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章 东进

作者:周荣钧 字数:6977 更新:2023-09-03 02:48:02

第一章 东进部队在急行军,已经四天了,这支一百多人的八路军东进支队一直朝东。按计划明天到达目的地,今天的宿营地是离这里还有二十多里的一个村庄。支队司令员朱钢,走在队伍前面。他二十来岁中等身材,和一般红军、八路军的军事干部大多是工农出身不同,朱钢学生出身,也算半个知识分子。朱钢家乡是贵州盛产名酒的地方,家里在城里开了个小酒坊,就是那种既酿酒也卖酒的家庭作坊。父母虽沒什么文化,对朱钢却是望子成龙,知道沒有文化干不成大事,积了些钱送他进学堂读书。朱钢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公子哥,家里只不过比一般人家略有富余,还能读得起书,读书归读书,放学回来照样在家里的酒坊打杂。朱钢父母以前在乡下种田,到城里开小酒坊也是近几年的事,所以朱钢上学晚了几年,比一般同学大几岁。贵州民风强悍,民间习武成风,朱钢从小跟一个远房舅舅学武。学武的人总有些血性,一次酒坊来了两个泼皮,喝完酒摔手想走人,店里伙计和泼皮争执起来,被泼皮打了两个耳光。那天掌柜也就是朱钢父亲正好不在,老板娘朱钢母亲眼见伙计吃亏,本想宁事息人,这时朱钢正好放学回家,问明事由不由怒火中烧和泼皮打起来。虽然最后朱钢沒捞到什么便宜,但毕竟出了口恶气,两个泼皮落荒而逃,从此再沒到店里捣乱。朱钢在学校书读得好,喜爱国文,看到唐诗宋词爱不释手,尤其钟爱宋朝的辛去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每每读来,诗人的那种飘逸,那种壮怀激越,以及报国无门却从未消沉的远大志向,都使朱钢感叹不已。朱钢认为辛去疾词填得好,又不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酸文人,领军打仗也有声有色。渐渐地,辛去疾成了朱钢心中文武双全的标准。小县城虽然地处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思想仍然顽强地吹了进来。城里尤其是学校,经常有人谈论五四新文学谈论政党。那一年朱钢读高中,跟着同学闹了几次小小的**,最后,一个朱钢最敬仰的国文老师被警察带走,说是什么****,**才渐渐平息下来。几天后一个要好的同学悄悄告诉朱钢,国文老师被秘密枪杀了,是同学一个在警察局干事的亲戚传出来的。乍听到这个消息,朱钢脑子一片空白。多好的老师啊,年青有活力学问又好,说起唐诗宋词,几乎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这样儒雅的人怎么会和土匪沾上边呢?学生闹**不过向政府提些意见。一时间,朱钢脑海里满是国文老师的样子,对政府的怀疑在心中慢慢滋生。不久城里突然开进不少军队,说是堵截红军**流窜,每到晚上县城就戒严,一时人心惶惶,学校也处于半停学状态。自从国文老师被枪杀,朱钢就无心读书,这样倒好整天窝在家里。城里人心浮动,酒坊生意也不繁忙无须朱钢搭手,于是他找来几本闲书埋头看起来。原来朱钢对国文特别喜爱,看的大多是文学作品,谁知现在却看不进去,倒是对《说岳》、《杨家将》看得津津有味。一天不知怎么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古代文人好像也和当今一些政客一样,光知空谈救国爱国,光知忧民悲叹,行动往往很少,不如岳飞、杨家将来得实际。这个念头一上来吓了朱钢一大跳,这些可都是自己崇敬的中国文学大师啊!为此朱钢一连徬徨了好几天。