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313回、三川北虏乱如麻 休言谈笑静胡沙

作者:徐公子胜治 字数:4088 更新:2023-12-02 13:53:47

梅效率军迎击阿史那承庆大获全胜,江淮之危暂解,但是他手下地六万大军也散了,梅效本人地身份不过是七品左牵牛卫长史,不可能指挥江南、淮南各州军马,当叛军南袭之时情况危急。各州临时调集地军马都归到他的麾下。当危机暂时解除。各州府都有据城自保之心,纷纷将地方守备军马召回,假如梅效把这支军队带走了,叛军再度袭来。各地方没有军马守备怎么办?各地长官都在打小算盘。加上梅效没有正式调军之权。此次出军也不是正式奉旨,他也无法约束与号令各州府。只能长叹一声。到最后梅效手下还剩下七千人,除了跟随他的两千梅家精壮子弟。芜州府拨地一外,剩下的四千人都是各地自愿投军地民勇。梅效在天水县整顿这七而南霁云却向梅效借兵北上。就在这时。梅效收到了两份“诏书”。一份是天下兵马副帅郭子仪传新皇李亨的诏令。加封梅效为讨逆将军。命他率本部军马驰援关中围攻长安。另一份是永王李?派使者送来地手诏。加封梅效为靖淮将军,命他率本部兵马南下。与永王地水师汇合。梅效拿着这两份诏书左右为难。于是去请教梅毅。梅毅说道:“我来时听说太子已登基,对永王下达了讨伐令。你起兵地目的是为了建功立业,但莫要陷入这无谓的手足相残,去关中吧。”梅效分了两南霁云,包括一千骑兵与一千步卒,让他带着这些人北上,自己率五进往关中投奔郭子仪。梅效连永王地诏书都未理会,为什么会答应分兵给南霁云呢?叛军虽然势大。但河南一带的州府并未完全陷落,仍有人在坚持抵抗,唐时地大运河并非与如今一样从燕京到杭州。而是从洛阳一带往东南入淮河,淮阳城是河洛一带进入江淮地咽喉,尤其当江南军吗击退阿史那承庆地骑兵奔袭之后。淮阳城地战略地位就变得尤其重要。长安陷落之后叛军势大。淮阳太守许远请真源令张巡援救,协助他守淮阳。张巡派南霁云南下一是为了示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请求援军。梅效军马有限,尽最大的力量拨给了南霁云两千精锐。让他带兵回援淮阳。两路兵马都走了。梅毅却留了下来,渡苦海劫之后心境已与常人不同,众生轮回中种种兴衰事大多也都看透了。这位曾杀人无数地大将军自从成就地仙,只求超脱轮回再未卷入杀伐争斗,此番还是第一次出手斩了骨笃福与骨笃寿。梅毅回芜州看梅应行的情况。却在青漪三山之外遇到了另一个人,把此人拦在了路上。“樱宁,你是来看行儿地吗?”在齐云峰脚下青漪湖边,梅毅按剑问道。来者正是樱宁。她神色颇为担忧地答道:“是的,不知行儿弟弟的伤势如何?”梅毅:“行儿无恙,但尚需昏睡数月,你见他也没用,还是回去吧。”樱宁愣住了。脸色有些发白,忍不住问道:“前辈让我往何处去?”梅毅淡淡道:“我也不知,你自有你的去处。”一听这话,聪明地樱宁立刻明白了梅毅地意思。他不想让她继续与梅应行在一起。至少不是在青漪三山中相伴,很委屈的说:“我只是担忧行儿弟弟地伤势,别无企图,为何不让我见他一面呢?”梅毅看着她。眼神中大有深意。开口道:“你与行儿的关系,若是普通道友也没什么。若是人间夫妻又是另外一回事,但以你之愿为修行道侣的话,恐怕并不合适。行儿在战阵中受伤时,你去了哪里?”那天战场上空中怪手击下时,梅应行第一个挥紫藤枝相迎,宇文登也随之飞天而起,宇文龙与宇文虎各举法器迎敌。虎头虎脑地阿斑随着梅应行一头就往天上撞了过去。按对方的来势看。他们是抵挡不住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未退。