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值房。柳乘风入宫的消息早已递了进来,值房里的一些文吏此时也是一头雾水,前个儿的时候,刘健刘学士突然拉了一个人来吩咐,说是廉国公那边有什么动静要随时禀告。原以为只是刘学士刚刚起复,对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异常关心。可是接下来李东阳在前日的正午居然也是悄悄叫了个人去吩咐,清早的时候谢迁谢学士也都是如此。这三个内阁学士,竟是不约而同的关心起那廉国公来,这岂不是怪事?所以柳乘风那边有什么风吹草动都有人及时来通报,一丝一毫都不敢怠慢。可既然三个大学士都关注,偏偏在这值房里大家就算偶尔闲谈也是兴致勃勃的议论近来官学筹建的事,对那柳乘风却是只字未提,这种异常的举动实在教人有点看不清了,正午的时候,照例有太监从前御膳房送来糕点和茶水,刘健与李东阳、谢迁也都不约而同的停止里手头的拟票,一齐到耳房那边的炕上一边喝茶一边填饱肚子。他们所议论的,还是官学的事,现在朝廷为了教科书的事闹得不可开交,据说在礼部那边还有人打起来了,气的李东阳脸都有点发青,就差没有拍桌子,不管怎么说,这个礼部尚书是他兼任的,传出去别人只会说他管教无方。礼部如此,国子监、户部、鸿胪寺这些衙门也是差不多,只是有的地方闹的凶些。有的地方还不至于闹到惊天动地的地步。刘健对这件事没有表态,事实上不只是他,谢迁和李东阳二人也都是一副充耳不闻的样子,他们的身份不一样,是不便表态的,所以只能含糊,可是谁知。内阁越是这样含糊不清,反倒助长了下头那些人的气焰。原本一件好事,现在只剩下闹心了。谢迁喝了口茶。终于忍不住看了李东阳一眼,道:“李公,听说那张梦如说要打官司?哎……闹成这个样子。真是斯文扫地。哪有礼部的主事跑去大理寺递状纸的?”李东阳沉默了一下,道:“老夫看,那席钟也脱不了干系,就算是争辩,也不能对人动手,席钟是老夫的门生,昨日他还来府上见我,老夫叫他去给张梦如道个歉,说一句好话,你道他怎么说?他居然说张梦如妖言惑众。歪曲经义,这是活该。”李东阳摇摇头:“为了这个,竟是连老夫的话也不听了,罢罢罢,他们喜欢闹就随他们闹去。他们不要面皮,老夫索性由着他们,倒要看看他们要争吵多久才够?”刘健听了,不禁莞尔一笑:“宾之,话不是这么说,该管的还要管。”李东阳只是摇头叹气。谢迁将茶盏放下。面带怒色的道:“要我说,这事和那些报纸也分不开关系,那些报纸现在是唯恐天下不乱,这家报纸捧这个,那家报纸又捧那个,还嫌不够乱的。”李东阳想了想,道:“这件事不能再争下去了,否则不但这朝廷四分五裂,这朝廷的脸面也不知怎么搁。皇上那边虽然没做声,可是想必也是怫然不悦。老夫倒是想了想,这教科书的事嘛,也不必都完全一样,让各学堂自己去挑选吧,要争,也要地方上这些人去争,朝廷这个样子,实在不是什么好办法。”刘健颌首点头,李东阳的意思,就是把这个权利放到底下去,底下可以去争,可是朝廷各部这边还是少些火药味的好,否则难免让人笑话。对于李东阳的主意,刘健倒说不上好坏来,不过他知道,学堂的事本来就是礼部管着的,李东阳又是礼部尚书,他也不好驳了李东阳的意思。正说着话,外头一个文吏急匆匆的进来,禀告道:“廉国公出宫了……”出宫了……刘健脸色没有丝毫表情,李东阳则是故意低头去喝茶,谢迁想说什么但又忍住了,用手指头敲着榻上的茶几。刘健挥挥手,那文吏连忙下去,耳房里只留下了三个人,刘健看了两个人一眼,终于开了口:“锦衣卫现在是越发如日中天了。”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很快就引起其他二人的共鸣。是啊,锦衣卫不但是亲军,再加上又有监察之权,本来这权利就已经不小,历来受人诟病。到了弘治朝之后,在内阁的努力之下,已经将它的权利压到了最小的程度,可是谁知人家来了个触底大反弹,一下子成为天下第一大衙门,职权之大,令人咋舌,所辖的人员之多,也是前所未有。对于这件事,自然引起了内阁的警惕,这锦衣卫如今已经成了一个独立于朝廷之外的力量,而且日益膨胀,刘健担心,长此以往,这天下人只知道北镇抚司,却已忘了内阁了。