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协议 谭延摇摇头说道:“请恕亲王殿下谅解,我本人并不认同这种对俾斯麦王爵的论断,正如我最喜欢读的《战争论》与《物种起源》一样,因为它们共同奠定了近五十年来完整的战略思想甚至是政治导向。俾斯麦王爵主张战争作为政治的工具,应该服务于整个国家,而不是代表君主的意志。我对此的推断便是战争应该由国家来操纵,并非屈从于君主……”“这中间有什么区别么?!”亨利亲王有些嘲讽的反问道。谭延指了指胶州湾说道:“前不久在这里发生的悲剧是违背了俾斯麦王爵的主张,也违背了德国的主张……”亨利亲王也用手扶在栏杆上深吸一口气说道:“俾斯麦王爵作为一个伟人,他开创了一个时代,但属于他的时代必然会过去……”“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俾斯麦王爵就等同于德国,在我看来这个即将要过去的世纪即便是维多利亚女皇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亨利亲王听后有些惊讶的看着谭延,半晌才说道:“总理大臣阁下,试问今天我们俩人在这里应该是算是谈判桌上的对手呢?还是朋友之间互相交换彼此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呢?恕我直言,尽管我来到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您在谈判桌上给我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赢得了我的尊重……”谭延听后颇为狡猾的笑了笑说道:“你我俩人现在面对的是这个世界,中间并没有横着一张桌子……”亨利亲王听后哈哈大笑,随即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认真的说道:“总理大臣阁下,您确实让我非常的惊讶!”“亲王殿下,您给我地惊讶并不亚于我给你的惊讶……”“我和王兄都非常羡慕外婆的声望,不过总理大臣阁下,你知道我的外婆是在什么时候宣称帝国女皇么?”亨利亲王肃容说道:“是在印度兵变地二十年后。在我和皇兄看来此举意义重大,因为在那之前不少国家都宣布为帝国,但它们地版图只限于欧洲,海外殖民地不过是属地而已。而在此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中。兴起了寻找海外帝国地热潮。总理大臣阁下曾经翻译过马汉的海权相关著作,应该清楚如果没有海权作为支柱。这是很难实现的……”谭延笑着说道:“我记得九年前英国宣布了《海防法案》,而法国也在一年之后紧随其后宣布了十年舰队重建计划,这个计划可以与英国的造舰计划相提并论。甚至在七年前俄法达成同盟,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时还有传闻说俄国舰队可以有权利使用法国设立在突尼斯的海军基地……我想当时的俾斯麦王爵对此肯定心中存有疑虑,不过贵国依然在非洲、新几内亚和太平洋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帝国,最近传闻贵国有意从西班牙手中购买塞班岛?这是一个庞大地帝国建设计划,但是请问亲王殿下。贵国与这些殖民地之间有多少贸易?而这些殖民地又分散了多少贵国宝贵的资源?”亨利亲王再次陷入沉默。“八年前俾斯麦王爵用桑给巴尔岛从英国手中换取了赫尔戈兰海湾,此举在我看来是王爵阁下在其执政后期在外交上最伟大地成就。不过非常遗憾的是这个成就反而使得贵国皇帝在政策上的错误更加显而易见,更加遗憾的是贵国皇帝在外交政策上的失误愈行愈远,从而迫使王爵阁下远离了贵国地决策圈最终选择了辞职。也正是因为这样地变化,才会在胶州湾发生了对两国而言都是不幸的时间,如果放在俾斯麦王爵时代。这是不可想象地!”“总理大臣阁下。我是否可以将此理解为谈判桌的延伸?”亨利亲王微微笑着说道。谭延摇摇头说道:“亲王殿下,您并不了解这个古老的国度。而我是作为一个伪装的异类存在其中,在这里很少有人能够与我谈论这些问题,这使得我的思维愈加迟钝……在这里我更加期待亲王殿下能够作为一个可以与之交换各自意见的人,即便是谈判桌上的对手也好,朋友也罢,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您可以理解我所说的,而我是您在我国唯一可以理解您所说的人……”亨利亲王点点头说道:“与总理大臣阁下相处的时间越长,我本人愈加钦佩总理大臣阁下的远见卓识,抛去谈判对手的身份,我想您一定能够成为与我国俾斯麦王爵比肩的伟人,要知道王爵先生在他读大学的时候曾经用二十五瓶香槟打赌,德意志在二十五年必然会统一,虽然晚了一些但终究完成了这一伟大的使命……”虽然与亨利亲王的交谈使得俩人的关系比以前要缓和了不少,但是双方各处自己的阵营,各位其中,谭延也不奢望能够通过一次闲聊便可以更改亨利亲王的立场,尤其是对一个以“较真”而闻名的德国人,谭延就更没有多少期待了。