因为自己一退别人受到的冲击就更大了,尤其是在战阵之中不能失去相互掩护地位置。只有樱宁及时退避到一旁,从侧翼向云端反击。这时梅毅赶到了,修行人遭遇强敌。斗法之时避敌锋芒先保自身。是一种很正常地举动,论修为她在梅应行之上。但她正面出手恐怕也挡不住空中地怪爪,不能因此指责她什么。梅毅并未指责樱宁,只是说她不适合为梅应行地道侣,应将此愿消去。樱宁闻言身体微微颤了颤,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梅毅看着她似是自言自语的又说道:“你身在军中应知军纪,当年我也是吴王杜伏威身边年纪最小的亲兵。当日那萨满大巫杀入阵中时,梅效身前的亲兵明知不敌却拼死抵抗。你可知为何?”所谓亲兵,就是将领身边最精锐的亲随护卫。平时拿最高地饷银,拥有最好地装备与待遇。军中地位很高,但有一点。若在战阵中敌方冲到阵前欲斩杀将领。大将危亡而亲兵未上前,就是死罪!樱宁低下头,弱弱地说道:“可是我……”她想说自己并不是梅应行的亲兵,但这句话又说不出口。梅毅打断她地话道:“我知道你不是行儿地亲兵。他也不是真正地行军将领,你只是一位来相助地修士。把自己当作顺手帮忙的世外高人,若是这么论的话。应该谢谢你才对,绝无可责之处,……但行儿欲以你为道侣,而你所为却非道侣之行,还是早断了他这个念想吧。”普通朋友之间。不能指责樱宁做的不够多,但若是修行道侣之间。不应是樱宁那般所为。若对敌之人是梅振衣。知焰绝对不会避敌锋芒选择先保自身,而是尽最大可能与梅振衣合击互为攻防。这是连想都不用想的问题。不让樱宁再入青漪三山陪梅应行疗伤,假如换一个人不会做的如此绝情。但梅毅向来做事直接不讲情面,他这么处置也正常梅振衣当初不喜欢樱宁。也可能早看透了此女子地心性。确实不是适合的道侣。梅毅身为行儿的尊长住山路表明了态度,樱宁无奈只得转身离去,她的眼圈已经红了,愣愣的不知在想些什么。……梅效未奉永王之诏。永王率军到达广陵时。他领军已北上,但有一人接受了永王李?的邀请,从庐山上下来。沿长江直追永王大军。他就是大名鼎鼎地李白。李白曾在天宝初年奉诏入长安。位居翰林供奉,草制诏书,一度很受恩宠,但时间过了没两年。李白就被排挤出京。美其名曰赐金还山,李白的理想是施展定国安邦的宰相之才。并不甘心做一个闲文添锦的散臣。而玄宗用他不过就是用其文采。并不打算用他治国。李白在长安日子过地越来越苦闷,难免有牢骚之词,曾写下“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这样的诗句。自视为白雪高洁,又讥讽朝中权贵为青蝇互聚。时间一长自然会被小人抓住把柄进谗言,他被玄宗疏远放还也不算意外,离京时留下了那首传颂千古地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李白这个人并不是伪作清高。而是骨子里真正的清高。他一辈子写过很多诗,交往过很多人。在民间有祈求举荐之作,比如献给玉真公主地诗,在朝中也有歌功颂德之作,比如在翰林供奉任上所做的赋文与诏诰,这些可以视作他为实现理想抱负所做的努力和妥协。公允而论,李白做为文人还是有真正的气节。藐视权贵也不是虚言,在朝中时。不论是宫中掌权地高力士还是朝中掌权地李林甫。要想从仕途往上爬必须奉承这两个人。而李白从来没有,不因为功名心而折节攀附自己厌恶地人,并不假以辞色。同时李白也能与市井民众真正的结交,并不轻视对方低贱地身份,比如芜州的纪叟。李白离开长安之后曾云游天下各地。也来过芜州数次,最近在庐山上隐居修道,永王李?派使者韦子春三顾茅庐,邀李白相助他平定天下。将李白已经熄灭的雄心壮志再度点燃,欣然下山追随李?而去。在沿江东去的路上。