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中体西用正是在谭钟麟这种思想的主导下,谭延闿的大哥、二哥都在湖南经营家族产业,而侄子一辈发蒙入学的则跟在他的身边,来看看有什么可造之才,被淘汰下来的当然也要继续念书,不过他们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成为当地的富绅名流,如果能够在学问上有所建树的话,那就走王闿运的道路,在家乡办学成就名望,至于官场就和他们绝缘了。“不在其位,不谋其事”,对于官场上的事情他只对儿子们进行说教,妻妾是没有这个权力的,而更深一步的评点朝中大臣的时候,也只是在面对谭延闿的时候——有些事情只能够在他们父子之间进行讨论,纯属功利得失评价,以谭延闿对谭钟麟的认识,老头子颇有点像春秋战国时代的纵横派,别看老头子对他的人身限制非常严格,但是老头子自己却看得非常清楚,一些算得上“违逆”的话在他们父子之间评价讨论的时候也算正常。待到所有人都离开后,谭钟麟问道:“组安,你知道此文一出谁最高兴么?!”谭延闿回答道:“《劝学篇》十二篇中,除了《去毒》一篇讲鸦片之害以外,其余各篇都与洋务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孩儿以为当今中国疲弱不堪,若使之富强则离不开洋务,只有洋务能够给中国带来财富;也只有通过兴办洋务才可使中国有西洋坚船利炮……纵观曾、左、彭、胡四位作为,皆是与洋务有着很深的联系,就是当今的李鸿章和张之洞亦不过如此。可叹朝中始终都有些迂腐之辈,从中阻挠,孩儿写着《劝学篇》虽然没有明说为洋务派官员叫好,但是也是为他们说话了。想来这最高兴的人还是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人!”谭钟麟听后点点头说道:“《劝学篇》十二篇,篇篇切中时务要害,同样的文章为父也见过不少,不过只是嗤之以鼻而已,原因无他,唯锋芒太露耳!为父之所以能够对你的文章叫好,重要的还在于‘内敛’二字,‘中体西用’从冯桂芬那个时候提起到现在已经三十年了,不过这也仅仅是一个提法而已,虽然这三十年中包括张之洞等人都有文章提到,但是却没有你的《劝学篇》这么清晰明了,更为难得的是这篇文章也会颇得朝中‘清流’好感……”谭延闿站在一边耐心的听谭钟麟说教,中间并没有打断话头,现在他对老头子的谈话非常重视,不仅仅在于谭钟麟掌握自己的一切,而是因为老头子的谈话饱含了他为官数十年的经验和教训。虽然他心中已经打定主意时局一旦变得非常糟糕的时候,便准备居家迁到国外去,但是不到最后时刻他还是愿意为这片土地的百姓多做些好事。做好事也需要讲究策略的,这不时仅凭着良心正直就可以的,有的时候为了做好事也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情来达成目的,这个道理谭延闿心中非常清楚。不管谭钟麟教给他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什么,但是他心中很清楚,老头子的话对他的将来将会有着很深刻的影响,自己可以用之规划未来,审时度势来做更多有益的实事。“‘中体西用’!‘中体西用’!组安,为父之所以不想让你的文章刊发出来,最重要的原因是还想让你继续完善这篇书稿,就以‘中体西用’这个要点进行更深一步的阐述,话题可以说的更加广泛一些!为父遍观此稿,觉得一些主旨上你把握的非常好,再写新的内容的时候,要继续把握好主旨——这个主旨是题外的,你明白了么?!”谭钟麟非常有深意的问道。“两不得罪!孩儿谨记父亲教导!”谭延闿非常敏锐的回答道。谭钟麟听后非常满意的点点头,笑着说道:“为官之道在于一个‘混’字,做学问也是如此,想要让自己的影响更加深远广泛,就必须懂得‘和光同尘’,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走的更远,让自己的主张能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组安,你这几天要加紧些,等完稿的时候交给为父审阅,为父可将此书稿推荐给朝廷和其他重要的官员,以此来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复交刊行,那个时候对你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谭延闿经过这次和谭钟麟的谈话后明白,老头子之所以暂不刊发,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劝学篇》的内容上还不够充实。