不过令谭延没有想到的是,也许正是因为这次闲谈,使得亨利亲王在谈判桌上的态度好了不少,再加上谭延适时的放松对俘虏的遣返回国问题的让步,双方在胶州湾进行的谈判也非常顺利。在谭延看来这是一种“武力展示”的效果武卫右军一部彻底接管胶州湾防务,新建陆军一部在胶州湾建设了更大的兵营,他们将会在这里完成新军训练。亨利亲王也在谈判期间多次在谭延的陪同下巡阅北洋海陆军,谭延看得出亨利亲王的巡阅是非常认真的,他也非常大方的将新军训练等方面没有向亨利亲王保密,只要德国人想要看什么就让他们看什么,加上新军军事主官都是曾经留德的军事生,就算没有留德,在新建陆军中会德语的军官也比比皆是。给谭延的感受便是亨利亲王自从来到胶州湾之后,在谈判桌上俩人交锋依旧言辞火爆。但德方却再也没有提出以武力威胁,而谭延也不愿意再激怒德国人。只是双方就俘虏德舰归属问题上,双方还是有很大争议的,而德国人手中握着地底牌就是中国向德国订购的那艘告诉装甲巡洋舰由战争威胁转向对等的军火贸易威胁。最终谭延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中国将会再出资六十万两向德国订购一艘先前价值一百九十万两的装甲巡洋舰。中国将会归还修复后地德皇号和修复动力系统地威廉王妃号修复德皇号和威廉王妃号也作价折算其中,其余阿高纳、依伦娜与鸬鹚号三艘战舰将会为北洋海军所有。事实上谭延还是非常希望留下德皇号的。这艘战舰只有五年地舰龄,重要的是在德皇号上应用了众多德国造舰先进工艺,在设计上也颇有独到之处,并且以德皇号的实力可以说是北洋目前仅有的两艘可以正面抗衡日本两艘缩水君权级战列舰的战舰。为了增强实际作战效能,旅顺造船所和上海江南船坞对德皇号和镇远舰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尤其是在装甲防护能力上都有显著的提高。亨利亲王之所以答应这笔交易,也是因为他的海军专家在全面考察改装后的德皇号确实提高了作战效能,可以说经过改装后地德皇号延长了其战舰生涯。对此德国代表团对中国目前的造舰技术也有了一个全新地认识。认为中国已经具备建造世界先进水准巡洋舰的能力。“任何战舰还停留在船台建造阶段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谭延心中想到。德皇号固然是性能优异,但当今战舰建造技术也是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德皇号就要相形见绌了,而依伦娜号是威廉皇妃号的改进版,想到威廉皇妃号已经是沉过一次的战舰了,连德皇号都可以换回去,手中握着依伦娜号就更不稀罕威廉王妃号。在战俘问题上中德双方也达成了协议。在胶州湾事件中中国俘虏地近四千名德国军人将会被德国以象征性地十万两银子赎回。而德国也会赔偿中国在战斗中的各种损失炮台、战斗人员、俘虏治疗、安置等,共计七十万两白银。对于这份最终地和谈条约。谭延心中还是并不满意,不过却也无可奈何,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这份条约并不能真正的教训德国,但它作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外军事冲突中所缔结的条约里对中国最为有利的条约。最重要的是中国目前还并不具备“教训”德国的实力,但德国势力撤出中国却让他心中多少感到有些欣慰。最重要的是谭延和亨利亲王在胶州湾的会谈中相互交换了对国际形势的意见,并且就关税问题上得到了亨利亲王的许诺他会尽可能的游说威廉二世皇帝,使之支持中国收回海关权力。当然德国现在海军问题上正构成对英国日益严峻的挑战,唯一感到庆幸的是维多利亚女皇虽然病重但还是对英国有着深刻的影响,英德两国并没有走向完全分裂,至少在血缘上英德两国皇室还是有着诸多联系。谭延对关税问题上并没有抱不切合实际的想法,但是结交亨利亲王毫无疑问将会对中德两国日后的外交打开新的局面,能够达成这一目的在现在看来才是最为实际的。双方就胶州湾事件的处理结果的各项条文敲定,谭延也通过电报向直隶总督衙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进行通报。