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计四十三、韬光养晦1、计名释义韬光养晦,韬:本为剑套,比喻隐藏;养晦:暂时隐退之意。比喻暂且隐藏自己的锋芒或才能。2、按语评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敌视,在政治斗争中尤其如此。善于保存自己、大智若愚、激流勇退,不是消极地避凶就吉,而是为了养精蓄锐,待机不动。韬光养晦是明哲保身,以退为进的策略。3、用计例说例一:陈平韬光养晦除诸吕复汉室汉孝惠帝6年(公元前189年),因相国曹参已去世,朝廷分置左右丞相,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孝惠帝死,吕后专权,欲封诸吕为王。王陵坚决反对,而陈平却表示同意。后王陵死,陈平任右丞相,审食其为左丞相,审有宠于吕后,倚势弄权。陈平便整天沉迷于酒色之中。陈平表面上应付吕后,言听计从,实际上却时时想着灭吕安刘之计,吕后死后,诸吕蠢蠢欲动,陈平便与太尉周勃合谋,终于诛杀诸吕,迎立代王刘恒即位,他就是汉文帝。例二:曹操煮酒论英雄 刘备韬光养晦掩饰刘备投靠曹操之后,仍有一番雄心壮志。但刘备也防备曹操谋害,就在住处后院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光养晦之计。一天,曹操请他赴宴,酒到半酣,大雨将至。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刘备历数了刘表、孙坚袁绍等人,曹操予以否认。曹操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您和我曹操了。”刘备闻听,筷子掉在地上。他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大笑,也就不在怀疑他有大志了。例三:蔡锷韬光养晦 逃出魔掌蔡锷(1882---1916年)湖南邵阳人,1911年他任云南清军协统(旅长)。武昌起义后,他率部在云南起义响应,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对蔡锷怀有戒心。1913年,袁世凯将他调到北京。在袁世凯面前,蔡锷有时故意语无伦次,一问三不知。他还在赞成帝制的“提名录”上,挥笔大书“赞成”二字。他还经常与一班帝制派人物厮混,打成一片。他还装作意志消沉,涉足风月场所,结识了名妓小风仙。在小风仙的帮助下,最后,蔡锷出逃,回到云南,组织了讨袁护国军,打响了向袁世凯政府进攻的第一枪。例四:斯大林韬光养晦沉默反抗1945年7月英、美、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举行会谈。会间,美国总统杜鲁门对斯大林说:“美国研制出一种威力非常大的炸弹。”暗示美国已拥有原子弹,对斯大林进行心理战。在杜鲁门讲话时,英国首相丘吉尔两眼死盯着斯大林的面孔,观察他的反映。斯大林像聋子一样没有听见,来显露出丝毫的表情,以至于许多人回忆说:“斯大林好像有点耳聋,没有听清楚。其实,斯大林不仅听清了这句话,而且听出了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会后,他对莫络托夫说:“我们应该加快工作进度”。斯大林为什么装聋?因为任何方式的语言表达,都不如沉默应付的效果。果然,两年之后,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才是对杜鲁门的有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