徬徨归徬徨,从此朱钢对军事有了兴趣,还找来《孙子兵法》,凭朱钢的国文底子,《孙子兵法》看得还顺畅,就这样糊里糊涂过了一个多月。一天早晨起来,朱钢发觉城里变了样,满街是十七八岁的娃娃兵,原来的兵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一问,说是红军占领了县城,这些娃娃兵就是红军啊,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只见一个年龄稍大一些的兵,其实也只有二十多岁,站在街头向周围的人说着什么。朱钢走近一听,那人说红军是老百姓的军队,红军官兵平等,**要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有些活朱钢听了并不十分懂,但感到新鲜,看到街上的兵一个个对人和气买卖公道,不像原来的兵总是瞪眼对人。朱钢顿时对红军产生好感,听他们讲红军是**领导的,朱钢又把红军和国文老师联系在一起。一连几天朱钢围着红军转,渐渐对红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红军和**的主张十分赞同。几个闹过**的同学也十分接近红军,一个要好的同学悄悄告诉朱钢,准备参加红军,问他是否参加。朱钢心底隐隐约约的从武念头,一下子被拨动起来,最近自己的兴趣从文学转向军事,不就是要走从武之路吗?只是担心父母不同意,朱钢知道父母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那是要光宗耀祖。同学说自己家里也不同意,只有偷着跑。就这样朱钢和那个同学一起参加了红军,离开家乡踏上长征之路。高中生在红军可是大知识分子,开始两人都分到宣传队,写写文章作些宣传鼓动什么的,朱钢想既然当兵就应搞军事,于是吵着要下连队。朱钢从扛长枪的大兵开始,走了大半个长征,经历上百次战斗,那时红军伤亡多提拔也快,加上肯学习有文化,到了陕北,当兵一年的朱钢已是一个营长。经过军队滚爬和战火考验,朱钢从文弱书生成长为彪悍的军人,有时也会满嘴粗话,但骨子里的文人本质沒有变,朱钢向往的是做一个儒将。不久上级看朱钢有培养前途,送他到抗大学习,在抗大朱钢是如饥似渴,军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抗大毕业朱钢成了八路军,虽然沒赶上第一批改编和出征,一渡过黄河,回到部队还未分配,就参加了几次和日军的战斗。日军先进的装备和士兵作战的顽强,给朱钢留下深刻印象。部队冒着寒风继续东进。出发前朱钢派侦察队到这一带来过,知道这里沒有鬼子,为了加快速度,部队尽量走大路走好路。路过一些村庄,稍作休息就出发,村民用好奇而惊恐的眼光,看着这支人数不多枪支不齐的队伍。望着身后的部队,朱钢想起几天前的事。那天战斗结束,旅长把他找去指着地图说:“朱钢啊,八路军要深入敌后大发展,这片地方归你了。”旅长告诉他,那里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是山区到平原的过渡地段。日军正忙着南下,在华北只占领了铁路沿线的大中城市和一些县城,目前还沒有精力顾及乡村,不过很快就会缓过劲来。“你们的任务是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钳制和相机消灭敌人,和鬼子抢时间开辟根据地,建成太行山抗日根据地重要的战略支点。你们在那里是单独行动,上级不能给予更大的帮助,一切都要靠自己。也就是在上级总的意图下,根据敌情我情,抓住战机果断行事主动歼敌,目前首要任务是站稳脚根,取得民众的支持。我给你就是一句话,只要对抗战有利,打破一切约束大胆干。”