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染大武汉(一)武汉简称为“汉”,是中国湖北剩的省会,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了“黄鹤楼中吹玉萧,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在清朝末期,武汉经济繁荣,一度是清朝规模最大的城市。当时坐落在武汉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最先进的企业。在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要把武汉建设成为如同纽约和伦敦那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另外,结束封建帝制开创共和的首义“武昌起义”便发生在这里。中、日全面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随着华北、华东地区的相继陷落,武汉,就像个秋后熟透的果子,孤零零的悬挂着,随时都可能落向地面。贪婪的日本人垂涎它,是想把这颗熟透的果子据为己有,再给中国一次重击。中国人关注它,是想抵住外来强盗的暴虐,保护已越来越少的国土。如今武汉三镇孤零零的耸立在长江边上,这里,机关楼堂、要员私宅云集,名胜古迹便地,在青翠的珞珈山、碧绿的东湖水和一片片优雅宜人的景区映衬下,透着一个政治枢纽不同凡响的气度。江北汉口,则以其繁华、喧闹而名扬天下。作为旧中国的大商埠,其名气仅在大上海之下,因而紧紧地吸引住南来北往过客的目光。龟山脚下的汉阳,同样的不同凡响。这里有全国规模宏大的军火城,云集了旧中国军火工业的精华。“汉阳造”就是今天提起来,人们也不陌生。事实也确实如此,国民党军手中的枪炮弹药,除了从德国进口的,其余的都是从这里运上前线的。当春节过后的第一缕春风吹绿武汉的千花万木时,焦躁不安的武汉再也没有了往常的模样。公路上、田野里,一批批携金带银的商贾官吏、绝望无助的难民伤兵,像一股股令人沮丧的混乱的潮水,涌进武汉的大门。国民政府各部门名义上虽说是迁往了重庆,可是依然有其下属的办事处留在了这里。武汉的洋楼私宅、旅馆寒舍,只要是个能栖风避雨的地方,都被挤得满满当当的,街巷市面上同样是人满为患。房租、粮米菜价,随着大量人潮的蜂拥而至,也像是雨后冒出的庄稼一样,飞速的往上窜。大武汉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挤膨胀得像是要爆裂开来。武汉南郊林木清脆的珞珈山临时行营里,蒋介石站在洋楼的露台上远眺武汉城区,他心潮起伏,感慨万千。自从败退南京以后,他变得从未像今天这样对武汉充满依恋。想当初,国民政府建都金陵,蛰居秦淮,武汉从未真正打动过他的心。每年夏天,他一般都要在庐山上度过一些时日。可是每次上庐山、回南京,他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近在咫尺的武汉三镇,今天,他却突然觉得,武汉成了他手中最后一块明珠宝地。他曾充满感情的对武汉卫戍司令陈诚说道:“武汉之价值,今日才真正体会到。这里地处长江、汉水交会口,平汉、粤汉铁路的枢纽之地。可以说是华中地区的水陆交通的大动脉,九省通衢之说不足为过啊。”陈诚也满有感触的回答道:“委员张所言既是啊,向南,武汉连接华南地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援助物资,从香港上岸途经广州一直运到武汉。向东,则直通苏皖浙,是我们日后收复失地的桥头堡。向北,武汉雄居中原大地,是我们发起全面反击的前沿阵地。可以说,控制了武汉,就可以控制东西、威震南北。”蒋介石微笑着点了点头,其实他并没有完全对陈诚说出心里话。他心里非常清楚,仗打到这个份上,中国内地繁华的、有影响的大都市中,能容得了他蒋某人的,也就只有这武汉三镇了。他清楚的知道,控制武汉,就能吸引住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他就仍能自豪的对外界宣称:中国并没有被日本所灭亡,国民政府依然存在,他蒋中正依然在做着有力的抵抗,仍然领导着国共统一战线,依然是这个国家的唯一领袖。武汉三镇无论从军事还是政治上来看,都必须紧紧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有此同样想法的不光只有蒋介石,日本人也看到了这一点。