这样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事实上,锦衣卫争取到的许多权利已经和内阁重叠了,内阁原本负责朝廷的开支,手掌财权。可是锦衣卫现在却是捏着几个钱袋子,而且每年的进项比之户部那边收的那点税收还要多的多。地方衙门那边就更不必说了,一旦这些缉事局在各省站稳了脚跟,以锦衣卫现在的财力支持和强大的实力,这些缉事局必定会成为不亚于三司的实力。其实柳乘风那个平安牌子的策略,刘健是很欣赏的,为国聚财不算什么坏事,更不必说,柳乘风一个聚宝楼,一个平安牌子,等于是将朝廷收不上来的商税彻底的收了上来。偏偏平安牌子的安排,却是那廉国公争权的工具,锦衣卫现在也负责收税了,那还要户部做什么?虽说人家打着的是卖平安牌子的由头,其实说穿了就是收税。刘健刚刚起复,原本就不想惹是生非,而且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柳乘风还曾算他半个盟友,可是站在内阁的角度,他对日益膨胀的锦衣卫已经有了不少的敌意。刘健评论这锦衣卫的时候,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李东阳,天下人都知道,李东阳与柳乘风的私交不错,其族弟也在锦衣卫中公干,刘健想看看这李东阳的意思,李东阳的想法是否和自己一致。李东阳迎向刘健的目光,自然也明白刘健的心意,他咳嗽一声,正色道:“我也是这般想,一个衙门,据说要有十几万的差役,真是旷古未有,这般下去可不是办法,这廉国公才刚上任呢,就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往后还了得?”他算是表态了,刘健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看来李东阳的利益还在内阁这边,若是如此,事情就好办,他捋着胡须,笑吟吟的道:“是呀,这才刚开始呢,今日清早不是有言官上了弹劾奏书吗?皇上今早召问了这柳乘风,方才柳乘风才出宫,可是现在还不见皇上的旨意,只怕那些弹劾奏书并没有起什么效用。说来说去,还是这柳乘风的圣眷太隆了,凭几份奏书想要阻止这件事只怕也不太容易。”李东阳半眯着眼睛,道:“刘公怎么看?”刘健抚着茶几陷入了沉思,良久才道:“等……”“等?”一直没有吭声的谢迁不由呆了一下,道:“若是再等,生米煮成熟饭,岂不是养虎为患?”李东阳沉默了片刻,却是猛然醒悟,苦笑道:“眼下也只能等了。”说罢,李东阳向谢迁道:“刘公的意思,就算现在要反对,不但已经迟了,而且也没有什么效果。”李东阳不由叹了口气,满是苦涩的道:“上次于乔也说了,陛下病重,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不要争的好,不要惹陛下动怒,伤了身子。老夫说句不该说的话吧,就说咱们据理力争,陛下做了退步,可是不要忘了,太子与柳乘风关系莫逆,我们能阻止一时,但是又能阻止的了一世吗?眼下当务之急,是不要给皇上添麻烦,另一方面,给各省那边打个招呼,不要让缉事局权柄太重,该争的东西要当仁不让的争。除了这些,就只有等待了……”李东阳说到等待的时候,意味深长的看了谢迁一眼,谢迁也明白了一些,说到底,今年可能就有新君登基,现在他们再怎么争,所有的事最后还要推倒重来,与其是这样,倒不如先看看风向再说。刘健喝了口茶,在旁道:“再者说,锦衣卫权势这么大,不高兴的人多着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要急。”他说罢,又道:“”天色不早了,陛下还在那边等我们的票拟呢,先去做事吧,差事办完了再说。”李东阳和谢迁纷纷点头,知道这些话点到即止即可,便纷纷出了耳房,各忙各的去了。……………………………………………………………………………………………………………………………………………………………第四章送到,腰酸背痛腿抽筋,总算完成了,自己佩服自己一下。同学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