旅长授于的番号是八路军东进支队,任命朱钢为支队司令员,别看支队这个番号大的吓人,给的兵只有两个连,都是他在红军当营长时的部队。朱钢到部队见到一连长邹军、指导员姜大海,二连长张大林、指导员梁家勇等人,自然是一番亲热。和他们说起组建东进支队,大家十分高兴,说老战友又可以在一起了。问起部队情况朱钢却傻了眼,两个连都刚调走一个多排,说是组建新部队,现在一个连只辖两个排,排里只有两个班,经过几次改编老兵不到一半,不少是八路军到太行山招的新兵,有的还沒摸过枪。说是两个连,算算只有一个多连人马,枪支也不全,子弹更是少得可怜。朱钢找到旅长说兵太少,旅长两手一摊:“没办法,现在八路军全面出击,到处要人。”朱钢想想也是,提出组建支队部和直属队,从旅部抽些人,旅长倒也爽快,说了声你开个名单吧。朱钢回到连队找来邹军、张大林等人:“从现在起两个连的人和武器,沒有我的同意一律不许再放走。”又和他们商量支队部、直属队的事,大家提出要有侦察队、卫生队、炮兵,每个队按理说至少十多个人,想想旅部人也少,改成每队五人,支队部配参谋。朱钢在抗大待过,深切感受军事教育对提高军人素质的重要性,今后东进支队要大发展,教导队必不可少。邹军说:“东进的那里是平原,骑兵也要有。”于是加上骑兵排。朱钢拿着名单兴冲冲到旅部,旅长正和一个人谈话,看见朱钢来了招招手,指着那人说:“介绍一下,这是派到东进支队的政委俞胜华同志。俞胜华可是个大知识分子,北平的大学生、地下党,到部队一年多,原来在师政治部工作。”旅长又向那人说:“朱钢,东进支队司令员。”朱钢和俞胜华互相敬礼紧紧握手,朱钢见俞胜华沉着老练又是大知识分子,满心欢喜。旅长看着他俩说:“朱钢也不是大老粗,不大不小也是个知识分子。”“我读的那点书哪能和政委比。”“互相学习,互相学习。”俞胜华急忙表示,两人又一次握手。朱钢把名单交给旅长,旅长看了一下拿出笔划去炮兵和骑兵排,又把其它几个队改成两人:“直属队只能先搭个架子,今后发展靠自己。”“其它算了我们自己培养,骑兵排不能少。”俞胜华问明是组建支队直属队,跟着帮腔:“旅长,到平原骑兵确实很重要,我们一下培养不出来。”旅长想了想:“朱钢啊,看在新来政委的面子,骑兵排算是政委给东进支队的见面礼,不过得留下一个班,具体找组织部长吧。”说着把批好的名单交给朱钢:“今天不算,两天组建完毕,第三天出发。”走出旅部朱钢对俞胜华说:“政委,还是你有面子,一句话要来骑兵两个班。”“哪里哪里,旅长本来就要批给你的。”俞胜华还沒来得及谦虚,朱钢的话又来了:“干脆你面子用用足,再带些人到东进支队,见面礼重点。”俞胜华听了一楞,心想上级让我光杆政委到部队,没说带人去,刚才旅长是开玩笑,再一想东进支队人确实少,能多要几个也是好事。于是跑到政治部找熟人,总算要来两个文化干事,一个叫顾国华一个叫吴强林,都是大学生,朱钢见了眉开眼笑。这边朱钢找到组织部长把名单一递:“旅长说了,人数旅长定,人由我挑。”组织部长笑着骂道:“一听这话就是假传圣旨,人由你挑,要我组织部长干啥?”朱钢连忙陪笑:“部长火眼金睛,什么事也瞒不过你。部长安排更好,肯定是挑最好的。”组织部长看朱钢态度好,陪他到各部门转了一圈,挑来几个人:参谋陈建国,当过连长,实战经验丰富又有文化,到旅部任作战参谋小半年。贺大成,旅部教导队分队长,出身**受过正规军事教育,**围剿苏区时起义参加红军,一直从事教导队工作。侦察队潘龙,原来是陕北红军,也算半个本地人。骑兵排长宋强,旅长指定这个排沒有挑选余地,朱钢和他聊了几句很对脾气。朱钢对这几个人很满意,让他们再选一个助手。只是挑卫生队不顺利,按朱钢的想法,东进支队远离主力,伤病员不可能往太行山送,卫生队至少要有一个能独挡一面的医生。而旅部医院院长说,能上手术的医生沒有,只有几个刚从护士提上来一般看看病的医生。