‘中体西用’三十年前便有人开始提,洋务派也曾有人以此来明确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惜到现在依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老头子的想法让他感到非常吃惊——要么不做,要么就一直做到尽头,以一本《劝学篇》来奠定谭延闿在这个理论体系中的权威宗师地位,尽管他还年少,但是既然他写了《劝学篇》就必须把“中体西用”来阐述的非常详尽,不要去做冯桂芬,开创了一个新的概念却没有执行到底,平白为人做嫁衣。谭钟麟在185年会试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就是在那个时候,他在翰林院认识的冯桂芬,而冯桂芬的《校芬庐抗议》就是数年后在上海完成的,后来冯桂芬就进入了曾国藩的幕府,也曾进入李鸿章的幕府当幕僚。因为在那一时期谭钟麟也恰巧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杭州知府等职,冯桂芬的作为他倒是非常清楚。根据谭钟麟的回忆,曾国藩和李鸿章引进蒸汽机和后来的西式武器弹药生产计划都受到了冯桂芬的影响,而李鸿章在上海和广东最早建立的外语学校也是出自冯桂芬的手笔。冯桂芬没有像谭钟麟这样走上非常显赫的官场之路,但是他的才智给谭钟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看到儿子现在所写的《劝学篇》,这倒是让老头子回忆起了三十年前的同僚,可惜依附于人也要看主子的作为,无论是曾国藩还是李鸿章,他们的气魄和才干都已经是那个时代的最顶端了,但是对于冯桂芬的一些建议他们也是非常有取舍性的。谭钟麟把他所知道的关于冯桂芬的事情都给谭延闿介绍了一遍,同时也说明了去年他支持谭延闿建立翻译科的最初动机便是因为冯桂芬也从事过这种尝试,借助李鸿章和曾国藩来开设外语学院,并且还试图量翻译外国科技书籍。这还是谭延闿第一次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存在,看到老头子这么推崇冯桂芬,他心中对这个人物也是颇为好奇,不过可惜的是在二十多年前他们之间就已经失去了联系,至于冯桂芬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不过谭钟麟也非常坦言:既然他要想重新树立“中体西用”这杆大旗,就必须现在学术上站稳脚跟,但是若想在这个领域真正立足的话,那道路将会更加漫长——不要重走冯桂芬的老路,在学术上有建树之外,也必须努力去实现它,不要弄得到现在还有几个人能够知道这“中体西用”是冯桂芬最先提出来的?!(对于“中体西用”的最先起源,戒念也曾翻阅了很多资料,早先在林则徐时代的魏源也曾提出过类似的主张,不过相对于冯桂芬来说,显然差了很多,所以在本书中这一思想的起源便安在了冯桂芬的头上,不要太过计较,谢谢!)经过和谭钟麟这番长谈,谭延闿才知道“中体西用”这个词居然有这么复杂的渊源,想到后世的教科书上于此有关的不过是张之洞一人。来到这个时代后才知道“中体西用”居然已经被叫了三十多年了,而张之洞才是集大成者。想到谭钟麟最后的建议,他也不得不佩服老头子的远见——张之洞正是有了这个学术上的功底,并且在执政上也是以此为目标而去奋斗,因而在百年以后的后世依然会有他的一席之地。完善《劝学篇》对于谭延闿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事实上他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写出来,只是这本书稿原计划便是打擦边球,这个技术难度比较高,特别**的话题他也不敢太过深入。历史上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在维新变法的大背景下刊印发行的,那个时候张之洞虽然作为一名开明的高级官吏,但是对于维新派的主张不是很感冒,《劝学篇》在某种意义上是在攻击维新派的政治主张,要不然对张之洞颇有好感的梁启超也不会攻击《劝学篇》了。对于那段历史,谭延闿也只知道这么多,放在现在的背景下,只要他对书中的言论谨慎些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谭钟麟要求他完善《劝学篇》这个比较好办,老头子也非常配合他,他需要知道的一些掌故只要是老头子知道的都无不细说清楚,并且联带就近几十年来的一些历史事件阐述了官场上斗争的背景,就连谭延闿非常熟知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的背后官僚势力倾轧也说的非常详尽,这给了谭延闿以大量的资料支持,也使得他在完善《劝学篇》的时候有了更加明晰的准绳界限。谭延闿集中精力来完善《劝学篇》,在短时间内几度修改书稿,并且让谭钟麟就书稿中的问题进行修正,忙活了半个多月,总算在新年到来之前整理完毕最终定稿。