日军在攻下了徐州和中条山以后,马不停蹄的擂响了西进的战鼓,从战略上说,仰攻武汉,就必先控制控制武汉的外围,所以刚刚结束的中条山战役,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蒋介石:武汉血战已不会太过遥远了。中国人的威武不屈,使日本人3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破灭了,战争明显有一种拖向漫漫无期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倭皇裕仁和他的大臣们也是心急如焚。岛国上下,北进派和南下派等军事集团,眼看着自己的战略意图因中国战事的久拖不决而变得日益无望,愤怒的他们都把矛头指向了内阁,一时之间狂热的军人和内阁间的争斗越演越烈。恼羞成怒的内阁近卫首相见军事威逼并没有让蒋介石就犯,便自作聪明的耍起了政治把戏。他在东京狂妄的向全世界发表声明:帝国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象,期望真能与日本提携之新政府成立且发展,而拟与政府调整两国邦交。近卫惟恐自己的恐吓分量不足,又急命日本外交部抛出新的对华政策,再次强调:不论任何情况下,日本均不与国民政府交涉,并绝对不接受第三国的调停。面对日本人咄咄避人的外交政策,蒋介石在武汉召开了会议,在会上蒋介石首次邀请中共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时的蒋介石已经作好了血战武汉的准备,为此,他也采取了一些他过去想都想不会想的举措。既然他的中央军嫡系都无法帮他撑住战局,那他只有接受一切有利于战争的力量和建议,甚至包括他的老对手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他觉得眼下只要能顶住日军的进攻,度过眼下的难关,其他的都可以放在以后再说。一向深谋远虑的蒋介石情急之间,首次放下了念念不忘的党派之争、信仰之异。为此,他摆出了一副抗战到底的姿态,又一改过去专政、独裁的法西斯作风,放出了一点儿有限的民主。这点民主,虽然远不能满足民心、民意,可在被封建思想规缚千百年的中国大地上,他的这一举措仍然赢得了阵阵欢呼。国际舆论、民主人士、共产党人和各界民众一片赞合。蒋介石在军事上虽不高明,但他在政治上却是相当的老练。他不但是个创造环境的能人,也是个适应环境的能人。在这失地千里、损兵百万之际,如果不采取些措施安定军心、民心,争取国际社会同情,他很难想象如何应对目前的局面。他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内忧外患,使蒋介石暂时停止了对共产党人的排斥,民主之风缓缓的吹拂开来。眼下的武汉危机,使国共合作进入了黄金时期。滚滚大潮,让士气低糜的武汉又恢复了勃勃生机。由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刊登了,由郭沫若、邹韬奋、柳堤等人的文章,又国民党左翼创办的《全民抗战》也登载了响应的文章。一时之间,沉闷了许久的武汉三镇,仿佛在渐渐的恢复到了它在北伐时代的气息了。许多曾被国民党取缔的抗日救亡团体,这时重又打出了招牌,融入滚滚的抗日洪流中。一个个新老抗日团体、一群群热血沸腾的人们,都高呼着同一个声音:抗战到底,收复失地。整个武汉三镇都掀起了热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各救亡团体、爱国华侨,外国声援团、学生、市民,都投入到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这次活动,使普通的中国百姓第一次听说了西方的绥靖政策,了解到了国家、民族正面临的险境,也弄清了他们自己所背负的使命,无数的青年人满怀从军报国的热情,争先恐后的走进了军营。67在武汉三镇的外围,国民党的百万大军正源源不断的开来,抓紧时间在武汉外围修筑工事、整顿军备,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武汉会战。蒋介石这次是打算与日军血战到底的,所以他这次派出了他所有的精锐部队。目前武汉周边的局势非常好,这也让蒋介石渐渐的有了守住武汉的底气。他把指挥军队的权利交给了心腹爱将陈诚,希望他能在国家危亡之际,用一场大胜仗来鼓舞全国军民的斗志。陈诚对蒋介石的命令不敢掉以轻心,他在上任之后就加紧布防,加紧整训部队督导训练。把整个武汉地区打造成了铁桶一般,他也决心效仿李宗仁,要在武汉地区来一次“武汉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