朱钢和院长软磨硬缠,差点红了脸也不顶事,最后总算以院长答应多给些药品了事。当天晚上朱钢召集连排长和直属队人员,向大家介绍政委俞胜华,宣布东进支队正式成立。任命陈建国为支队参谋科长,潘龙为侦察队长,教导队贺大成任队长,宋强还是骑兵排长,朱林华为卫生队长,支队干事顾国华、吴强林,连队人员不变。还介绍直属队其他成员,参谋赵永建,侦察员马有国,教导队教员朱大虎,卫生队护士孙秀珍,朱林华和孙秀珍是东进支队仅有的两位女性。朱钢说:“旅长命令,东进支队两天组建完毕,第三天出发。只有两天时间,大家做好各项准备。”接着朱钢安排任务:骑兵排和侦察队组成先遣队明天先出发,按选定的路线走,目的地是鲁城一带,先遣队在一些主要村庄留下一至二人接应大部队,遇到敌情不要纠缠;陈参谋赵参谋负责把旅部的地图复制一份;贺大成多收集些教导队教材,份数不多沒关系但要全;朱林华到医院领药品器材,如果有医务培训教材也带上;两位干事想办法弄一台油印机,另外到政冶部找些宣传鼓动材料;连队抓紧训练。俞胜华也讲了话,主要讲当前抗战局势和东进意义,还说自己在部队工作时间不长,希望大家帮助支持。俞胜华话不长,给人的感觉是实际不虚夸。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朱钢沉思。“司令员,前面有个寨子,民团不让过。”在队伍前带领尖兵的一连一排长刘铁跑来报告。朱钢和闻讯赶来的俞胜华急忙向前走去,只见那个村建在半山腰,寨门紧闭。一伙人**着上身,头扎红布条,手拿大刀长矛,不断高声喊叫:“刀枪不入,刀枪不入。”刘铁说:“山路从寨子里穿过,先遣队过去沒事,现在不让过。和他们说只是路过,寨子里还是不让。”“还有其它路吗?”“绕道要多走十几里。”“绕道。”朱钢说完转身就走。“司令员,一个冲锋就过去了。”刘铁心有不甘。“服从命令!”朱钢脚不停步。俞胜华趁势说:“同志们,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还怕多走这十几里吗。沒有参加长征的,今天来个小长征,补补课。”朱钢赞许地望着俞胜华,和他并肩走着,沉默了一会,朱钢轻叹一声:“这就是我们的老百姓,愚昧、落后,怎么会不挨打,鬼子可是武装到牙齿。”抬头遥望远处的山峦,又一字一句地说:“可是,再愚昧再落后,也是生养我们的父老乡亲。”俞胜华也有同感:“这是民族的悲哀,国家的悲哀,我们和鬼子的差距不仅在武器装备,还在文化上。没有文化的民族,不可能觉醒崛起;没有文化的军队,不可能长久打胜仗。朱钢听了点点头,和俞胜华的心贴得更近。俞胜华设想今后的打算:“建立了根据地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朱钢十分赞同:“这种教育,老百姓是读书识字,知天下明道理;部队是提高官兵的指挥技能作战技能,作战不能光靠勇敢,教导队要成为支队的重要部门。”部队很晚才到达宿营地,先遣队留下的战士等得十分焦急,报告说:“部队明天可到鲁城地界,再过去就是平原,先遣队目前在一个叫孙家峪的山村,离这里有七十多里。宋排长派我来请示下一步行军路线。”朱钢在地图上找到孙家峪,又询问当地的情况。“孙家峪是最靠近平原的村庄,几百号人,方圆十里有五六个村,这一带还沒有鬼子。”朱钢和俞胜华商量决定部队先在孙家峪休整,进可到平原,退可回山区。看天色己晚,吩咐那个战士明天一早骑马先走,先遣队在孙家峪做好迎接支队的准备。“明天可到鲁城的孙家峪,上级让我们在那里打鬼子建立根据地。现在东进支队只有百十号人,枪支也不全,还有不少新兵,真和鬼子打起来,不够打一仗的。”晚饭后朱钢不顾疲劳召集大家商量下一步的安排。二连长张大林提出建议:“先在山区发展,壮大队伍。”