。”“微臣不懂政治,不敢胡言乱语。唯有一事不解,还请官家赐教。”陈恪起身抱拳道。“问吧。”“臣自幼听闻,所谓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陈恪沉声道:“为何我大宋的官员,却可以不懂会计为三司官,不懂水利为河渠官,不懂军事为枢密官,不懂民政为父母官?干不了几年河工,磨勘转迁,又去管财税,再过几年,又为营造官?”“像这次六塔河之难,根本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相公们皆未尝亲见河流地势深浅高下、亦对河工一窍不通,仅坐在政事堂中,看一套方案,听几次讲解,便敢决断回河与否、采用何法。事不目见耳闻,不明其内理,便臆断其可乎,他们到底哪来的自信?这江山不是大臣的而是官家的,他们孟浪的起,官家也孟浪得起么?”陈恪一番连珠炮,皆是官家前所未闻之言,把赵祯说得一愣一愣。他自幼接受帝王教育,便被告诉,要将国事交给能吏治理。但什么是所谓的‘能吏”而能吏真得就无所不能么?比如文彦博和富弼,两人是公认的治世之能臣,且都有辉煌的履历,但这次,两人在河工上的表现,可谓低能至极,不就是因为外行么。官家感觉,一个简单至极,却又至关重要的问题,被前人忽略了,而这陈恪一句,拨开迷雾点醒了自己。他沉吟许久方道:“寡人观史书,每每为秦皇汉高、光武贞观,以及我太祖皇帝之知人善用心醉不已。”顿一下,自嘲笑道:“然寡人乃庸常之人恭居帝位,虽每用一人,必先虑其可乎,却每每有失察之过,奈何奈何?”“微臣以为,老百姓都知道,破了锅找锅匠、坍了墙找泥瓦匠、要生孩子找稳婆……把事情交给行家,结果总能比较让人满意。”陈恪沉声道:“国家的水利、农田、建筑、税务、财政、军事……比老百姓遇到的问题,困难千万倍,就更需要有方方面面的专家来处理了。”“难道李仲昌不是专家么?”“纸上谈兵的赵括而已。”陈恪冷笑道:“这种人也能大行其道,正说明朝廷缺乏真正的专家!”“那么你说,朕该怎么去发现各方面的‘专家,?”赵祯的态度,已经十分的严肃了。“没有人生而知之,其所具有的经验和本领,都是后天学习与实践所得。所以微臣以为,当从这两方面入手一一个是从经验丰富的老吏和工匠中发现人才:二者是对官员进行专业培训。”陈恪顿一下道:“科举取士,说白了,考的是文化课,选出来的是文学家。文学家做学问自然没问题,但是经史子集上,没有教我们水利、农政、会计、财税……这些课,必须补上,才能实现从文学家到合格官吏的转型!”“微臣一时jī动,胡言乱语。”陈恪最后深深一躬道:“但这确实是六塔河之后,微臣日思夜想的问题口~~~~~~~~~~~~~~~~~~~~~~~~~~~~~~~~~~~~~~~~~~~~~~~~~~~~~~~~~~~~~~~~~~~~~~~~~~离开皇宫后,赵宗绩像不认识一样,打量着陈恪道:“你太出人意料了,本以为你会大骂那些人一顿,可是你没有。本以为你是不关心这些事了,没想到,你却高屋建枫的思考起来了,还讲出那样一番大道理。”“我懂什么大道理。”陈恪摇摇头道:“只觉着事情本谈如此,不知道你们为什么,偏不这样想。”“……”赵宗绩想一想道:“这应该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后果。”“应该是吧。”陈恪撑着伞道:“这么说,改不了了。”“正相反,现在改的话,正当其时。”赵宗绩想一想道:“汉儒那一套,已经没人信了,现在那些学者们,都在寻找儒学的真谛。你有《字典》在手,就算是有了发言权,可以提出自己的主张和他们辩论,信得人多了,你的话就成了真理。”“这个,倒蛮有趣的。”陈恪捏着下巴笑道:“扯淡比当官好玩。”“什么叫扯淡……”赵宗绩差点摔到水洼里去,他压低声音道:“但无论如何,你今天把官家给镇住了。官家爱才惜才,我看你这个官,是不当也得当了。”“胡言妄语而已,做不得数的。”陈恪摇摇头,不把他的话当真。两人出了宣德门,上马车后,陈恪小声问道:“对了,你知不知道,我爹,和那位的婚事,到底得拖到什么时候?”“这个么……”赵宗绩嘿然一笑道:“你还真问对人了。”说着,他在陈恪手上写道:“‘今春,官家对宰辅言:‘朕居宫内,左右前皆皇后之党。,上月,又对吾父言:‘废后之事如何?,吾父对曰:‘阁巷小人,尚不忍为,能下万乘之主,岂可再乎?,官家再未提及此事。”陈恪知道,所谓‘岂可再乎”指的是官家,当年已经废黜过一位皇后了。而且那位郭皇后被废不久,皇帝便后悔了,再想把她接回来,却已经被人害死了……以官家之心软,怎么可能让曹皇后,重蹈郭氏的覆辙呢?陈恪不禁看了赵宗绩一眼,这家伙将如此隐秘之事相告,是不是也有,想通过自己,把这话传到皇后妹妹耳朵去的意思?不过赵宗绩对他向来够意思,就算有这样的念头,也是王公子弟从小养成的政治智慧,不可求全责备。“这么说,不久便能喝上他们的喜酒了。”陈恪开心笑道。“儿子喝老子的喜酒,怎么感觉怪怪的?”赵宗绩摇头直笑。“唉,你这又带我去哪?”“到了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