《劝学篇》还是谭延闿头一次倾注了几乎全部的精力来完成的书稿,虽然耗费时间比较短,但是却让他非常辛苦,待到谭钟麟最终敲定后,他浑身上下几乎被抽干了最后一丝力气,身体都有些发飘了。《劝学篇》的书稿已经完成,剩下来的事情就是老头子来操作了,谭钟麟之所以对《劝学篇》倾注了这么大的精力,也是为了谭延闿的未来好——谭延闿虽然以十五岁的年纪通过了童子试成为秀才,但是这科举考试的路还长着呢,谭延闿不过才是入门而已,有了这《劝学篇》如果经过谭钟麟的合理策划后发挥出最大的效用,那谭延闿在科场上将会比别人的起点更高。就算万一科举考试不是很顺利,谭钟麟在儿子的身上看到了另外的希望——他想打破自己的规矩,在儿子科场考试不顺利的时候,通过捐官在自己手中还有实权的时候,提拔自己的儿子,当然这也是因为谭延闿的表现非常出色才使得谭钟麟动了这个念头。谭延闿继续在福州城内的闽浙总督府进行日常的工作,若有闲暇便去校场督促侍卫队训练,或是去戒毒所查看戒毒情况……每天的日子都是这么渡过,基本上不与外人接触,相对于以前的时候,他还可以会见当地的名士来切磋学术,不过那是冯文郁附身谭延闿之前的事情,在此以后,谭延闿则中规中矩的按照谭钟麟所期待的那样发展,也最大限度减轻了谭钟麟对他的担心。腊月二十五,谭延闿见侍卫队训练已经非常不错了,可以拉到台面上来了,便禀报谭钟麟,开始着手侍卫队进驻总督府。在突击学习了几天的基本礼仪之后,这支对外宣称是谭家家将的侍卫队正式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开始接管总督府防卫,以前的总督府侍卫被替换。为了能够给外人以一个全新的感觉,谭延闿专门请裁缝为侍卫队订做了专门的军服——这套军服有着非常明显的后世军服风格,不同于晚清常规军服,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干练、精神,加上侍卫队经过半年的训练,伙食营养也跟得上,所以当新的侍卫队穿过福州的街道进入总督府的时候,福州城内的百姓便被支侍卫队的风貌给吸引住了。谭钟麟站在闽浙总督的大门口,看着侍卫队肩背新式步枪、腰别盒子炮,身体健壮,迈步整齐划一,频频点头表示满意。这支侍卫队也给谭延闿在谭钟麟的心中加上了几分,仅仅看着外表卖相便比谭钟麟所见过的任何一支军队风貌要强上许多,加上他早就知道这支侍卫队人数虽然并不多,但是人人可以称得上是神枪手,实际上若是两军对垒而战,就算对方和自己同样的装备,再多上几倍的人也打不过这支全部都是神枪手所组成的侍卫队,有了这支侍卫队在闽浙总督府,任何宵小都要胆战心惊,他闽浙总督府将会成为龙潭虎穴让人望而生畏。中国人过春节,而外国人过圣诞节,两者之间的节日基本上都差出快两个月,就在谭延闿和家人过春节的时候,德国的毛瑟武器制造厂的代表又再次来到了福州城,这一次他们是带着最终的决定来到这里和谭延闿进行最后的商定的,以此来决定毛瑟武器制造厂是否引进九八式步枪。这一次毛瑟武器制造厂所派来的谈判代表名叫费德勒,另外一个人还是上次的弗林斯,而施密特这次却没有跟来。经过接触之后,谭延闿才知道这个费德勒便是发明毛瑟手枪的正主费德勒三兄弟的老大,以前他和马彪相处的时候,这个发明盒子炮的费德勒三兄弟都快要在他的耳朵上磨出茧子了,没有想到他居然可以见到本人,这真是让他有些惊喜。(对于毛瑟武器制造厂的著名人物资料非常缺乏,戒念在此杜撰,费德勒三兄弟确实是发明了盒子炮,不过他们能不能在毛瑟有很高的地位这就很难说了,在此表示歉意!)对于九八式步枪,毛瑟武器制造厂是势在必得的,当保罗毛瑟看到九八式步枪设计图的时候,便在第一时间肯定了这种新型步枪的价值——对方尽管开价比较狠,但绝对是物有所值。不过尽管如此,毛瑟武器制造厂的老板依然觉得这个价格还是可以再协商的,他们从附加条款中敏锐的察觉到对手也许不是很在乎金钱的多寡,更加在意的是无烟火药和能够生产九八式步枪的机械设备。这一次费德勒作为毛瑟武器制造厂的全权代表,拥有很大的权限来决定和谭延闿之间的谈判,尽管他的老板给他的自由度非常大,但他依然不会为了得到毛瑟步枪而不惜一切代价,尽管他作为一名高级技术人员对这款步枪的设计非常欣赏。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节日差别在这里显得费德勒等人来的非常不是时候,不过谭延闿还是非常热情的招待了费德勒和弗林斯,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并且也顺便交换了一下双方对达成这笔交易的诚意。当然费德勒他们也没有空手而来,这一次他们带来了两百支根据谭延闿设计图纸所制造的九八式步枪,还有相当多数量的子弹,这也让谭延闿感到惊喜,当即给他的总督侍卫队进行换装。北洋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