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陶平派出给那三名伪军的军官家人“送信”的敌工部干事还没走有出陕西的时候,陶平、杨洪义、带着队伍已经踏上了前往正太路,一个叫山阳屯日伪军据点的路上。为了能尽量减少暴露目标,陶平和杨洪义等人最终决定采取昼伏夜出的方式突然接近目标,经过近七天的昼伏夜出式的急行军,在一九四零年九月十二日深夜,陶平等人终于到达了指定的地域——一个据山阳屯据点二十里之外的叫阳公山的地方。而此时,远在二十里之外的日伪军官兵完全不知道,有一支近一万人的队伍正在虎视眈眈的注视着他们。“老陶,据我们从老孟那边了解到的情况是,整个山阳屯据点的工事修巩非常有讲究,不但高墙碉堡林立。就是在据点的外围三百米的距离内还开挖了一道深四米多,宽超过六米的护城沟,并且鬼子还清理了八百米射界内的所有障碍物,可以说整个据点的周围是空空荡荡,没遮没揽的,而且那些空地上还埋了很多的地雷,这样以来配合上敌人的重机枪和铁甲车,以我们部队现在的重火力配备,要想靠近他真的是很困难,更别提去拔掉它了。”政委兼副旅长杨洪义指着地图面带忧色的对陶平说道。“能不能把他们引出来,在运动中干掉他们”陶平若有所思的对杨洪义和周斌说道。周斌一脸苦笑着对陶平说道:“前几次老孟他们也一直想把他们引出来,可是这些小鬼子精着呢,就是不上当,跟本不跟过来追,每一次出来的时候,都是用铁甲车陪合步兵协同作战,火力猛的惊人,搞得老孟他们独立团非常的无奈,根本无法下手,更别提去奈何这些鬼子了”“周斌,目前山阳屯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派出去联系内应的同志回来了没有?”陶平看着桌子上的地图,若有所思的对参谋长周斌说道。“报告旅长,我们派出去侦察的同志还没有回来,我估计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的位置太隐蔽,晚上山路又难走,在路上耽搁了”参谋长周斌接着对陶平说道。“现在的情况是山阳屯据点鬼子防御工事太坚固了,加之他们又有那十几辆铁甲车在那来助阵,我们要是硬攻的话,我担心部队的伤亡会太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以来会非常不划算。”杨洪义有些为难的对陶平说道。“硬攻的话,那是肯定不行的,别的不说,就是鬼子据点周围那几百米远的空地,正处于机枪和步枪火力射界的重合处,我们的战士要是想通过去的话,伤亡必定是惊人的,而且现在地上还有地雷,情况就更为棘手了。”看着桌子上的地图,陶平若有所思的对杨洪义和周斌两人说道。于是看着桌子上的地图,陶平、杨洪义、周斌三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据后来参加这次战斗的牛三娃在一九七五年出版的回忆录《我在敌后战斗日子》里回忆:“一九四零年底的时候,百团大战爆发,我们旅是在第二阶段才开始投入战斗的,而我们的旅的目标就是敌人在正太路上的一个叫山阳屯的日伪军据点。这个叫山阳屯的日伪军据点不但正处于正太路上,而且还控制了附近其他两条进出石家庄的必经要道,可谓咽喉要道,所以说自然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也正是由于这个山阳屯据点如此的重要,日军更是重兵把守这个据点,生怕有失,在山阳屯据点内的日伪军总兵力达到了有近一千四、五百人,其中正宗的日本鬼子兵更是达到了近四百人,而且这样还不算,据点中日伪军还配置了十几辆装甲车和坦克。而我们当时的八路军的军队最为缺乏的就是作战武器,特别是攻坚作战武器重武器。我们先说枪这一项,如果说是三个人一支枪一点也不过份。当时很多的主力团,人数到不少,一拉出来——乌拉的一大片,阵式相当吓人,人数都在两千五百人左右,可是长短枪都加在一块很少有超过一千五百枝的,这样以来,就意味着要有近一半的战士手中将没枪可用,和敌人战斗的时候只能靠大刀片子、红缨枪来解决敌人,说白了也就是靠近身肉博战,这就是为什么不少团中有大刀队的原因了。说完了枪,我们再说弹,那时候的一次战斗给每名战士(指手中有枪的主)所配发的子弹,基本上都在五发左右,如果是能发到十发的话,那么这个团一定就是牛气冲天的了,其他的团战士都会羡慕的流口水了。