李白还写了一首诗“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他自比南朝谢安,期翼在大帐中运筹帷幄。谈笑之间扫平叛军。在李白眼里,永王是真正能够赏识他才华地人。就像三顾茅庐请诸葛出山地刘备,追随永王可施展平定天下地抱负,长风破浪、直挂云帆的机会终于等到了。当时永王已经过了金陵。李白坐船顺江追赶。这天中午恰好经过芜州以北。他在船仓中吟诗,念到“为君谈笑静胡沙”一句时。船头突有人问道:“太白先生。好久不见。何事如此逸兴横飞啊?”李白吃了一惊赶紧站了起来。船在江心怎么会有陌生人突然说话。而操舟地船夫一点都没察觉。看来是有修行地高人。他刚刚起身。就见梅毅托着一坛老春黄酒挑帘而入。点头笑道:“太白先生过境,梅某人特送酒于船上。不请自来。勿怪打扰。”李白认识梅毅。早年在芜州行游时就有结交。他擅长剑术梅毅也擅剑术。还在一起对演过剑法。若论杀气之威,李白自不能与梅毅相比,但论剑法精妙,梅毅也很赞赏李白。李白正是得意时,见高人故友突然现身相见还带着美酒,自然十分高兴。请梅毅坐下对饮。梅毅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出现。他是来劝阻李白莫要追随永王。一开始并未多话,只是边饮酒边聊当年之事,等到酒喝的差不多了。梅毅突然问道:“方才听先生之诗,自比东晋谢安石,难道先生真地自以为有一代名相文治武功之才吗?”李白愣了愣。他不好自我吹嘘说有。但也不愿说没有。只得反问道:“将军以为呢?”梅毅摇了摇头道:“我不识谢安。但我追随主公梅孝朗多年,故南鲁公文武双全。为相数朝有大功于国,若论文采剑术。故主公远不如太白先生,但论治国安邦。相较之下,实非先生所长。”梅毅这人说话很直接。他没当过宰相。却在宰相身边待过很多年。知道梅孝朗是怎样一个人,都经历过什么事情,有什么样地才华和手段,拿梅孝朗做比较。可见李白确实不是这块材料。为何非要去追求这样地理想呢?这番话差点没把李白给呛着。他端杯饮酒不言。梅毅又说道:“先皇用先生为翰林供奉,而非先生所欲相位,先生或有不满以为未足志,但在我看来也无他憾,先生诗文名动天下,正是千古翰林表率,而非宰相之业,……先生是修道之人。应知‘适志’之说。”这几句话更有意思。比如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学问做得很好,可以专心去做学问,如果贡献很大,还可以评选为院士之类,受人尊敬享受应有的待遇与地位。但没必要一定提拔为行政领导,做部长、书记一类地官员,如果专业不对或者本人没这方面的才能。那就更没有必要。李隆基用李林甫为相也许错了。但封李白为翰林供奉,算是量才而用并无什么不当。以李白的名望与才华,在那种环境下受到官场排挤。被赐金放还,这从侧面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他并不懂为官之道,江湖术还讲究“尖”与“里”并重呢,文治武功不是靠理想或希望就能凭空实现。需要很现实地官场手段去一步步经营。而李白不愿也不能。这番话很逆耳。但以梅毅脾性说地已经足够委婉了。李白端杯半天没说话。良久之后才问了一句:“将军现身舟中。是想劝我莫受永王之邀吗?”梅毅点头道:“永王此请。借太白先生之名望而已,非欲用先生立功业,况且新皇已登基。永王来江南整军并未请旨恐师出无名,永王之举如今非但不能平定天下之乱,更有自乱之危,先生何苦追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6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