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行军时我考虑了一下,”朱钢显得胸有成竹:“到孙家峪后部队立即分散到周围乡村发动群众,招兵扩军。现在抽人正式充实组建侦察队和教导队,每个连抽四名有经验的战士到侦察队,配短枪,这样侦察队有十人。”又转身问贺大成:“教导队教员需要多少人?”贺大成想了想:“战士主要学射击、刺杀、投弹三大基本战斗技能。”俞胜华插话:“还有思想教育。”贺大成点点头继续说道:“教员可以是两种,一种是全能的,也就是射击、刺杀、投弹都能教。另一种是单项,比如射击只教射击,刺杀只教刺杀。”“还是单项好,就象学校的老师,国文只教国文。”陈建国提出自己的看法。贺大成表示:“我也是这个意思,单项的教员好找,教员还可以集中精力提高单项技能。”“好,就按这四个单项配人。”朱钢思考了一会果断地决定:“姜大海、梁家勇两个指导员,暂时到教导队担任思想教育教员,每个连按三个单项各抽三人,要技能最好的。”邹军和张大林一听要抽这么多老兵,叫了起来:“要是发生战斗,仗没法打了。”朱钢态度十分坚决:“知道你们难,大家咬紧牙度难关。回去商量一下,要抽的人一个都不能少,明天一早到我这里报到,不符合要求的换人。”俞胜华说道:“最近尽量避免和鬼子作战。”“抽来的人交给贺大成,明天你们边行军边商量,到了驻地马上就能开展工作。”朱钢朝俞胜华点点头:“思想教育的内容,政委多关心,如果要印教材,两位干事负责。”第二天一早,两个连抽出来的人站在队伍前列,朱钢看了看,都是老红军,有几个是连里的射击投弹能手,看来大家都很重视。但到侦察队的战士有两个还扛着长枪,朱钢知道连里短枪少,瞄了瞄邹军和张大林,发现他们还挎着驳克枪。“黄国忠、胡大林。”朱钢叫道。“到。”朱钢的警卫员黄国忠、俞胜华的警卫员胡大林答道。“把我和政委的枪拿来。”朱钢接过驳克枪,走到那两个战士面前:“来,这枪和你们换一换,侦察员要化装侦察,扛长枪怎么化装。”“不行,不行,司令员和政委怎么能扛长枪。”两个战士急红了脸。“我扛长枪照样指挥战斗,挎驳克枪又不是显威风。”邹军和张大林在一旁听了,忙解下驳克枪走过来陪着笑:“司令员,一大早还没来得及和他们换,哪能用你和政委的枪。”说着使眼色让黄国忠、胡大林接过枪,一边把自己的枪换给侦察员。朱钢见这样也不说什么,手一挥:“出发。”一路上, 俞胜华和姜大海、梁家勇商量新战士思想教育的内容,贺大成把教导队编成射击、刺杀、投弹三个组,指定了组长。朱钢和侦察队走在一起,通过交谈发觉他们对日军的编制不了解,有几个还不会画地图。朱钢一边走一边和他们讲日军编制:日军的班,每班十三人,包括班长、四名机枪射手和八名步枪兵,有一挺轻机枪。有的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掷弹筒。朱钢讲了几句把顾国华、吴强林叫来:“我讲日军编制,一起听听,到驻地再详细讲,你们整理成书面教材。”日军一个小队有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共五十四人;标准的步兵中队一百八十人,包括三个小队和一个中队部;日军大队除了有三到四个步兵中队,还有一个一百一十人的运输中队;每个机枪排有四挺重机枪,三个机枪排加一个弹药排组成机枪中队;日军的联队……又把陈建国和赵永建找来,让他们给侦察队讲解画地图看地图。朱钢心想,教导队、侦察队早两天组建多好,可以充分利用行军的机会。朱钢走到几个太行山新兵中间,问了问情况,发觉他们还要再训练才能上战场。一路上朱钢不断找人谈话,虽然是自己的老部队,但到抗大学习离开一年,又招了不少新兵,变化还是挺大的。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