所以说,当时八路军打的战斗大都都是伏击战和破袭战为主,破袭战的战法太多,再此我就不一一说明,相信大家在电影和电视上也都看过,我就向大家讲一讲,早期最为常用的伏击战战法吧早期最基本的伏击战战法是,敌我的兵力对比在一比三至一比五之间,也就是说我方的兵力在占绝对的优势——敌我双方的距离在两至三百米以内发起攻击,当然这个距离越短越好,这样做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为了保证在发起集团冲峰的时候最短的时间内能冲到敌人面——然后瞄准关键目标——打三枪、至四枪——干掉一些敌人的指挥官和机枪手——在敌人一片混乱,还没有来得及组织起有效的火力反击的时候——吹冲峰号——发动伏击部队的全部官兵发动集团冲峰——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敌人面前,近身近身肉博战——通常是二至三个战士一个战斗小组,围住一个敌人,然后把对方干掉。这种战法说白了,就是利用我们兵员数量上的优势,在近战中解决敌人,所以现在想起来,有些王八蛋老一说我们八路军就提人海战术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了故事说到这儿,一定会有的读者要问了,你刚才不是说发五发子弹吗怎么只打三、四枪,还留着那一发子弹干什么了?难道指望他下仔用的吗说的一点也不错,留的这一发子弹还真是好下仔用的。好,我这再给你们慢慢说来,留着的这一发子弹其实就是为了在肉搏战中使用的,通常的情况是,遇到比较难缠的敌人,在近距离内,瞄都不用瞄——‘砰’的一枪下去就能解决问题。当时八路军的一个非常响亮的战斗口号就是——刺刀见红,就是在特别强调近战在与敌人战斗中的作用。说完了枪和弹,我们再说一说,当时八路军军中使用量最为广大的一项‘先进武器装备’——手榴弹。那时候的手榴弹在八路军的军中可是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基本上是当时八路军最为拿得出手的自造武器了,它的大量出现不但弥补了八路军重武器的缺乏,而且很多的时候,它还充当爆破筒、炸药包的角色,是我们部队早期给日伪军造成杀伤最大的武器。但是由于当时边区物资、及武器制造工艺水平的限制,梯恩梯炸药很少,真正能完全添充梯恩梯的手雷很少,大部份都是添充黑火药,或是黑火药与梯恩梯炸药的混合物,所以其爆炸的威力自然就下降了很多。此外,由于边区兵工厂弹壳制造水平的限制,我们自造的这种手榴弹爆炸时所产生的碎片并不是太多,这样一来,其杀伤力自然的就加起了折扣,经常会出现一炸两半的现像,这样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有的时候,一通巨烈的爆炸之后,在黑烟中会地上爬起来一个灰头土脸的鬼子兵。至于轻重机枪吗,那就更别提了,那像现在的部队——班用机枪,一个主力团能有十几支轻重机枪就了不得了,而且每支机枪在一次战斗中所配的子弹只有曲曲的五、六百发,放开了打,一分钟之内绝对打完。至于是迫击炮之类的火炮,那想都别想,枪都还没有配齐呢,还炮呢?而且很多的时候,即使你能缴获鬼子一、两门迫击炮,也不见得会有人会用这种曲线武器,毕竟这玩意用法上还是要非常讲究技术性的,不是步枪…一线就能打中目标,可是有的时候,即使你有人会用,却又不见得有多少炮弹可用,二至五枚那就封顶了。最为能说明当时八路军窘境的情况就是,一度如果前方的部队要打一发炮弹还得总部首长亲自特批才行。至于反坦克的武器,比如说是反坦克炮,除了我们旅有,我就没有听说过其他的部队有过。因此,别看鬼子的那十几辆坦克装甲只有曲曲的二、三十毫米厚的钢板,但除了我们旅,其他的部队拿他还真的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其实,这就是为什么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的原因了。”兄弟另一部新作《三国之神棍当国》正在推出,特请各位兄弟、姐妹给兄弟打气助威、求收藏、求推荐,联接就在本书的推荐作品上,各位兄弟、姐妹一定要来小生在此先多谢各位了大力支持,请大家继续支持我,你的一票对我真的很重要,您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谢谢V