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零 善后之后陈村遇难的村民虽然已经入土为安,但这场灾难的善后事还有不少。//首先,陈村还剩下大部分的村民,而陈村原来的全部首脑包括族长在内,都已经遇难了。蛇无头不行,所以,陈村当务之急就是要选出新的首脑。这事,谢市长亲自出马主持,在陈村遇难的村民入土后的 第 353 章 中剩下的村民,让他们民主选举新一届的村首脑。大牛这次被村民推举当上了村首脑,负责村里的治安联防和民兵的工作。唉,陈村的青壮本来就缺,现在连阿光与汉哥都走了,剩下的大牛当然责无旁贷地担起这个担子陈村的 第 353 章 ,把那通知书拿到了梅姨的坟前焚烧,以告慰她的亡灵。处理好了善后的事后,心情阴郁而且又没有什么事做的何晓军,索性浸沉入了练武与学医中。以何晓军现在的记忆力,理论上的东西,对他没有丝毫的难度,所以,他只费了几天,就把天机子的那套掌法、步法熟记于心;再花费了一个月时间,他又把天机子的那本医书背个滚瓜烂熟。何晓军在这段日子的时间分配,每天白天学医,晚上练武。白天,何晓军开始时是背医书,医书背熟后,就到附近的山中认草药。随后,他建议谢市长招集聚居点的所有熟医术的人,在聚居点建了一家简陋的医院,一是方便这里的居民就医,一是让他有一个实习、学习的机会。每天的晚上,前半夜,何晓军与大牛一起练招式,何晓军练“飘花掌”与“迷踪步”,大牛练“大力神拳”。而下半夜,何晓军则独自练内功。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练习后,何晓军与大牛的招式都已经纯熟,两人就互相对招来相互提高。根据自己那天的强记,教会了大牛那套“大力神拳”之后,何晓军发现这套拳不但简单易记,练起来也不难,而且威力很大,适合大众练习,他就把它这大套拳推荐给了驻军和自卫队、警察部门,让他们学来防身。自从搬到了峡谷之后,驻军、自卫队和警察部门,就按何晓军的提议,实行了军事化管理。这个军事化管理,军事上由驻军的刘排长负责,行政上由胡局长领导,把三个部门集中一起训练,共同承担任务。平时,何晓军与大牛也会抽空参加这个集训,不但通过训练加强自己的军事技能,也顺便教导其它人拳术。练了两个月后,何晓军对内功的应用和那套“飘花掌”、“迷踪步”已经得心应手,算是大成。三个月之后,何晓军的医术也已经入门,能独立诊断和治疗一些简单的病例。这几个月中,海山的境内还算平静,境土未受到日寇的踏足,只是遭受了日军飞机的几次轰炸,被毁坏了不少的房子和被炸死了几十个平民。海山的邻县,在这段时间里就不好过了。海山的邻县座落在通往省南部唯一的道路边,而省南部的尽头是一个由于要到省南部那个海港必经邻县,因此,海山的邻县,不时因为有日军的经过而受到了骚扰、抢掠和烧杀*。直到后来,谢市长索性下令让那通往省南部海港之路沿途的村庄,全部迁往到海山的聚居点这边来,才让邻县的那部分居民,避开了路过的日军骚扰。这样,海山的这个聚居点,此时已经聚集超过了两万人,比原来的宁城常住人口还要超出。幸好,何晓军在建造这个聚居点时策划并施行的农业生产已经收效,借了峡谷土地肥沃的光,这里开发的水田,亩产竟达到了当年最高的七、八百斤,让一造的收成超过两百万斤,这样算来,两造的水田加上山田的收成,足够这两万居民的裹腹。再加上峡谷里那肉类禽畜的养殖,部分已经开始收成,让这聚居点除了其它的物质欠缺些外,日常生活的温饱已经没有了问题。唉,战乱中的生活,能裹腹已经是万幸,能吃上肉就是万幸中的万幸,哪还能顾及得了那么多?在当年的九月份,何晓军与阿梅三姐妹的劳工移民,终于在何晓军他们的望眼欲穿中批准了下来。接到了领事那体检和签证的通知后,替无福消受的阿梅唏嘘了一番,为了免得夜长梦多,何晓军决定马上就带着三女前往省城,到美国的领事馆去办理出境手续。慢着,阿梅不是已经香消玉殒?怎么还有三女?是的,是三女。除了阿兰与阿莲姐妹之外,还有一个是谢市长的二千金谢娉娉。二小姐并没有办过移民,怎么能去办出境手续?嘿嘿,何晓军这次又要用上让谢县长拆火车的那一招——瞒天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