最终合约的签订将会放在北京,在回到北京之后谭延还要就此合约对各路神仙进行游说,不过在他看来这份合约基本上就是最后的和平条约,游说和放在北京的最后签约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他最大的政治敌人翁同现在正陷入名誉危机,已经无瑕顾及中德最后的和平条约达成。李鸿章、谭钟麟、荣禄等人在接到谭延对中德谈判的最后各项条款的时候,心中也都长舒了一口气,而李鸿章更是心情颇为复杂,不仅仅是因为谭延居然能够摆平强悍的德国从而签订这么优惠的条约,更因为中德两国条约在北京签署,李鸿章将会作为首席总理大臣来代表中国签字这也是他作为总理大臣最后一次对外签订条约,至少目前是这么看。在这份条约签署后,他将会乘船南下前往广州成为两广总督。李鸿章心中非常清楚,这是谭延送给他的一份巨大的人情,三年前他在上海与日本签订《上海合约》地时候。用千夫所指已经不能形容他的悲凉。可以说他李鸿章几乎一夜之间从中兴名臣跌落到了和秦桧一般的地位。谭延自然是有这个签字权的,尤其是慈禧太后在颐和园议事之时就已经定下谭延为主地谈判章程。而胶州湾地仗也是谭延的部下打地,于情于理他都有足够的理由代表中国与德国正式签约,可是他却将这份荣誉转让给了李鸿章,这份人情在饱受非议的李鸿章眼中,显得格外沉重。几乎不用谭延过多言语,李鸿章立刻拿着这份电报与荣禄、谭钟麟一起进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请示,以便将这份条约的内容尽快的定下来。谁都知道因为李鸿章,谭氏父子与翁同反目成仇。最近谭延又借着文廷式偷书一案向翁同发难,翁同感到备受屈辱。无奈之下为堵众人攸攸之口便借生病的借口在家深居简出。翁同是现在的军机领袖,同时也身兼总理大臣职务,若是按照官场的一般排序,翁同将毫无疑问地对中德谈判有着中方最终审议权力,如果他不同意。除非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强行通过。否则谭延是斗不过翁同的。而李鸿章这么急着拉上荣禄也是为了尽快地解决此事,趁着翁同借口生病的当口。直接请示慈禧太后,只要懿旨一下,翁同就算再不愿意也是无力回天。八月四日,亨利亲王代表德国与李鸿章在北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内正式签订《中德北京条约》,而这一天可能也是老天无意,深刻影响十九世纪欧洲历史的前德国首相俾斯麦在同一天去世。李鸿章去年还拜访过俾斯麦,在国外李鸿章被称为中国的俾斯麦,对此谭延是不值一提的,两者也不可相提并论,当然这样地想法也只是在他心中而已,自己没有必要和一个七十多岁地老人太多计较这些问题。谭延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动身前往德国使馆拜访了正在准备起身返回德国的亨利亲王,并且为俾斯麦敬献了花圈以表示他对这位素未谋面地伟人的敬仰在他看来俾斯麦一生坚定信念使得德国最终统一并且走向强大,抛开国籍和民族而言,俾斯麦是谭延认为唯一活着的能够让自己仰视的人物,就是这样一位伟人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悄然离世,这让谭延多少感到有些遗憾。对谭延而言,俾斯麦是一个偶像,而他现在要做事情的困难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俾斯麦,但是谭延却对自己能够有勇气拿出像俾斯麦那样的铁血信念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对此他心中还是非常怀疑的不仅仅是能力上,在信心上也是如此,毕竟这个国家实在是太大,情况也太过复杂,百姓的思想僵化的和钢铁有的一拼,这一切都需要他走很长一段的路,有时候就连谭延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这么做是不是就是最好的选择?!胶州湾事件的完美解决虽然在时间上拖得稍微有些长,但是终究还是得到了一个相对于以前而言不敢想象的结局。虽然还是有很多遗憾,不过在谭延心中确实值得庆幸的,至少在他手上还没有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历史上正是因为德国强占胶州湾得手,随后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湾,英国占威海卫,法国……只有将“先锋”德国打疼了,才会更加有利的震慑其他列强国家,甚至于有些列强国家还没有想到在中国占据重要的军港,而是受到德国和俄国行动牵制为了维持远东势力的某种平衡才做的。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